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包炜杰 《求索》2023,(4):53-58
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可能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进一步学术追问,这要求从国家治理层面作出符合中国经验事实与改革逻辑的系统性回答。从主体逻辑来看,党、政府与市场的内在关系成为中国国家建构的组织保障;从制度逻辑来看,通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转化为治理效能,进而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辩证关系;从价值逻辑来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人民城市等一系列国家治理鲜活实践深刻反映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驾驭好资本的价值底蕴。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不仅在理论上打破了西方治理理论窠臼,而且在实践中以治理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2.
党的二十大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着理论的科学逻辑、历史的必然逻辑、实践的正确逻辑作为依据。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内涵,可从根本属性、基本特征两个层面来理解和把握。从实践要求角度看,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必须把其本质要求落实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进程中探索出来的崭新道路,蕴含着我国追求和推进现代化的特殊规律,也体现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立足点,为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出了明确的原则要求。科学理解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从理论逻辑来讲,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理论观照;从历史逻辑来讲,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中国共产党肩负使命任务的历史必然;从实践逻辑来讲,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4.
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对党的历史使命完成途径和基本内涵的深入阐释,是对全球现代化远景和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高瞻远瞩。从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看,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探索的成果。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的必然选择,其内核就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从发展态势看,中国式现代化不但在实践上取得了举世公认的重大成就,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世界现代化理论,并为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出现展示了前景。  相似文献   

5.
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归结了90年来所取得的三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以上三者的统一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定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内在逻辑相一致的理论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6.
赵朝峰 《求索》2023,(1):31-39
站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纵线和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历史纵轴审视,现代化标志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价值旨归和生成逻辑的双重视域考察,中国式现代化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与新时代的伟大实践中创造的新的现代化之路,既切合了中国的具体实际、体现了中国特色,又彰显了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也为世界现代化发展提供了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7.
《人民论坛》2023,(9):6-7
<正>“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重大原则等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全面系统阐释,为新时代新征程中国青年运动明确了时代主题,为广大青年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8.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着深刻的政治伦理意蕴。在政治价值理念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实现了对西方式现代化的价值性超越;在政治制度伦理上,中国式现代化将正义作为建构和完善政治制度的根本标准,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在政治组织伦理上,中国共产党始终加强执政正当性和有效性建设,锻造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强领导核心;在政治主体伦理上,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不断提高。全面理解和运用中国式现代化的政治伦理意蕴,有助于揭示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取得成功的内在机理和根本锁钥,有助于贯彻落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确保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行稳致远。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心任务,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特征与性质。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和苏联模式的现代化,其深刻意蕴体现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道路和性质,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中国特色,叠加并联的后发赶超,建设内容的全面覆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取向。  相似文献   

10.
吴明永 《思想战线》2023,49(1):22-30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包括在根本要求上坚持“一个中心”、在基本方法上立足“两个基本点”、在发展节奏上把握“三步走战略”、在内驱动力上重视“四化同步”、在总体布局上推进“五位一体”等五个方面。它们是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而产生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是对社会主义生产力理论、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理论、落后国家发展社会主义理论等科学理论的全面贯彻和创新发展。理清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逻辑及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奋力推进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进程。  相似文献   

11.
<正>问题党的二十大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强调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重要特征,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如何深入理解把握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重大问题作了全面、系统、科学的理论概括,形成了完整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这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对现代化的深刻认识,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迈向当代国家现代化的努力中,中国共产党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历程,从而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逻辑:党领导人民进行现代化国家建设。这一发展逻辑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在当代中国,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与时俱进创新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昭示着中国现代化的新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是立"新"除"弊"的政党制度,是服从和服务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和发展的政党制度。从根本上看,新型政党制度以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实践历史为基础,以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及其中国化的科学发展为指引,以中华民族优秀政治文化的一以贯之为根基,蕴含着一条贯穿始终的"中国逻辑",具有显著的中国风格、中国气象、中国特色。  相似文献   

14.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智慧结晶,依托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突破得到具体化表达。中国共产党突破了传统社会主义发展的计划经济模式,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以全面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人类文明新形态奠定了物质基础,实现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将无产阶级专政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提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并根据时代需要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发展理念,为人类文明新形态提供制度保障,展现了国家治理制度层面的创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运动规律的认识,根据具体国情作出从改革开放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展现了对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创新,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孕育出伟大理论,集中体现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创新,实现了思想理论的历史性突破。  相似文献   

15.
面对经济全球化时代的机遇和挑战,社会主义国家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普遍认识到,必须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本国具体实际、历史文化传统、时代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本土化、探索建设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通过走自己的路,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不断发展,将给世界上正在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国家和地区提供有益借鉴,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16.
十八大提出,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内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道路自信以及理论自信。中国共产党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仅促进了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自觉,而且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开拓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中国共产党制度自信向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中国之治顺应了"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时代主题,体现了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中国之治的稳定性与可靠保障源于多方面因素,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扎根中国实际、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勇于自我革新、从严治党管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等。为此,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加强制度创新,切实把我国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等等。  相似文献   

18.
常明明 《求索》2023,(4):43-52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全力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实现步骤、战略重点等的认识愈发深入。我们党始终践行根本宗旨、坚持与时俱进、坚持问题导向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从中国式现代化演进的历程来看,既有继承,又有发展。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凸显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秦生祥 《中国人大》2023,(15):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社会领域法治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深刻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加强社会领域法治建设的原则要求,不断增强社会建设领域法律制度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波澜壮阔的百年历史行程。在这100年间,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归根结底就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党领导全国种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中国现代化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我们党披荆斩棘、艰辛求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之路,取得独创性理论和重大实践成果,为中国现代化的持续推进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