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政治权威合法性面临一定的困境,主要表现为宪政健全与发展不足,国家的符号解释能力和可信度受到一定程度置疑,经济绩效的"政绩困局"和政治腐败现象损害合法性基础。解决路径在于国家政治权威合法性的制度创新,即建立起国家权力的相对自主性机制、国家行动能力的适度有效性机制和国家权威的制度化合法性机制。通过制度创新确立国家权力、国家行动能力和国家权威的限度,以期政治权威合法性得以重构。  相似文献   

2.
权威是一种客观的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领袖权威作为权威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任何一个政党和国家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牢牢坚持的重要原则。恩格斯的《论权威》是马克思主义权威理论的经典之作。重新回顾恩格斯的权威思想,有助于为我们在思想上重新认识和深化理解权威理论,在行动上能够自觉维护领袖和中央权威。树立和维护领袖权威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需要,也是中国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和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3.
科学权威是科学共同体中拥有最高承认程度的阶层,是整个共同体评价系统的中坚和核心。科学权威作为一种历史现象,一方面对科学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时代的局限及个人修养等原因,也存在一些消极影响。因此,客观公正地分析科学权威的积极作用及其消极影响并寻求应对之策,无疑对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权威客体角度看,纠纷解决依靠的是权威施与的影响力。近年来警察出于对乡村社会治安管理的需要承担了相当数量的民间纠纷解决工作,此现象建构在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的有效性预期之上,既体现警察作为公共资源的易获取性,也是权威客体对警察权威合法性产生认同的结果。这种认同本质上发展于警民实践活动的利益共同体中,应通过对乡村社会警民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强化民众对警察权威的认同,借此重塑警察权威,提高基层警队的纠纷解决能力。  相似文献   

5.
网络舆情不必然具有负面性,舆情事件中"司法买单"、舆论与司法冲突和异化现象是舆情风险所在。舆情的形成与案件自身特点有着莫大的关系。网民道德良知论与司法法律价值论造就舆论与司法冲突。司法权威尚未形成加剧网民"信法不如信网"心态。面对舆情风险,法院应该针对案件,融理入判,提高裁判说服力,预防舆情发生;运用沟通机制,缓解司法与舆论冲突,减少风险冲击;稳步树立司法权威,提高抵御舆情风险能力;运用法律惩戒机制规制舆情中异化现象。  相似文献   

6.
对于执政党而言,要能对国家政权施加更大的影响力,应该从社会中获得更广泛的支持和更大程度的认同,社会是执政党权威形成、维持和增大的源泉。纵观我国城市社区的发展历程,执政党权威在城市社区中有过两次重大的变化。然而,从当前执政党权威在城市社区中的效力来看,出现“权威真空现象”,亟需再一次的结构转型。  相似文献   

7.
警惕党内民主"异化"现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目前存在的党内民主"异化"现象的几种表现形式,提出根治党内民主"异化"现象,必须大力发展有序化、制度化、权威化的民主.  相似文献   

8.
社会转型期的传统与现代的二元性导致警察执法权威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实践证明警察执法权威的基础并不只是以暴力作为后盾的,权威与权力并不是对称关系。警察执法权威是多种权威形态的结合,因此当代警察执法权威的重塑重点在于建设法理型权威,但也需要注意其它形态权威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关于领导权威来源的问题,现代西方学界形成了制度权威论、情景权威论、权威接受论、职能权威论、四元权威论和知识权威论等不同的理论观点,这些理论各有其特点与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国正处在深入改革的关键时期,需要权威的掌舵和指引。邓小平的权威思想内容丰富,主要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权威,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人民群众的权威。邓小平的权威思想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互相依存,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1.
权威分化视阈下的农村基层治理困境与消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基层各方利益博弈日趋复杂化,农村基层治理权威不断分化,导致农村社会出现了新一轮治理困境。一方面,政治权威日渐消解,另一方面,农村民间组织化权威日趋兴盛。必须改造传统农村政治结构与权威形态,保持政治权威的正功能和向心力,以适应民间组织化权威崛起后乡村治理现实,同时引导和限制民间组织化权威的负功能与离心力,使农村政治权威在新的基础上重新获致合法性并转换成具有现代化导向的政治核心,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方能步入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2.
政党权威与法律权威是两种不同形态的权威。同时,两者又围绕着社会治理联系起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过程是树立和增强政党权威的过程,是作为权威主要承担者的政党发挥社会治理主体作用的过程。法律权威维护的过程是作为一种社会治理方式的法律发挥自身作用的过程。从本质上来说,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就是为了树立政党权威,使党的意志借助法律权威得以贯彻和执行;法律权威是对政党权威的约束,同时也是对政党权威的肯定。可见,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与法律权威的维护都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社会治理,两者是相互契合的。两者良性互动的契合点是依法执政。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网络民主成为现代政治发展的新趋势。网络民主的发展,在扩大网民政治参与的同时,也伴随着"网络多数人暴政"现象的产生。"网络多数人暴政"损害了少数人的合法权益和政府的权威,阻碍了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建设进程。面对网络政治不可逆转的时代趋势和复杂情形,只有联合网民、政府、网络公司与网络媒体,才能实现对"网络多数人暴政"现象的良好治理。  相似文献   

14.
《论权威》是恩格斯批判无政府主义的一篇重要著作。它是在资本主义获得广泛发展,巴黎公社失败后遭受攻击,巴枯宁反权威主义盛行的背景下产生的。这篇著作蕴含着恩格斯重要的权威观。这些权威观主要包括:权威存在具有必然性和长期性、权威是一种意志服从关系、权威与自治辩证统一、革命是天下最权威的东西。《论权威》这篇著作所蕴含的权威观对于今天具有一定的现实启示。恩格斯的权威观启示我们要树立核心意识并维护中央权威、发挥好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和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5.
农村司法是建设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必要保障。目前我国农村,司法权威流失现象严重,主要表现为司法腐败的存在、司法独立性的缺失、司法救济的不力和农民诉讼能力有限。促进农村司法权威建设,必须加强提高农村司法的实然地位,健全农村法律体系,实现农村司法独立,创新农村司法制度,培育和谐的司法文化,提高农民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6.
在法治框架下政治权威对权力的行使受到法治约束 ,然而作为权力行使者的政治权威对法治推动作用却不容忽视。政治权威在阐释与传播法治精神以及对法治实践都起着独特的推动作用 ,缺少政治权威的参与 ,法治进程将充满困难与坎坷。对我国而言 ,政治权威对正在进行的法治建设与实践过程的作用更是不可或缺  相似文献   

17.
法律权威与宪法权威和谐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律权威与宪法权威间存在的不和谐因素对宪法权威的树立造成了严重的阻碍,在我国这可以从良性违宪、宪法司法化、宪法的修改与稳定等问题中反映出来。宪法权威的树立离不开法律权威的树立,同时宪法权威的树立也可巩固法律权威的树立,这是中国法治建设过程中必须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组织冲突是组织运作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象。在使用协商、谈判、合作等途径后,组织冲突的双方还陷入僵局时,就需要第三方的介入。第三方权威自身所具有的威慑力、中立性、公信力等特性使其介入组织冲突成为一种可能,而组织冲突自身发展的程度客观上也为第三方权威的介入提供了有利的契机;此外,调解和仲裁是第三方权威可以加以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政府诚信是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核心,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政府失信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极大地影响了政府在群众中的权威与公信力。应从制度建设方面加强政府的诚信建设,构建诚信政府,提高政府的公信力。  相似文献   

20.
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不仅关系到侦查价值的实现,而且关系到政府公信力的存续。其困境在于刑事科学技术资源与侦查需要的矛盾、社会转型期互信缺失与刑事科学技术需要认同的矛盾和法律规范的束缚与刑事科学技术价值实现的矛盾。既有的权威认同模式包括神明崇拜、暴力威胁、主体认同、第三方保障、双方合议和制度确认。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包括硬权威和软权威,应该追求制度确认的权威认同模式。通过刑事科学技术体制的改革与完善、刑事科学技术人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启动程序的改革与完善、刑事科学技术手段实施程序的改革与完善等,最后实现刑事科学技术的权威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