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日,我国首部以“官德”为主题的《中国古今官德研究》丛书面世,该丛书列举了大量的古代格言和案例,又根据社会形态之差别,厘清了古代官德和现代官德的概念。此外,丛书还将贪官分为:贪渎、权奸、酷吏几大类。据悉,这套丛书将成为我国官员反腐倡廉教材的读本。  相似文献   

2.
宋代是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繁荣期,家训教育独有千秋,家训文献卷帙浩繁。寓于家训中的官德教育以修身养性、志存高远,忠孝立身、倾心报效,廉洁奉公、勤政为要为基本内涵,流风遗韵,泽被后世。  相似文献   

3.
杨华  明庭权 《新东方》2012,(6):76-79
笔者在对官德、官德教育概述的基础上阐述了领导干部官德教育的意义,从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宗旨教育与执政为民的理念教育,进行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教育、端正领导干部作风问题,加强公正廉洁的官风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领导干部官德教育,提出了完善监督机制,加强执法监督等领导干部官德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4.
陈钟琪 《重庆行政》2021,22(1):45-47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党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是决定因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从严治党,关键是要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干部是国家治理的关键,而对干部德行的考量是判断官员合格与否的重要指标.但是,如何考量官德? 如何量化官德? 官德的内涵和社会道德的内涵是一样的吗? 如何对官德进行客观公正的考察? 当下官员失德行为频发,建立完备有效的官德考察制度必要且紧迫,有助于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国古代政府一直努力对官员德行进行有效的考察,此方面的历史经验已为当下所借鉴.本文拟从古代官德考察制度的发展中归纳总结其发展趋势,提炼经验,为当前建立官德考察制度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5.
从政重德,是我国政治文明的一大传统。自孔子提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历经各代贤哲们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系列内容丰富、各具特色的官员职业道德和“官德”文化,这对于中国古代传统的官僚君主制度的有效运行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文化一定会传承。所以对我国古代官德文化的学习和教育,对当今我国的政治现代化,对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严守道德底线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一、传统官德的内涵 “官德”又称为“政德”,是为官者在其管理活动和权力运作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德行素质。由于中国古代几千年在政治上所实践的是儒家的…  相似文献   

7.
古代先哲有云,为政以德,譬如北辰,众星拱之。这说明,良好的官德修养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于领导干部成功施政至关重要。而修官德,则须常怀律己之心。  相似文献   

8.
古代官德是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伦理道德观的缩影,新中国建立以后,官德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前,培育新型官德面临着挑战:全球化一体性趋向给以国家为单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与道德原则如何统一;人才选拔评判体系与机制如何完善。新型官德培养的关键在于官员要真正树立新道德观。着力点在于形成正确的权力观及其机制。同时要发扬民主求实作风。  相似文献   

9.
古代官德是传统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伦理道德观的缩影,新中国建立以后,官德的内容和形式得到了极大地丰富和发展.当前,培育新型官德面临着挑战:全球化一体性趋向给以国家为单位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原则与道德原则如何统一;人才选拔评判体系与机制如何完善.新型官德培养的关键在于官员要真正树立新道德观...  相似文献   

10.
官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之魂。在古代社会,治理国家和天下被看作是最重要的职业,所以,“官德”也被看作最重要的道德。一个社会官德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和民众的祸福。因此,官德也就成了传统文化中闪耀着先哲深睿智慧,包含着往昔成败经验的一份丰厚的文化遗产。我们要古为今用,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优秀官德,并与时俱进,加强当前的官德建设,使以德治国方略更有效地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11.
2011年11月9日《新华日报》刊登刘庆传的文章,最近,人社部、国家公务员局下发《公务员职业道德培训大纲》。根据这个大纲,“十二五”期间,全国公务员将轮训一遍官德,培训的内容包括古代官德。消息传开,褒贬不一,争议四起。  相似文献   

12.
也谈官德     
《新东方》2015,(5)
加强新时期领导干部官德建设,既是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官德建设重要论述的重要举措,也是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新要求。官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要将权力主体的道德自律与制度他律有机结合、内外兼修,通过学习实践和教育培训提升领导干部内在素质,通过制度完善、法制建设和监督机制强化领导干部的外在约束,才能真正实现官德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3.
“官德”就是执政者的为政之德。我国历史上有作为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很注重“官德”修养,因此,研究传统的“官德”思想,剔除其封建糟粕,吸收古代志士仁人立身处世的精华,对于促进当代领导干部的道德素质加强领导干部的道德建设,有着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在中国历史上,历代具有远见的政治家、思想家在治理国家的实践中,在众多的历史经验教训面前,深深懂得讲究官德对于维护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有着十分重大的作用。因而十分重视政德、官德。早在商初,开国君主商汤总结了“有夏昏德,民坠涂炭”的教训,除了自己努力做到“不过声…  相似文献   

14.
军校青年学员的人品官德.是其立身做人之本、为官从政之基。新形势、新使命对青年学员的人品官德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军校教育必须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把培养青年学员良好的人品官德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和核心工程切实抓好。  相似文献   

15.
勤政是古代官德的规范之一。在古代官场上对政事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勤政,另一种是怠政,两者都有许多历史事实。鉴于官员勤政能给治国治政带来巨大积极影响,所以古代的思想家和开明官员都对勤政的含义及历史地位有深刻的论述。一、古代勤政的涵义勤政,在古代思想家、政...  相似文献   

16.
先秦儒家人性善恶趋善思想为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为何可能与何以可能提供了逻辑理论前提。先秦官德评建模式的三个维度中:以贤示官是从为政者内在道德建设的角度建设官德的,是官德建设中的"软"着陆层面;以废惮官和以刑待官则是从外在角度敦促为政者之官德建设,是官德建设的"硬"措施。先秦官德建设的三个维度反映了先秦官德建设重德治、轻法治的思想倾向。先秦官德建设的模式为我们当代官德之践行提供了可行性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7.
王丹誉 《群众》2022,(10):65-66
“文”是中国古代最小的货币单位。中国古代流传着许多关于“一文钱”的故事:东汉太守刘宠清廉自律,不取百姓一文钱;宋代名臣张乖崖敢于突破陈规再造清平,因一文钱痛杀贪官污吏;清代巡抚汤斌从一文钱,识人品断官德;清朝探花叶方霭欠一文钱被罢官……这些故事发人深省。  相似文献   

18.
饶涛 《桂海论丛》2003,19(4):54-56
文章探讨了官德与政治治理的关系及官德对政治治理的价值 ,认为官员的道德素养关涉着一个社会的政治紊乱与政治稳定 ,官德与政治治理是相辅相成、相反相成的。官德的价值 ,具体体现在官德与政治运行、政治效率、政治协调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19.
官德问题直接影响着民心向背,从人性角度探讨官德建设的新思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人性思考体现了官德建设的本质诉求。人性视阈下的官德建设,要以对人性的真实理解为前提,尊重道德主体"个性、集团性和共性的统一",运用"尊人性"的方法手段,对官员的道德意识、道德品质、道德行为等进行培养、塑造和评估。启发官员的道德意识、净化官德的生成环境、上行下效、因材施教、完善官德考评体系等等,是人性视阈下官德建设的基本方向。  相似文献   

20.
李瑞芳 《前沿》2007,3(9):129-131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们党理论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赋予了官德以新的时代内涵。本文从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的内容入手,论述了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官德内涵一致、背景相同以及要加强官德建设,领导干部必须要首先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