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模式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忍丽 《新东方》2007,(2):52-56
长期以来,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主要靠市场力量推动,其进展缓慢,区域经济合作则落后于经济一体化进程。亚洲金融危机证明,仅靠市场推动的经济一体化是脆弱的。只有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东亚地区才能增强抵御外部风险的能  相似文献   

2.
要闻     
《创造》2012,(5):6-6
中日韩年内启动自贸区谈判 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取得两个重要成果:三国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三国正式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中方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韩地方经济合作示范区,并积极考虑在日韩选择合作的区域,建立三国产业合作基地。  相似文献   

3.
中日韩合作已经推动了10年,但三方联合研究提出的诸多倡议大部分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在世界经济因欧债危机发酵而不确定性增加、中国的区域合作战略面临TPP巨大挑战的背景下,积极推动中日韩自贸区建设不仅具有现实的经济意义,更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但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我们进一步明确思路,充分考虑三方合作的现实以及当前东亚合作面临的区域性结构约束,务实推动三方自贸区建设。一、中日韩自贸区建设的基础和意义中日韩合作始于1999年,在十几年的合作中  相似文献   

4.
徐立凡 《小康》2012,(6):110
发展速度最快、经济规模仅次于北美自贸区和欧盟的东北亚经济圈开始搭建贸易大幅增长的巨大空间。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将会是一场马拉松,有机遇,也有挑战  相似文献   

5.
何晓清 《求索》2013,(11):19-21
自由贸易区是指两个及两个以上的国家或地区,以相互签订的自由贸易协议为基础,通过取消关税壁垒或商品及服务的准入限制,实现商品、服务、贸易、人员等经济要素的自由流动,发挥各参与方优势互补和协同发展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促成了区域经济的越国界式发展,世界经济自由贸易区具备了生成与发展的现实条件。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洲联盟是两大典型的国际自由贸易区,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两大组织在实现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进展。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语境下,东亚地区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贸易往来频繁度和依赖度不断深化,当下,建立中日韩区域自由贸易区已成三国共同的利益诉求。为此,我们要借鉴世界经济自由贸易区构建的国际经验,强化中日韩经济协同的顶层设计和微局建构,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建设献力。  相似文献   

6.
资讯     
《创造》2012,(5):6-16,18,19,21,24
正环球·要闻中日韩年内启动自贸区谈判第五次中日韩领导人会议取得两个重要成果:三国同意年内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三国正式签署中日韩投资协定。中方倡议利用中国山东毗邻日韩的区位优势,建设中日  相似文献   

7.
杨晨曦 《理论月刊》2012,(5):177-181
战后欧洲联合的历史经验说明,区域内各国的政治意愿、利益协调与整合,以及区域文化的同一性是区域一体化的必备要素。政治意愿是前提、利益整合是起点、共同文化则提供了"我们感"。冷战后的东亚地区不具备战后西欧联合所拥有的特殊历史条件,难以达成此三点要素,因而更为困难。但当前东亚各国公共面对的共同区域问题又对区域一体化提供了政治动力。东亚主要国家当找到适当的经济切入点,整合利益,为东亚一体化找到适当的逻辑起点。东亚一体化将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而这个过程将同时是东亚地区文化同一性也即"我们感"的再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8.
《今日广西》2010,(3):18-18
中国-东盟自贸区是中国在参与区域贸易安排方面对外建设的第一个自贸区,走出了最早也是最重要的一步。近十年来,伴随着自贸区建设,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快速发展,促进了双方之间政治、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合作,促进了东亚经济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今日广西》2010,(3):8-8
当今世界经济有两大显著特点:一是经济全球化,一是区域经济一体化。近些年来,区域经济一体化风起云涌,发展很快。WTO的成员国基本上都与其它有关国家建立了自由贸易关系。迄今为止,向VVTO通报、正在生效、以自贸区为主的区域贸易安排巳达到238个。  相似文献   

10.
非洲经济一体化同东亚地区主义的发展具有某些形式上的相同之处,但在实践上和最高目标上又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作为东亚货币地区主义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中国看到了非洲所具有的战略地位并同非洲形成日益密切的经贸关系,通过比较非洲经济一体化与东亚货币地区主义,可以让人们去更好地透视非洲经济一体化下非洲国家的内在机能,为促进中非经贸合作做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李者聪 《人民论坛》2015,(5):230-232
"北美自由贸易区"的成功运行,给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利用区域经济合作的模式,具有重要启示作用。目前,已经进入实质性谈判阶段的"中日韩三国自贸区",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分析北美自由贸易区协定签署的动因和成功运行的经验,对中日韩三国开展区域经济合作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合作是东亚地区在实践中产生的一种适合于各有关经济体的共同发展方式。由于历史原因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的差异,当一些地区以组建大范围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时,相邻的国家和地区间,建立“增长三角”或次区域经济合作是一种有效的合作途径。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预防职务犯罪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何把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延伸到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中,更好地服从、服务于党的工作大局,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务必做好的一项崭新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万季飞 《当代广西》2009,(21):52-53
举世瞩目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于明年1月1日基本建成。近十年的自贸区建设,对区域内11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对东亚经济增长和东亚经济一体化已经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尤其是在当前全球金融危机面前使得中国和东盟多了份应对力量。  相似文献   

14.
《当代广西》2010,(3):14-14
中国-东盟自贸区如期建成,是中国-东盟双方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发展的必然结果,是我国推进对外开放战略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的重要里程碑。自贸区正以崭新的姿态走向世界,把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推向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促进双方合作朝着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创造》2010,(1):38-38
<正>自贸区建设带来的经济效益,根本上起着互惠互利的作用,将起到推动减贫及社会发展的效果。伴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如期建成,这个拥有世界上消费者最多和覆盖面积最大的经济一体化大市场的建成将给国内的人们带来哪些实惠?又将对自贸区内19亿老百姓的生活产生怎样的影响呢?  相似文献   

16.
过去十年东亚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为地区经济一体化积蓄了动力。2001年后,WTO框架下的“一国四席”地位,为两岸四地的经济融合提供了广阔的前景。2004年1月生效的大陆和香港的紧密经贸关系安排(MainlandandHongKongCloserEconomicPartnershipArrangement,CEPA),表明中国“四方一体化”迈出了第一步。从近期看,由于台湾当局的政治干扰,两岸在制度化安排层面存在障碍。但从长期看,两岸四地间逐渐建立一种要素无障碍的自由贸易关系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构建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敬东 《湖湘论坛》2008,21(2):68-69
中国、日本、韩国是东亚三个最重要的国家,根据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三国自由贸易区是必然趋势,根据三国实际情况构建中日韩三国自由贸易区的最优理论路径是先在中日韩一东盟"10 3"合作机制基础上,先建立两国自由贸易区,再向三国过渡。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两大潮流。近年来,由于通过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体制在全球范围内推动贸易自由化的进展缓慢,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甚至已经超过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速度。东亚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快速发展,有着以下3个方面的现实基础:第一,区域内贸易发展迅猛。长期以来,对外贸易的快速、持续增长已经成为东亚经济发展的特点。通过对外贸易和直接投资的迅速发展,东亚各经济体之间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1980年至2000年间,东  相似文献   

19.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走向之一。但是从目前东亚经济发展来看,一体化步伐明显滞后。中日韩作为东亚最大的经济体,三国之间的贸易依赖度不足20%。中韩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不仅对带动两国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也必将推动东亚经济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跨境电商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外贸转型升级的新引擎和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部分。跨境电商的发展离不开数据跨境流动,过度宽松或者过度严格的数据跨境流动监管都不利于跨境电商的良性发展。以上海自贸区为代表的长三角自贸区对建立保障数据跨境流动安全有序的制度体系进行了探索,安徽自贸区应当在其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差异化探索,逐步建立起数据跨境流动监管体系,促进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带动和保障本省跨境电商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