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4 毫秒
1.
非洲维和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国际维和行动体系中,非洲维和行动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构筑完善的非洲维和机制,对于非洲维和行动的未来运行和非洲大陆的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对整个国际社会也具有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2.
梁潇 《法制博览》2013,(1):124-125
长期以来国内学者们热衷于欧美发达国家的国际私法研究,对于非洲国际私法缺乏兴趣,人们对于这个日益繁荣的经济共同体的国际私法的理论知之甚少,但这不意味着非洲国际私法的发展没有自己独特之处  相似文献   

3.
2005年的八国峰会把非洲脱贫作为重点,做出了免除债务和增加援助的重要决定。这对于非洲脱贫是必需的,但起不到关键作用。从殖民主义历史、政府腐败、不公平贸易诸方面来解释非洲贫困的原因各有其理由,但都不够全面和切中要害。非洲脱贫的症结在发展。这是一项综合工程,必须多管齐下、标本兼治,聚集各方条件,全力以赴。非洲脱贫困难和希望并存。  相似文献   

4.
非洲村社社会主义是非洲民族主义领导人力图克服民族意识危机、寻求国家民族一体化的一种努力,对于促进多种族、多部族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非洲村社社会主义的真正意旨是试图在立足自身传统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但由于非洲村社社会主义领导人对自身的传统不能给予客观科学的分析,导致非洲村社社会主义选择了过激的发展战略、政策和措施,使得非洲的现代化进程遭受重大挫折.  相似文献   

5.
李东  牛冬 《南风窗》2014,(8):50-55
广州作为中国的最重要的口岸城市之一,过去十余年,依托制造业和广交会,迅速成为中国与非洲国际贸易链条中的重要桥梁。随着中国在非洲的影响力日益加深,越来越多非洲人带着自己的"中国梦"从遥远的非洲大陆来到南中国的广州。早在上世纪90年代,非洲商人便开始涌入广州,在越秀小北、下塘西及白云三元里一带,形成了亚洲最大的非洲人聚居地,如今在此生活的非洲人,究竟有多少还没有精准的官方数字,坊间传说可能高达20万之多。对于大多数前  相似文献   

6.
张春 《当代世界》2014,(9):44-46
<正>对于普通公众而言,非洲往往与诸如战乱、疾病、饥饿、贫困等负面印象联系在一起。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真的,但并不是故事的全部。尽管总体形势不佳,但非洲远没有新闻报道中所描述的那么混乱与落后。就本文所讨论的非洲安全形势而言,它事实上要好于大多数新闻报道,我们不仅可从中发现一些基本的共同特征,同时还可以看到非洲安全形势存在着广泛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随着美国全球反恐战略的实施,非洲对于美国的战略相关性提升。南非作为非洲最具实力的地区大国,是美国全球战略中非洲事务的主要关注点和依托。美国与南非的关系是,互有所求,各有所持。美国在非洲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与南非的合作是美国实现这些利益的重要策略。南非新政府重视与美国保持良好的关系,以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与安全,并有利于南非在非洲发挥领导作用。但是,美国的强权政治和干预政策,不时受到南非的抵制。  相似文献   

8.
如果恐怖主义被定义为非政府人员针对平民百姓的暴力行为,那么许多非洲国家的武装和非洲无数内战中参战的其他各方都可以被称为恐怖分子.这些所谓的军队通常类似于由武装匪徒组成的松散的联合体,他们经常使用包括拐卖儿童、断肢、强奸、不加选择的屠杀等恐怖手段,胁迫当地居民支持他们的活动或者是搜刮财富以维持战争.非洲各国内战中,国内恐怖分子造成的平民伤亡比国际恐怖分子造成的伤亡要大得多.非洲正在进行的内战使这个大陆20%的人口蒙受苦难,受害者中绝大多数是无辜平民.对于非洲来说,真正的恐怖分子仍然来自国内.然而更加重要的是,"9·11"事件突出地说明了对于非洲的稳定和繁荣而言,改善治理和经济增长都是极为必要的.西方和非洲都对通过提升国家能力以促使各地主动地对付国内和国际恐怖主义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出发,本文试图将非洲和中国作为两个整体的实体来加以比较。中国近现代民族主义的勃兴和民族国家的统一、中国共产党人所领导的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对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历史作用,并且也在更宏大的国际背景下对非洲大陆的革命和发展道路产生了深刻影响。中国现代的新文化运动,更具体地说是白话文运动,产生了中国协调一致的语言形式,推动了读写能力的普及以及语言、文学和大众社会之间的交汇,对于中国进步和发展的作用同样十分明显。从语言和读写能力发展的历程来看,中非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只有取得废除殖民地语言、推广非洲语言的斗争的胜利,才能实现非洲人民的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5月,李克强总理开启了他任上的首次非洲之行。在非盟会议中心的演讲中,他对非洲在当代世界的地位进行了精辟的阐述:"今天的非洲,是生机勃勃的非洲,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举足轻重。在我看来,非洲堪称‘三个一极’。"非洲是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一极非洲是世界第二大洲,现有54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在历史上,非洲长期遭受西方殖民主义的掠夺和统治,400年的奴隶贸易和近一个世纪的殖民主义与种族主义统治,使非洲成为"黑暗大陆"。20世纪60年代  相似文献   

11.
非洲另一面     
《南风窗》2012,(6):32-35
关于非洲的报道,媒体总是聚焦于战争、贫困、疾病和饥荒等画面,虽然这些是非洲的现实,但并不是非洲的全部。今天的非洲人,生活正在改变。从经济角度衡量,非洲是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在过去10年,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10国中,有6个在非洲;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的概述。作者将中国的非洲研究分为四个阶段,即感受非洲(1900—1949)、支持非洲(1950—1965)、了解非洲(1966—1977)、研究非洲(1978年至今),对涉及历史学、政治学、文化研究以及相关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梳理,并对影响中国非洲研究的历史环境和客观因素进行了分析。20世纪中国的非洲研究颇有成就。非洲研究正逐步由政治取向转为学术取向,研究领域由窄到宽,研究水平逐步提高,与实际部门的交流也在加强。中国的非洲研究也存在缺陷,如研究者主要集中在大城市,研究范围过于宽泛,少有国别或个案研究,与国外交流不多,研究成果很少以外文出版。中国国力的提升和对外交往的需要将大大推动非洲研究。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由于国内改革及对外政策调整等因素,苏联(俄罗斯)一度放弃了传统对非政策并从非洲全面撤退。进入21世纪后,随着俄罗斯与西方地缘政治关系逐渐恶化和非洲国际地位的迅速上升,俄罗斯开始意识到非洲对其维护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的重要性,随即启动了重返非洲的进程。俄罗斯领导人相继访问非洲,重拾与非洲合作,其主要目的一方面争取更多的支持者,另一方面是扩大俄罗斯工业产品和农产品特别是军工产品的出口,同时获取俄罗斯短缺的战略性矿产资源。俄罗斯重返非洲具有历史上苏联大力支持非洲民族解放与独立运动的经验以及非洲对俄罗斯的支持优势,但也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付莘 《南风窗》2010,(15):94-96
<正>历史不应回避更无法隐瞒,刻意的夸张和湮灭都无助于弥补已经发生的痛楚,反而会造成新的伤害。在那里的就应该让它自然地保留在那里,后来的一代代人自然会以新的眼光审视,得出自己的理解与智慧。对于大部分中国人来说,南非是真正的天涯海角,我也不例外。上飞机前我脑海中凌乱的南非印象包括:远!非洲最南端。有钱!最富裕的非洲国家,基础建设发达,矿产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5.
<正>近年来,非洲国家联合自强推动经济一体化进程不断前行,成为非洲经济持续增长的内生动力之一,赢得国际社会的尊重。非洲经济一体化从过去不被西方国家看好进而成为国际社会的热议话题。2013年10月28—30日,在南非约翰内斯堡举行的第八届非洲经济会议上,"非洲区域一体化"再成会议主题。与会各国元首、商界领袖以及专家学者就非洲区域一体化如何促进经济发展一事展开讨论,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6.
周瑾艳  周玉渊 《国际展望》2023,(6):40-61+156
基础设施建设是中非合作的重点领域,中国在促进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上发挥了重要的领导作用。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美欧国家开始改变以往对非洲基础设施发展的忽视状况,通过提出新的全球倡议加大对非洲基础设施的投入,这被认为是为了抗衡“一带一路”倡议并强化对华竞争。然而,这种认知和单一思维夸大了中美在非洲基础设施建设上的竞争关系。“差异互补”是中美在非洲基础设施领域关系的基本特征。这一结构性关系在美国对华实施“接触融入”战略时期得到中美双方的认可和肯定。当前中美在非洲基础设施上表现出的“战略竞争”更多是美国对华竞争在非洲的投射,是由美国将非洲基础设施视为权力博弈工具的认知引发和挑起的,并未反映非洲的现实和需求,“差异互补”也依然是中美在非洲关系的基本事实。  相似文献   

17.
中美是非洲重要的外部利益攸关方,非洲是中美关系中特殊的第三方因素,中美在非洲的利益和关系互动主要体现在经济、政治、安全三大基本领域。在经贸领域,中国在非洲拓展迅速,美国与非洲的经贸合作水平则有所下降,呈现"中国赶超、美国守成"之势。在政治领域,中美各有独特的政治诉求,中国将"一个中国"原则作为与非洲交往的政治前提,美国将巩固、扩大非洲民主视为自身主要利益。在安全领域,"9·11"事件后美国重视非洲在反恐中的作用,加强在非洲的军事部署,中国则通过联合国多边维和与对非双边安全合作的方式参与维护非洲和平与安全,但总体依然呈现"美强中弱"的态势。中美在非洲竞争与合作深度交织、复合并存,既存在资源之争、理念之争以及一定程度的地缘政治竞争,也在扩大非洲市场、维护非洲和平稳定等方面拥有共同利益,合作空间广阔。中美两国需要主动作为,在非洲合作上达成整体的、高层次的政治共识,尊重对方的核心利益,尊重各自的发展道路和非洲的自主选择,不搞意识形态之争,客观理性看待彼此在非洲的力量对比、利益诉求,循序渐进推进涉非合作,使双方在非洲的关系实现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许亮 《国际政治研究》2023,(3):133-160+8
非洲劳工史研究大致可分为缘起、兴起与发展、文化转向和复兴四个阶段。20世纪20—50年代,以罗德斯-利文斯顿研究所为代表的社会人类学家和少数加勒比地区的非洲裔学者开始系统研究非洲劳工问题。20世纪60—80年代是非洲劳工史研究的兴起和蓬勃发展时期,其核心范式是“无产阶级化”,强调非洲工人也能像欧洲工人一样拥有阶级意识,并最终产生社会革命。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非洲劳工史研究重点从物质层面转向文化层面,尤其关注劳工文化、身份、性别以及意识形态等议题。2009年至今,非洲劳工史出现复兴,新的学术网络和著作快速涌现。学者们开始重视全球视野比较、历史数据挖掘和经济学方法的运用。中非经济交往的发展给“中国—非洲”研究学者们研究非洲劳工问题提供了便利条件,他们可能会对非洲劳工研究做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刘中伟 《当代世界》2023,(12):54-60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大幅调整特朗普时期美国对非洲的“漠视”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维度加大对非洲投入,深化美非合作,试图改善美国在非洲形象。拜登政府的非洲政策具有突出价值观外交、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短缺议题优先以及强调大国在非竞争等特点。拜登政府从全球战略的视角处理美非关系,目标是在大国战略竞争中获取非洲国家支持,但其拉拢非洲打压其他域外大国的战略图谋难以如愿。展望前景,拜登政府非洲政策的推进,将面临诸多困难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非洲社会主义作为非洲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一种思潮和意识形态,一度成为当代非洲广泛流行的政治思潮,也是非洲许多国家在独立后选择和奉行的一种发展道路和社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内非洲社会主义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和多样性特征。但由于非洲社会主义的产生和衰败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原因,还需要引入历史性研究视角,对其进行客观阐述和准确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