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私营经济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和政府对个体、私营经济的政策作了重大调整,从“文化大革命”中消灭资本主义、消灭私有制、割资本主义尾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允许个体、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存在,到十五大提出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多种所有制经济与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要继续鼓励、引导、使之健康发展。”这一新的提法,标志着我们党在所有制观念上又有了重大突破:个体私营经济不仅不是“资本主义尾巴”,也不再是“夹缝中”、“角落里”生存的拾遗补缺者,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多元“大家庭”的正式成员。随着私营经济“名份”问题的解决和确定,如何使自己的思想跟上形势的发展,正确理解其与处于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当前应以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在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关系观上,继续破旧立新。 一、要破除数量决定论,树立公有制经济对 私营经济的质量支配观 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处于支配地位,私营经济是重要组成部分,居位相对次要,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所决定的,毫无疑义。但什么是衡量主次地位的正确标准呢?在计划经济时期乃至于改革开放之初,是单纯以总量的多少来判断的,即公有制经济为  相似文献   

3.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私营经济的特点对于分清私营经济是非问题是有帮助的.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私营经济比较,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和它有相同的一面,即此种经济的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雇用工人生产经营,企业主占有剩余价值.是一种含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经济.但也有不同的一面.第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是适应生产力不发达、多层次的状况产生的.它产生和存在的社会价值主要不是为了追逐剩余价值,而是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第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主义经济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它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不占统治地位,在关系到国计民生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部门,国有经济都把握着或处于绝对支配地位.第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私营经济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相联  相似文献   

4.
三、关于私营经济的性质、形式、结构、布局和作用说私营经济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是指它存在雇佣劳动关系而言,而雇佣劳动关系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本质特征。对读过马克思的经济学说的人来说,这一点毫无疑义。从这种意义上说私营经济“姓资而不姓社”,当然是正确的。但是,现实中的私营经济,是处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中,同在社会经济中已居主体地位的公有制经济相联系,并不能不受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的监督与管理,这又使得它的内部关系、它的运行机  相似文献   

5.
论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的相互关系陈永志全面、客观地分析私营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私营经济,并在深化改革中继续促进它的健康成长,从而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一,...  相似文献   

6.
林晓丹 《世纪桥》2010,(9):12-13
建国以来,我党对私营经济由最初的利用、限制、改造、消灭到逐步接受,实现了由"几乎绝迹"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补充",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历史飞跃,并最终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应深刻认识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制定正确的方针和政策,引导私营经济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建国以来我国私营经济发展轨迹的研究,提出几点启示,以期能进一步促进我国私营经济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委书记孙永镜最近就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提出看法。他认为,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意识形态,总的看,是个不完全、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其构成除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主体外,还有封建的、小生产的、宗教的、资本主义意识成分这是因为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在我国公有制为主体,还有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合资经济、租赁经济等经济成分。它们是公有制经济的有益的、必要的补充,但这些非公有制经济成  相似文献   

8.
不“纯”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的特征之一。在所有制结构上,表现为多元化,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格局。近几年出班的私营经济,是非公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它的产生、作用以及性质等问题,已成为当前理论和实践亟待解决的一个课题。私营经济产生的历史必然性私营经济是生产资料归私人所有,实行雇佣劳动的经济成份。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同属于私有经济,二者除资金多少、经营规模不同外,主要区别表现在生产经营是以雇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私营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特点、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一点个人看法。 一、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的新特点 在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中,生产资料归雇主所有,雇工的劳动和劳动产品归雇主所有。雇主以生产资料占有者的身份占取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雇工以劳动力所有者身份领取工资。所有这些都说明了私营经济具备了资本主义经济的一般性质。但是,由于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占统治地位。所以,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与当…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同市场经济相结合,使得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应当也完全可能比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运转得更好。第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是以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个体私营经济成为公有制经济必要的和有益的补充。个体经济,是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获取利润为生产经营目的的私有制经济。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存在,是由我国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我国生产力状况具有两个特点,一是总体上的低水平和多层次性;二是生产力布局上的不平衡性。这种生产力状况要求有多种经济形式与之相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体私营经济是在公有制…  相似文献   

12.
1956年底,以农业合作化为先导的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标志着我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公有制经济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社会主义制度已基本建立,中国历史迈入了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从总体上说,我们党对残存的个体私营经济是继续执行改造的政策,本文拟就此作一述评.  相似文献   

13.
怎样正确认识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五大关于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论述,澄清了一些重大的理论是非,我们必须正确认识和全面把握。股份制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化大生产对资本社会化的客观要求,是资本市场化的必然结果。作为一种企业的财产组织形式,股份制本身不具有社会制度属性,既不能把它等同于私有制,也不能把它直接说成是公有制。资本主义广泛利用股份制实现资产所有权和企业经营权的分离,提高了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社会主义同样也可以这么做。如果要确定股份制的经济属性,则关键就看控股权掌握在谁的手中。控股权掌握在私人资本手中,它就具有资本主义经济性质,就可以成为资本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一个要素;控股权是社会主义公有企业掌握的,它就成了公有制经济的一种实现形式,就是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4.
一、新形势下对个体、私营经济发展地位的五点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包括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为补充,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不同经济成分还可以自愿实行多种形式的联合经营。所以,在加快经济发展提高我国整体综合国力的大目标下,我们首先应正确地认识和把握以下5个问题:(1)既要看到全民、集体公有制经济在加速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也要看到个体和私营经济在加速发展中的补充地位,国营、集体经济要加速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也应加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理论导报》2000,(9):43-43
1、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理论。在改革实践中,从提出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再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过探索,最后终于在理论上明确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承认社会主义经济是市场经济。无疑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最重要的贡献。2、所有制改革理论。所有制理论上的突破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从单一的公有制理论向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理论转变,形成了所有制结构理论;二是将所有制与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区分开来,形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理论。这对消除传统观念的束缚,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具有深远的意义。3、企业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16.
一、民营与私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民营不等于私营 ,民营化也不能等于私有化。现在国外部分学者把民营化等同于私有化 ,认为是同一概念 ,这是不对的。我们完全可以按照其内涵和外延的不同把二者区分得清清楚楚。私营经济是专指有雇佣劳动关系的经济成分 ,即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私营企业。而私有经济 ,则是非公有制经济 ,现实中它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三部分。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在这多种所有制经济中 ,自然包括了这些非公有制经济。但它前…  相似文献   

17.
《实践》2013,(9):42
是相对于公有制经济而产生的一个名词。它是我国现阶段除了公有制经济形式以外的所有经济结构形式。非公有制经济主要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个体经济,是由劳动者个人或家庭占有生产资料,从事个体劳动和经营的所有制形式。它是以劳动者自己劳动为基础,劳动成果直接归劳动者所有和支配。他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种重要的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以生产资料私有和雇用劳动为基础,以取得利润为目的的所有制形式。它也是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区别,首先集中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区别。因此,妄图改变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方向的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人物,便自然而然地把斗争的锋芒首先集中在否定社会主义公有制,鼓吹私有化上。现在,让我们来剖析一下私有化鼓吹者的一些所谓“理论根据”。“公有制束缚人们的工作积极性,私有化能够实现高效率。”这是私有化论者的一条最主  相似文献   

19.
高贤峰 《党史博采》2005,(3):150-154
中国私营企业主的政治参与,是一个全新的课题.因为,自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私营经济在中国就失去了合法的政治地位;经济形态上,虽然没有完全消失,但是,只能转到地下,在体制外苟延残喘.而随着改革由农村到城市、由经济到政治的推进,私营经济不断壮大,私营企业主阶层逐步形成,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问题便提上了议事日程.……  相似文献   

20.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1992年以前我国理论界多数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同义语,为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所共有,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间存在着根本区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市场经济,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础立在私有制基之上的放自任流的或者是国家垄断的市场经济。在这里重要的是定语: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