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童潇 《学习与实践》2008,(11):139-146
本文提出了"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概念,用以概括郑杭生教授及其学术团队在理论社会学及其应用方面所开创学术成果的整体内容。本文认为,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创建来源既受到了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中国传统哲学及传统文化、西方哲学与社会学思潮的影响,又深深根植于中国转型社会加速期与新型现代性的建构实践。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逻辑理路是:世界观——建设性反思批判思想;方法论——本土特质与世界眼光;具体方法——立足现实、开发传统、借鉴国外、创造特色;深层理念——促进社会进步,减缩发展代价:思想展开——社会运行论、社会转型论、学科本土论、社会互构论。这五个方面既相互影响,又浑然一体。郑杭生社会学思想的贡献是:在世界上提出了具有东方学术品格的中国人自己的原创性社会学理论,形成了一套分析中国社会特别是转型社会的理论框架,为社会学本土化工作提供了某种典范,也为不同类型社会的良性运行提供了某种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潘敏  卫俊 《学习与实践》2007,(9):134-140
环境社会学应围绕"社会学的分支学科与环境科学的基础学科"开展研究,本文试图厘清符合这种学科定位且相对成熟的四类理论:"环境建构主义"理论、环境公正理论、社会体制论、社会对策理论等,并谈谈中国环境社会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该书封底《内容简介》:本书以案件社会学理论为参照,在理论思辨和实证研究双重基础上,提出并论证了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理论。定罪量刑社会学模式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由于现行刑事立法赋予法官享有一定的定罪量刑自由裁量权,刑事法治只能是一个美好的理想,法官自由裁量权受诸多案件社会结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4.
论技术创新与其环境变量的社会互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技术创新与其环境变量的社会互动冯鹏志从社会学中社会行动理论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对技术创新作出这样一种解释性定义:技术创新是由创新主体(企业)所启动和实践的一种特殊的社会行动,它以成功的市场开拓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为目标导向,经过创新决策、研究与开发、技...  相似文献   

5.
林颖 《前沿》2009,(1):187-189
声乐艺术是一门情感的艺术,这是本文的理论立足点,也是文中展开所有理论探讨的出发点。音乐社会学是当代音乐学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它既强调了音乐,也指向了社会,是音乐的社会性,也是社会意义上的音乐。在音乐社会学的理论框架之下,提取音乐的艺术门类之一——声乐艺术,重点从声乐艺术的社会历史渊源及其风格演变的社会历史原因与声乐艺术的社会情感意义及其不同时代的社会功能显现两大方面进行理论初探。一方面,对音乐社会学的研究或有些许理论上的细化与具体化,以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充实音乐社会学的理论内容;另一方面,拓宽声乐艺术关学的研究视野,从音乐社会学的混响中辨析、感受声乐艺术情感论美学的独特音响,给声乐艺术情感论以社会学的解释、支持与证明。  相似文献   

6.
田云鹤 《传承》2013,(11):84-85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于其秉承和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和总体观点包括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创造主体论、实践主体论、利益主体论、权力主体论等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应当把人民群众的现实幸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7.
杨敏 《思想战线》2012,38(2):1-5
本世纪初以来,社会学将个体安全纳入到研究范畴之中,开辟了社会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个体安全研究对社会学三大传统范式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汇聚",在"社会互构论"的方法论指导下开展理论研究,通过综合运用演绎逻辑和归纳逻辑使得理论研究和经验走向结合,所有这些都体现了个体安全研究的"多棱透镜原则"。这些研究立足于中国社会转型的现实,反思性借鉴西方社会学理论传统并建构本土的个体安全理论体系,既体现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又发展了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理论基础在于其秉承和坚持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精神和科学方法。其核心思想和总体观点包括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创造主体论、实践主体论、利益主体论、权力主体论等观点。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应当把人民群众的现实幸福确立为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时代价值诉求。  相似文献   

9.
社会革命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范畴,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理论探索中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恩格斯社会革命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其生成逻辑看,经历了发轫、确立、发展和进一步完善四个时期,构成以历史唯物主义演进为主线,以人的解放为核心目的,不断形成总体性研究思维的过程。从其思想要义看,形成了以革命生成论、革命主体论、革命形式论和革命目的论“四位一体”为架构的理论逻辑体系。从其分析范式看,形成了现代性批判、人民性取向、世界历史视角“三位一体”的研究逻辑。新时代伟大社会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思想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当代发展,将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开辟伟大社会革命新境界。  相似文献   

10.
交通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鉴于交通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意义,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交通与社会生活诸要素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规律,使交通更好地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建设的需要。交通社会学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发展需要借助于其他学科已有的理论成就,其中最主要的有工业区位论、古典人类生态学和新正统生态学理论。本文着重归纳了这些理论对交通社会学学科建设提供的理论支持,并简要介绍了交通社会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界定和主要研究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学的理论地位、理论内涵、理论学派,都离不开中国社会学的理论自觉,理论自觉是提高中国社会学理论地位的有效途径。中国社会学应该充分利用中国社会历史性变迁的巨大舞台和现实性宝贵资源,形成自己的学术话语,为世界社会学增添中国社会学者自己的创造。  相似文献   

12.
谢志强简介:现任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副主任。主要从事社会结构、城市化、社会问题与社会政策方面的研究。专著有《社会发展的结构分析》、《组织运行的权力分析》、《城市发展问题研究》等。合著有《社会学理论研究》、《大时代——新时期思想解放运动报告》、《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等。  相似文献   

13.
唐旭君 《求索》2007,(3):191-193
文学革命作为历史事件已渐行渐远,但其已然成为现代文学的一个“元话题”。如何认识其理论资源,话语方式,内在结构与历史效用……不仅成为我们解释历史的必需,而且是我们现时的“在”的敞开。在伴有近一个世纪的文学经验与文化资源的参照下,我们发现“知识社会学”的理论基点、进化论的论证方式、人道主义的精神内核,构成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理论构架。  相似文献   

14.
谭会乐  许兵 《传承》2012,(4):38-39,77
中国共产党人在关于社会发展动力的认识上,将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结合,相继提出了"矛盾动力论""改革动力论""创新动力论"和"和谐动力论"等思想,从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理论。这四个动力论是一个前后相继、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从实践上看,这是对当今世界和中国所发生的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与变革所作出的积极的判断和创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动力认识不断深入演化的历史逻辑。  相似文献   

15.
认识中国社会,推进中国社会的发展,是中国社会学的百年使命,为国为民是社会学学子的天职。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在对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的探索 中,形成了富有个性特色的文艺价值理论:人民价值主体 论,社会价值目标论,价值观念建设论,价值评价系统论。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方法对法律认识的影响是逐渐形成并展开的。起初社会理论对法律问题的关注目的在于搜集一些所谓的社会材料,可是,随着法社会学的形成与发展,法学与社会学之间构成了一种良性的互浸关系。这种穿行于法律与社会之间的认识活动,不仅为社会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法律材料,更为法律认识开辟了一种多元化的方法指向。  相似文献   

18.
走向中介论的文艺社会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传统文艺社会学的主要弊端是仅仅把文艺作为一种社会学事实看待,在处理文艺与社会的关系时持一种简单化的线性因果论。文艺社会学发展的新趋势将从决定论走向过程论、从因果论走向中介论,即不仅在于确认文艺与社会生活之闻的联系,而且在于寻找这两端之间的中介环节,探究其结构与功能,进而揭示两端的双向性互动。作者从文艺行为、文艺价值、文艺心理这三个维度阐释了文艺与社会生活相联系的种种中介环节,意在展示一个新的文艺社会学理论框架。  相似文献   

19.
作为1949年以前中国社会学最主要的专业学术团体,中国社会学社及其前身东南社会学社一直由留美生主持大局,其自身的发展也因此呈现出典型的美国社会学风格。其特点在于,成立以来即不断强调作为“纯粹学术团体”的社团性质以及实证主义的研究风格,从而体现了美国经验社会学理论与实际结合,而尤其注重与实际问题相关的社会调查的特色。这一特征,影响了近半个世纪中国社会学的走向。另一方面,留美生通过中国社会学社定期召开年会进行学术讨论、编辑学术刊物等活动对于中国社会学的学科建设给予了有力的支持,规范了中国社会学的发展,社会学作为专业学科的面貌也由此更加清晰和明确。  相似文献   

20.
社会转型论与社会互构论是两个初步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理论,尽管从表面上看两者在阐释的语言风格、研究方法及基本内容等方面差异较明显,但是通过分析这两个理论中使用的核心概念,我们可以发现两个理论在考量对象、考察的时空维度及理论终极追求等方面具有深层的内在统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