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日韩三国外交高官交流的常态化和机制化,成为实质意义上的信任建立措施6月3日,中日韩外长会议在韩国济州岛举行。这是继2007年1月菲律宾宿务中日韩三国首脑会议和4月温家宝总理访问日韩后,中日韩三国高层的再次会晤。此次会议上,三方就中日韩合作未来发展方向、具体领域合作、共同关心的国际和  相似文献   

2.
胡飞跃 《党政论坛》2010,(14):19-19
第三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就规划未来合作方向及共同关心的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签署和发表了《2020中日韩合作展望》等共同文件和相关合作备忘录,这次会议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主要体现在提升伙伴关系、完善合作机制、推动地区合作等领域。  相似文献   

3.
国际热点     
《瞭望》2020,(16):64-64
东盟与中日韩——举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东盟与中日韩(10+3)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领导人特别会议4月14日下午以视频方式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出席会议。此次会议是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后,东亚地区就共同应对疫情举行的一次重要会议。特别会议体现了东亚国家共担风雨、共克时艰的决心和意愿,会议达成的一系列共识不仅着眼于当前,也为疫后合作指明了方向,对恢复地区经济活力、推动区域一体化加速发展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意味着亚洲金融合作在制度化和多边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 5月5日,东盟和中日韩三国(东盟+3)财政部长宣布出资800亿美元建立共同外汇储备基金。这标志着亚洲金融合作在制度化和多边化方面前进了一大步。该基金的顺利实施,将使现有东盟+3合作机制清迈倡议发展成为亚洲区域性的  相似文献   

5.
温家宝出访重在经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井 《瞭望》2004,(48)
11月底,温家宝总理访问老挝,并出席第八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东盟与中国领导人会议及第六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这是中国一次重要的"大周边外交"行动,将推动中国与东盟国家和日韩的全面和务实合作。  相似文献   

6.
近日,第11次中国与东盟领导人会议、第11次东盟与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第8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等在新加坡举行。尽管东亚地区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建设和谐东亚,促进和平发展,符合有关各国的共同利益,正成为21世纪初东亚地区出现的一股历史新潮流。  相似文献   

7.
骆春桃  干小瑞 《学理论》2012,(25):38-39
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话题,与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东北亚集体安全模式有所不同,它主要强调中日韩三国如何运用文化软实力来抵消现实利益冲突和历史问题纠葛来促进彼此之间的关系.本文就是对东北亚文化共同体构建的可行性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  相似文献   

8.
6月16日至19日,第36届东盟外长系列年会 (包括外长会议、东盟—中日韩(10+3)外长 会议、第10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和东盟与对话伙伴国会)在柬埔寨首都金边举行。本次东盟外长系列年会,有三个特点。 ——着眼长远,寻求共同发展。第36届东盟外长会议的主题是“迈向东盟经济共同体——相互合作,面向世界”。因此如何切实解决成员国间经济发展不平  相似文献   

9.
同处儒家文化圈的中日韩青年,在各自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背景下,其公民参与的意识和行动已呈现差异化的格局。本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与西方话语下的公民参与相比,中日韩青年并未形成独特的儒家式参与模式,他们在言论参与、组织参与和政治参与等三大类型的公民参与中虽各有异同,但与世界基本保持同步。如果各自拓展社会治理的空间,他们的公民参与也将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0.
第九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定于12月13日在日本福冈召开。以往八次中日韩峰会都是借鸡生蛋(主要是利用东盟10+3的场合),这次会议在三国内部举行,是三国领导人的专门会晤,因而具有特别意义。会议的核心议题是如何应对金融危机。当前,韩国经济受到的冲击最大,韩元不断贬值,对外债务增加;日本经济也已进入衰退期,日元大幅升值,股市狂跌,丰田等大型汽车生产商决定  相似文献   

11.
新春伊始,美国总统布什对中日韩三国进行了访问,此举寓义深刻,表明布什政府的亚太政策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正如外国舆论所说,此次布什访问东亚其实是为制定未来“接触亚洲”政策而迈出的一步。  相似文献   

12.
王毅男 《侨园》2012,(8):62-64
前言2012年5月,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谈取得突破性成果。三方领导人不但正式签署了中日韩投资协定,还同意今年年内启动自山贸易区协定谈判。这为三国的经贸发展提供了新动力。据统计,三国间的贸易额从1999年的1300多亿美元增至2011年的6900亿美元,增长超过4倍。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日本、韩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据韩方统计,去年中韩贸易额为2139,2亿美元,同比增长18.7%,占韩国全年贸易总额的19.8%,韩国对华投资累计额接近500亿美元。本人在回顾现代中韩经贸合作情况,并展望中韩经贸合作发展前景的同时,愿借助中韩(朝鲜半岛)历史典籍,以及专家学者的文学著作,  相似文献   

13.
中韩关系20多年的磨合为两国关系的深化奠定了基础条件,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面临着难得机遇。中韩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绝非易事。外部因素干扰、军事安全合作滞后、民族主义情绪浓厚、贸易摩擦、共有文化解读与历史认识的分歧等成为我们面临的挑战。为深化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两国应提升中韩关系的战略高度,将之打造为东北亚稳定和发展的核心支柱,为此要积极推进中韩FTA建设,共同构建东北亚发展新模式;强化中韩安全合作,以此为基础寻求建立中国与美韩同盟的沟通机制;加强对日协调,推动中日韩三方合作;密切并扩大两国间多层次的人文交流,加强两国智库间的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从高中生身心良好状态的前提条件入手,构建出高中生的身心健康指标体系,并运用2010年中日韩三国高中生调查数据,分析三国高中生身心健康的现状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三国高中生的总体状况处于中等水平,运动和睡眠难以保障;国别、学校类型、年级和学业成绩都会显著影响高中生的身心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5.
廉德瑰 《党政论坛》2009,(24):34-34
鸠山版的“东亚共同体”具有三个特征 第一,它的区域范围比较广,包括了东北亚、东南亚、南亚和大洋洲,远远超过了东亚的范围。具体说就是:东盟十国加中日韩,再加印度、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就是所谓的“10+6”;  相似文献   

16.
黄蕙 《瞭望》2002,(21)
去年11月在文莱举行的第五次东盟—中日韩领导人(10+3)会议上,东盟和中国领导人同意在今后十年内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成为最受人注目的事件。而加大沿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开发力度,是建立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首要和最具实质性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7.
全球要闻     
《瞭望》1998,(52)
美以巴首脑讨论落实和平协议东盟—中日韩领导人举行非正式会晤东盟首脑会议通过宣言等文件美国总统克林顿、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拉法特12月15日在以色列和加沙交界处的埃雷兹检查站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主要讨论了如何加速实施以巴临时和平协...  相似文献   

18.
在9月4日刚刚结束的东盟和中日韩经济贸易部长会议上,东南亚国家联盟10国宣布正式承认中国的全面市场经济地位。这是中国第一次获得国际上区域性经济组织对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承认。这一成果不仅显示了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合作关系正在迅速加强,而且也将对东亚地区的合作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基督教在中日韩三国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在韩国已经成为其第一大宗教。比较三个国家基督教传播覆盖范围出现的差异,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也是多个方面的,主要与传入国的国情及基督教与其民族主义的关系、本土宗教的认同程度、教徒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20.
《侨园》2016,(9)
正日本列岛、朝鲜半岛和中国大陆的自然地理环境构成了中日韩三国关系的基础条件,对2000多年的三国关系产生着重要影响;根源于中世纪的对外扩张思想被近代的革新派承袭发扬并赋予新的内涵,构成了明治维新及其之后的三大立国理念;以三大立国理念为思想根源的大陆政策是日本对外侵略的祸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