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动态     
《创造》2011,(11):21-21
中国初步建立节能管理制度 清华大学气候政策研究中心11月9日在京发布的《中国低碳发展报告(2011口2012)》指出,我国密集出台一系列推动低碳发展的政策,初步建立了以“目标责任制”为代表的节能管理制度,并促进大量资金投入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和能效领域。价格、金融、财税等政策工具配合政府投资得以积极应用,政府主导的行政措施和激励手段对节能减碳发挥了主导作用。五年间全社会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领域共投入1.73万亿元,能效领域投入8592亿元,不仅远高于历次五年计划,而且领先全球。  相似文献   

2.
周亮亮 《桂海论丛》2012,(5):106-110
城镇化的推进对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这一进程中必须强调节能减排。中国城镇化的背景与西方国家不同,面临着能源瓶颈、环境压力和国际社会压力"三座大山",城镇化的快速推进进一步加剧了节能减排的严峻形势。因此,需要发挥中央政府主导作用,加强顶层设计,转变城镇化发展方式,提升地方政府低碳执行力;促使企业正视低碳转型,实现低碳生产;提升公众参与度,践行低碳生活。  相似文献   

3.
资讯     
《创造》2011,(7):19-22
动态我国推出第一份节能服务产业战略报告6月23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发布"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这是我国官方政策研究和咨询机构首次就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发展提出具有政策指导性意见的发展战略报告。报告认为,"节能超市"模式,有望成为未来全方位整合我国节能服务产业链的重要模式和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新引擎"。  相似文献   

4.
正治理雾霾,不仅仅需要政府有所作为,更需要公众、企业和全社会"联防联控"。为保证有效落实《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建议构建公众参与低碳城市建设机制。首先,应建立动力机制——政府制定政策措施,建立低碳消费制度体系,形成政府引导、公众参与、多方联动的良性局面。第一,可通过财政激励、税收、政府监管和市场机制等多种政策实现最低成本的低碳城市发展。建议政府出台奖励政策,鼓励企业、公民和社会组织实行低碳消  相似文献   

5.
能源安全与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最大困境,人类需要考虑的并不仅是经济可持续的问题,而是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低碳经济"正是在这种严峻生态危机的大背景下人类"自我救赎"而"诞生"的。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的基础上,阐明了各级政府的调控作用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只有树立科学的"政绩观",低碳经济发展才能取得重大突破的意见,表达了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改变才能最终实现低碳经济的观点,并从技术创新、政策导向、节能减排、吾唯知足等方面阐述了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相似文献   

6.
低碳科技是建立低碳社会的重要支撑。社会对低碳科技的需求、政府的低碳科技政策、企业的低碳科技研发、低碳科技文化引领,是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必要条件。缺乏有效的激励和保障机制、企业研发能力不足、低碳技术风险障碍、国际技术转让障碍等,是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障碍。创新节能减排技术、开发清洁能源技术及能源替代技术、发展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大力发展生态恢复技术,是科技驱动低碳发展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梳理中国低碳消费伦理演进历程,厘清低碳消费伦理形成障碍的基础上,明确了低碳消费伦理影响下低碳消费政策设计的"四大原则"和"三重目标"。指出要把形成低碳消费伦理作为出台低碳消费政策的落脚点,实现低碳消费伦理与低碳消费政策间的良性互动,提出要加强顶层设计,构建教育引导模式,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发挥市场与政府双重调节以及强化低碳消费保障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大》2013,(16):12
执法检查组告诉记者,贯彻实施可再生能源法,事关中国经济转型和"美丽中国"的顺利实现,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强节能降耗,支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确保国家能源安全。"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1,(12):21-24
动态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十一五"期间,中国实施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累计节能1.5亿吨标准煤,超出当初节能1亿吨标准煤的目标。按照《"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了"十二五"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相比"十一五"的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这次活动的涉及面更宽,除包含年综合能耗1万吨标煤以上的工业企业,还包含大型客运、货运、水运企业和沿海、内河港口企业,大型的宾馆、饭店、商贸企业以及高等院校;节能力度更大,"十二五"期间万家企业力争实现节能2.5亿吨标准煤。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和碳减排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性的关注,很多国家都提出了发展低碳经济的战略主张。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同时也是对地球生态环境保护负责任的国家,必须通过各种途径来降低经济发展过程的碳排放,走低碳发展的道路。本文对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包括: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低碳城市"建设、优化贸易结构、促进低碳技术创新、转变消费方式,以及其它方面的政策,如推进低碳制度创新与法律体系建设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试图以经济学供求分析等相关理论阐述中国清洁能源的发展动因、供给现状等问题,进而探讨中国清洁能源发展的管理机制中存在的职能机构设置、法律法规体系以及经济激励措施等方面的问题,提出整合政府能源管理机构职能,制定科学、统一、可操作的政府规划,完善清洁能源领域法律法规体系,健全多样化、最优化的经济激励政策体系等政策意见,为我国清洁能源市场化发展以及节能、降耗、减排的政策要求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栾贵勤  吕博 《前沿》2010,(13):76-78
低碳经济是当今各国政府最关注的课题之一。我国政府对低碳经济问题也表现出了高度的重视。"十一五"规划将节能减排作为新一轮经济工作的重点。长三角是全国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也是资源和环境压力最大地区之一,长三角地区低碳经济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发展低碳能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迫切要求,也是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选择。低碳能源作为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策略,受到各国高度重视,成为新的国际竞争焦点。在我市全面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关键时期,现就低碳  相似文献   

14.
以发展“低碳经济”为切入点 推进“两型社会”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1、加强宣传力度,发动全民参与。一是各级政府、新闻媒体、社区要加强"低碳经济"教育传播,引导公众提高发展"低碳经济"的认识,引领和助推企业节能减排,促使企业、居民人人自愿、自觉地采取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可以印制并向城镇居民发放低碳城镇家庭行  相似文献   

15.
本刊综合 《创造》2010,(4):56-61
<正>今年两会,"尊严"是最让人心热的语言,而"低碳"则是最热门的词汇。温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指出,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要以工业、交通、建筑为重点,大力推进节能,提高能源效率。要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  相似文献   

16.
蔡社宝 《时代主人》2012,(10):26-27
今年9月4日至24日,笔者参加了中组部会同国家能源局、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低碳能源领导者专题研究班",并分别到上海和美国学习考察。学习期间,先后聆听了中国和世界能源形势、香港低碳能源之路、中国宏观经济形势、战略领导力、绿色创新、中国能源发展战略、新能源汽车、环境变迁的科学、智能电网技术展望、建筑节能及其带来  相似文献   

17.
《江西政报》2015,(4):33-40
赣府厅字〔2015〕7号2015年1月22日各市、县(区)政府,省政府各部门:《江西省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工作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此件主动公开)江西省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工作方案加强节能减排,实现低碳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现江西"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的必由之路。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2015年节能减排低碳发展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23号),全面完成我省"十二五"节能减排降碳目标,现制定本行动工作方案。工作目标:到2015年底,单位GDP能耗、单  相似文献   

18.
正低碳交通是一种高能效、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节能"和"减排"是交通运输低碳化的重要途径。交通运输业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部署中确定的以低碳为特征的三大产业体系之一,建立低碳交通运输体系对于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碳减排目标具有重要作用。省第六次党代会也提出了建设"绿色交通示范省"的目标。面对压力,我省要积极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大力推进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加快构建低碳交通运输体系。一是建设低碳型交通基础设施。加快完善全岛综合交通运输网络,逐步提升路网技术等级和路面等级等;在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全寿命过程中贯彻低碳理  相似文献   

19.
谭灵 《人民论坛》2012,(35):74-75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资源压力,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共识。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其履行国际社会职责、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要着眼于产业结构调整、科技创新支撑、法规政策体系建设、打造节能环保生活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20.
经济高碳化形成机理与低碳经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散决策下,只要能持续获得利润或效用且环境成本由全社会分担,无节制的碳排放行为就会继续进行,其结果就是区域性或全球性的气候变暖。为治理这一市场失灵问题,政府应出台政策进行适当干预和引导。从政策层次来看,需要系统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方向和碳减排目标等方面的宏观政策,发展低碳产业和低碳城市的中观政策,社区、企业、个人、环境类非正式组织共同参与的微观政策;从政策主体来看,需要整合政府引导、经济激励和微观经济个体自愿参与的政策工具这些政策又要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形成低碳经济政策链。文章最后提出了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