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0年来,广西凭借区位优势,与东盟各国在各领域都开展积极的合作,尤其是在经贸领域,无论是货物贸易、服务贸易还是投资合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今年是《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10周年,本文重点分析《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签署以来,广西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成绩、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具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序言 2002年,东盟与中国领导人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这跨越性的一步为巩固东盟与中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此之后,东盟与中国签署了涵盖多领域的经济协议,包括货物、服务、投资贸易等.此外,几个涵盖知识产权、标准和达成一致性的谅解备忘录业已完成. 所有这些经济举措,为东盟与中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的驱动力,助推作用凸显.特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协定(CAFTA),为扩大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提供了一个高效而广阔的平台.  相似文献   

3.
2013年,在全球经济日渐复苏的背景下,东盟各国总体态势乎稳;面对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目标时间的日益临近,东盟对内不断深化各领域合作,加快推进共同体建设;对外扩大与对话伙伴国的合作,在地区合作框架中坚持东盟的主导地位.展望2014年,东盟将进一步加强各成员国间的互信与合作,缩小成员国间的发展差距,增强东盟政策的执行力,为2015年建成东盟共同体而努力,在国际舞台上亦会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4.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一开始就列入了双方的谈判议程。2004年11月《货物贸易协议》签署后,双方加快了服务贸易谈判。经过多轮磋商,双方就《服务贸易协议》文本和各国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达成一致,并于2007年1月14日正式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服务贸易协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能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 ,一直是现代经济运行的血脉。近年来 ,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中国能源供需缺口不断扩大。参与能源的国际合作 ,保证能源供应的稳定与安全成为中国能源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作为中国对外能源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与东盟间的能源合作发展迅速 ,并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一大亮点。一、中国与东盟能源合作的现状中国与东盟在能源领域的正式合作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8年7月 ,中国与菲律宾签订原油长期贸易协议 ,协议规定自1979年至1983年中国共向菲律宾出口胜利原油120万吨 ,这是中国与东盟成员国之间的第一…  相似文献   

6.
2003年7月1日,<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始生效,协议中关于开展互惠合作的领域如下:贸易、投资、农业、通讯与传媒技术、合作发展湄公河流域.在2010年完成的东盟-中国自由贸易区,越南和中国位于中心位置,由此可见两国间的经济合作极具潜力.  相似文献   

7.
依据《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规定:中国与东盟双方从2005年开始正常产品的降税,2010年中国与东盟老成员国将建成自由贸易区,2015年中国与东盟新成员国建成自由贸易区,届时中国与东盟绝大多数产品将实行零关  相似文献   

8.
经济短波     
《东南亚》2007,(1):64-64
●东盟加强旅游合作。最近在新加坡闭幕的2007年东盟旅游论坛决定加强东盟国家的旅游合作。成员国一致同意将进行包括打造通行无阻的东盟游、危机通讯处理和促进青年旅游、旅游业培训等方面的合作,促进东盟旅游业发展。重点是消除旅游环节中的障碍,使东盟国家和非东盟国家的游客在东盟各国间可以更为方便地进行跨国游。东盟成员国一直在研究互免签证的可能性。其中泰国和柬埔寨表示将允许非成员国旅客以一份签证在两国通行。其他成员国已经在去年7月签署了东盟成员国互相豁免签证的框架协定。●东盟2006年经济增速低于发展中国家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9.
南盟地区贸易、制造业、服务业合作研究和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部分概要战后出现了一些地区性经济集团,目的主要在于促进地区内部各国之间的贸易。现欧洲共同体的前身于1958年成立,该组织后来扩大,并在短期内取得奇迹般的成就,为类似集团的出现起了典范作用。1947年亚洲关系会议所明确表达的亚洲合作精神,由于东盟于1967年成立而在现实中得到体现。南盟成员国在贸易、制造业、服务业等核心领域探索合作可能性的愿望,也是这种为最大限度共同增加财富而进行地区合作倾向的一部分。对南盟成员国之间地区经济合作的目前形势及发展的可能性,本地区所公认的看法可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东盟合作的前沿城市,南宁市在与东盟国家合作方面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近年来,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连续成功举办以及<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等一系列框架协议的签署及深入实施.  相似文献   

11.
杨静 《东南亚纵横》2010,(11):59-64
美国—新加坡自由贸易协定(FTA)是美式TRIPs-plus(知识产权保护)协定的代表,该协议的签订使得新加坡的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大大提高,并对其他国家建立了先行模式,产生了示范效应。美式TRIPs-plus协定已在全球强势扩张,对发展中国家和最不发达国家造成不良后果,对知识产权国际保护制度产生深远影响。为此,我国应当予以高度重视,加强研究和监测,采取恰当的应对策略,以推动我国自由贸易区整体战略顺利、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深入开展,会计服务出口的业务发展空间也在不断地扩大。东盟资本市场的发展以及会计、审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为中国会计服务出口和拓展东盟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机遇,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国际客户发展、自主国际品牌建设、国际市场竞争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需突破的难点。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东盟多式联运框架协议>的详细剖析,并和中国的海运立法进行比较研究,得出结论:<东盟多式联运框架协议>是东盟国家发展"门到门"运输的法律依据,与中国一样,在<鹿特丹规则>已经颁布的背景下,东盟国家应研究、吸收和借鉴<鹿特丹规则>,对"门到门"运输的法律规定进行立法修订,从而达到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海运立法趋同性,为自由贸易区内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交通保障.  相似文献   

14.
广西与东盟合作已走过了10年历程,这一时期也是中国与东盟关系迅速发展的重要时期。本文阐述了过去10年来在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动下,广西与东盟在经贸、文化、科技等领域合作的主要业绩和发展特点,并对今后进一步促进广西与东盟携手深度合作,实现共赢发展提出了努力方向和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In 2007, the European Union (EU) and the Association of the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 started interregional negotiations on a free trade agreement, which failed 2 years later. Relying on document analysis and elite interviews with officials from the EU and ASEAN’s members, this article addresses why and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interregional negotiations failed. By rooting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 a power-based approach, the analysis demonstrates that the EU has attempted to secure its economic and regulatory power in Southeast Asia. In striving for such power, interregionalism was initially the intuitive way because the EU perceived ASEAN as a cohesive bloc. However, the EU’s ambitious vision for comprehensive agreements clashed with the actual heterogeneity of ASEAN member states. The failure of the interregional approach is, thus, a result of the EU’s delicate balance between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nterests in Southeast Asia, which it pursues with trade-specific issues.  相似文献   

16.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标志着中国与东盟关系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给江苏省与东盟国家的经济合作带来了重要机遇,同时双方的经济合作也面临着诸多挑战.今后,江苏省与东盟应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中进一步加强合作,以达到互利共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对外承包工程是广西与东盟经贸交往的重要形式,也是广西涉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广西与东盟的对外承包工程业务,是发挥广西区位优势、推动经贸强区的重要举措,也是落实“十二五”规划,把广西建成与东盟合作新高地的必然要求。本文基t~l-9-管理视角,对2007年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签署以来广西与东盟对外承包工程发展现状、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东盟国家为了对付经济衰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同时也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解决。由于国际和国内因素的影响,近期东盟国家经济将仅能实现低速增长。  相似文献   

19.
实现南海区域安全与和平、稳定一直以来是中国和东盟国家就南海局势展开对话与合作的重要议题之一。然而,现实中的南海安全局势却一再紧张,这表明南海区域安全制度性安排与安全秩序理念和现有变化、发展迅速的南海安全形势已经出现了不同步、不协调的状况。在过往长期的南海安全区域间治理实践中,东盟和中国作为南海周边最具影响力的国家间集团和最重要的区域大国,以不同的方式,就南海安全的区域间治理展开了对话与合作,并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治理模式,"东盟模式"和"中国模式"。这两种模式从不同层次和多个渠道就南海区域安全治理进行了对话与合作,并在南海安全区域间治理方面发挥了一定的效用。然而,目前南海安全体系呈现出来的脆弱性和南海区域安全现况却一再揭示,中国和东盟在南海安全区域间治理进程中还面临着不少现实的困境。为克服这些困境,更好地实现南海安全的区域间治理,中国和东盟应形成合力,为南海安全的区域间治理重塑一个相吻合的制度规范,共同构建一个相匹配的角色、身份与创造一个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内外治理环境。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会计准则国际趋同背景和现状,研究会计准则国际趋同对金融风险的防范效用,指出中国-东盟会计准则进一步国际趋同能够更好地防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金融风险,保障各国金融安全和资本市场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