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井冈山和中央苏区斗争时期,毛泽东经历了他革命生涯中的“三落三起”——“开除党籍”、落选前委书记、被排挤出红军领导岗位。面对人生的挫折,毛泽东以其宽阔的胸襟和高超的领导艺术,化解磨难、锻炼才干、陶冶情操、砥砺意志,成就了中国革命胜利的大业。  相似文献   

2.
1932年4月20日,毛泽东率领红军攻克漳州,取得大胜。漳州战役是赣州战役失败后毛泽东、周恩来共同决策转败为胜的胜利之役。红军入漳开创了我军攻占城市、践行人民军队宗旨的范例。漳州大捷不失为中央苏区发展巩固走向鼎盛的开局之战。  相似文献   

3.
周恩来进入中央苏区后与毛泽东的关系究竟如何?一个时期曾成为中外研究者议论的中心话题。似乎首先是叛徒龚楚在他的《我与红军》的回忆录中捏造了一则谣言,说周恩来到中央苏区是衔“左”倾中央之命去“清算与斗争”毛泽东的,港台一些作者乃竞相援  相似文献   

4.
张旭霞 《工会论坛》2001,7(5):54-56
中国工农红军工人师是我党军事史和工人运动史上第一支以“工人”命名的正规武装。为发挥工人阶级在中央苏区的领导作用 ,加强红军中的工人阶级骨干力量 ,增强战斗力 ,抵御蒋介石的第五次围剿 ,1933年 8月 1日红军工人师在瑞金成立 ,肩负着保卫红色首都瑞金的任务 ,故又称中央警卫师 ,在战争中表现了很强的战斗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中央军委将工人师编号取消 ,人员充实到各部队中。  相似文献   

5.
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国际指导中国革命的方针是以城市为中心。城市工人运动屡屡受挫,毛泽东等创建的赣南、闽西根据地及其他根据地蓬勃发展,促使共产国际改变指导中国革命的战略方针,开始以加强红军和根据地建设为中心。毛泽东在中央苏区第一至三次反“围剿”战争中表现的卓越才能得到了共产国际的肯定,被认为是“有声望的领袖”。在毛泽东坚持正确主张而被“左”倾教条主义者指责为“右倾机会主义”时,共产国际进行了干预,要他们以同志式的态度对待毛泽东,同他密切合作。因此,毛泽东在中共六届五中全会上由四中全会时的政治局候补委员当选为政治局委员,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继续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尽管这时毛泽东没有实际权力,但他在中央苏区的地位和威望仍然存在。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他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注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始终注重用通俗的革命理论教育武装群众,从而达到“唤起工农千百万”的革命效果。80多年前,他在中央苏区领导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取得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非凡成效。几百万苏区干群实实在在感受到了党、苏维埃政府与红军的先进性,感受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先进性。广大革命群众在马克思主义武装下,积极投身伟大的革命事业,用鲜血与生命铸造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巍巍丰碑。本文系统回顾了中央苏区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历程,分析了毛泽东同志在领导中央苏区加强机构建设、建立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化平台,在加强队伍建设、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传播主体的大众化,在强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传播效果、贯彻通俗化与艺术化的方针等方面采取的具体对策与措施,以及这些对策措施取得的历史成效。毛泽东在推进理论大众化方面留下的极为宝贵思想、对策措施等构成了当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丰厚经验,对于我们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与历史启迪。  相似文献   

7.
原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杨成武,1991年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忆红军攻打漳州的经过.提到在打下漳州之后,红军一军团政委聂荣臻.是乘飞机从漳州飞回中央苏区首府瑞金汇报战况的。当时杨成武还对他说:“你怎么冒冒失失的,也不知道那个飞行员技术可靠不可靠就飞回去了?”  相似文献   

8.
项英在中央苏区担任领导(特别是军委领导)期间做了许多军事方面的工作,如建立军委总政治部、成立红军战史编辑委员会、积极开展扩红运动、确立"八一"建军节、参与领导红军的第五次反"围剿"、领导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他对人民军队的建设,对苏区武装斗争的开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尽管项英受"左"的影响,在军事领导方面出现过失误,但他仍是中央苏区时期作出较大军事贡献的重要领导人。  相似文献   

9.
中央苏区的军事斗争,是在共产国际及其驻华代表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它们关于军事问题的建议有许多是正确的,推动了苏区军事斗争的发展,但也有些并不符合实际,严重干扰了苏区的军事行动。它们反对毛泽东的战略策略并撤销了毛泽东的红军领导职务,同时又不得不接受毛泽东的战法并力求搞好同毛泽东的关系。共产国际派李德任中共军事顾问,在中央苏区掌控军事指挥大权。李德对"福建事变"的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其错误的军事战略与军事指挥,又是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主要原因。李德的错误在遵义会议上受到严厉批判和彻底清算。  相似文献   

10.
中央苏区开展的查田运动,是在王明"左"倾错误占据中共中央领导地位的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是全面否定毛泽东正确土地路线、贯彻"左"倾土地政策的产物。毛泽东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顾全大局,相忍为党,直接领导了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在查田运动中,他力求把运动引向健康的方向,把"左"倾错误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通过领导查田运动的实践,为以后正确开展土地革命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1.
在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中,彭德怀多次参加红一方面军总前委的重要会议,参与对红军行动方向的讨论和决策,既在会上旗帜鲜明地支持毛泽东确立"诱敌深入、运动歼敌"的正确决策,又在实践中以实际行动坚决执行总前委的战略方针,同主张"一、三军团分离"的错误倾向和分裂红军的阴谋活动进行坚决斗争,维护了红军的团结,为取得第一次反"围剿"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共产国际对中央苏区的第一、二次反"围剿"战争,提出过较为符合实际的指导意见;对于第三、四次反"围剿"战争则基本没有干预。第四次反"围剿"后,共产国际远东局为中央苏区红军制定"分离作战"计划,对红军第五次反"围剿"战争的准备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第五次反"围剿"初期,共产国际远东局为中央苏区红军由被动变主动谋划了重要一招,但对"福建事变"处置失当,而又力促红军与粤军陈济棠部开展停战谈判。共产国际执委会政治书记处和共产国际远东局在指导中央苏区红军反"围剿"时,存在不同的原则意见,加上中共"左"倾领导者无视中央苏区红军在以往历次反"围剿"战争中的成功经验,教条主义地贯彻执行共产国际指示,最终导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相似文献   

13.
1930年秋至1931年9月,在毛泽东与朱德的指挥下,红一方面军连续取得了中央苏区三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在三次反"围剿"战争中,毛泽东正确判断形势和敌我态势,确立了诱敌深入的战略方针;主张认真做好反"围剿"的政治动员等准备工作;积极在运动中寻找战机,化劣势为优势;抓住反"围剿"胜利后的机遇,巩固和发展苏区。毛泽东反"围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军事思想与中国红军的革命战争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为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期,毛泽东主要致力于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军事“围剿”,没有直接参与筹备工作,但是,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毛泽东为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以至民生建设和政府机关作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的创造性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5.
井冈山斗争时期红军的兵员来自多种渠道,但到后期主要兵员补充来自国民党士兵。其原因在于:井冈山地区人口稀少,无法更多补充兵员;土地政策不完善,群众参加红军的积极性受影响;红军的俘虏政策好,许多被俘国民党士兵留下来。在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下,采取了三个方面的措施对国民党的俘虏兵进行改造,即不断加强政治教育与训练、实行军内民主、执行铁的纪律,最终起到了明显的成效,并为后来加强红军及解放军建设总结了很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16.
中央苏区红军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的胜利,是中国工农红军战争史上的奇观,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红军统帅的杰作。前三次是毛、朱指挥的,第四次是周、朱指挥的。纵观这四次反“围剿”战争的全过程,研究其胜利的深层原因及基本经验,人们可以清晰地感悟到个中的真谛:红军反“围剿”胜利的秘诀,就在于红军统帅们驾驭战争的非凡韬略和英明决策。  相似文献   

17.
关于毛泽东在党内领导地位的确立,传统观点认为: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近年来又有一些学者对此进行了具体阐述。有学者认为“毛泽东在红军中的领导地位由确立而巩固,经会理会议最终得到完全巩固”①;也有学者认为,长征途中成立“新三人团”,标志着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正式确立。②但笔者认为遵义会议只是使毛泽东进入了中央领导核心,使其获得了党和红军最高领导的参与权而非最高领导权。既不能把会理会议看作毛泽东在红军的领导地位“最终完全得到巩固”的标志,更不能把新三人团的成立视为毛泽东在党…  相似文献   

18.
中央苏区反“围剿”时期是毛泽东一生中的重要阶段,这期间,他的军事战略思想、政权建设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他个人也经历了艰苦的磨难。他纵横捭阖,出奇制胜,彰显其杰出的军事才能;他发展苏区经济,加强苏区政权建设,彰显其卓越的治国才能;他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彰显其超凡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9.
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与人民战争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红军之所以确定"诱敌深入"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战略方针,其主要目的就是要战略退却到根据地内腹心地域,依靠根据地内有利的人民和地理条件来改变敌强我弱的对比,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实行人民战争,最终打败敌人的"围剿"。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战役的胜利就是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胜利。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为了满足严酷的革命战争需要,在中央苏区时期进行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方面的动员,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较大压力。为了减少群众的压力和损失,苏区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动员补偿问题,在经济、政策、税收等方面对革命动员进行了力所能及的补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