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事权利是权利中的基础性权利,私力救济是权利救济中的原始性的与源泉性的救济形式.本文分析了私力救济的原因,包含救济成本原因、公权力正当性原因等,最后讨论了私力救济的类型及法律规制.  相似文献   

2.
冉思东 《现代法学》2007,29(2):18-23
民事诉权作为私权的公力救济路径集中展现了宪法的永恒命题,它涉入私权空间范围及其程度折射出私力救济与公力救济之间的辩证博弈;民事诉权介入私权空间的正当性源于私力救济的有限性和公力救济的有效性;民事诉权介入私权空间的程度决定于私力救济的有效性和公力救济的有限性;在宪法框架内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达致和谐的配比。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私力救济的角度分析了微软黑屏事件。文中认为微软黑屏的行为是一种技术措施,属于私力救济。但其不具有正当性,应当承担责任,但是我国目前对私力救济尚属理论探讨阶段,所以无法给出具体惩罚措施,体现出我国对私力救济规定的缺憾。  相似文献   

4.
卫学芝 《山东审判》2007,23(4):87-90
劳动权的救济包括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公力救济包括司法救济和行政救济,其中,司法救济又包括民事司法救济、刑事司法救济和行政诉讼救济;行政救济主要指劳动行政部门的劳动监察救济.私力救济主要指劳动权的自卫制度、自助制度、协商制度以及调解制度等.我国的劳动权的公力救济存在救济不及时、力度太小、成本太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从立法、执法和司法角度加以完善.另外,我国的劳动立法尚未规定劳动权的私力救济制度,其适用范围和方式还需要法律加以规定.  相似文献   

5.
从权利存在的多种形态入手,界定了权利和法定权利的关系,从而预示了私力救济的权利属性--应有权利;然后,对救济之"力"进行辨析,认为公力救济和私力救济的区别在于所依托的权利与权力的差异,因此,救济权是从最初的一种私人的权利在国家出现后演化为一种国家权力与私人权利的并存体.因此,现代社会的救济权,国家和私人分享、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并存就成为一种必然.  相似文献   

6.
合法的私力救济是解决行政性纠纷的一种有效途径,也是普通公力救济制度的必要补充.行政和解、非官方调解与半官方的第三方调查,以及忍受、回避等私力救济方式,不但可以促成部分行政性纠纷的顺利解决,同时还具有公力救济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当然,与公力救济相比私力救济也存在诸多局限性,因此对作为行政性纠纷解决之道的私力救济,需要从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私力救济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徐昕 《中国法学》2003,31(6):66-77
本文运用经济分析等跨学科方法 ,从成本、收益、效率、机制、功能等角度对私力救济和公力救济进行系统、全面、深入的比较 ,解释了为什么私力救济 ,提出私力救济行动内含着一种经济逻辑。从私力救济角度切入 ,结合一个民间收债案例 ,本文论及司法和法治的基本问题 ,展现了司法的弊端和改革的紧迫性 ,并指出一些可能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私力救济的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昕 《河北法学》2007,25(7):11-20
私力救济作为一种重要的纠纷解决机制日益受到学界关注.私力救济的研究首先有必要厘清其性质.私力救济,既可定位于一种私人自行处理冲突的纠纷解决机制,当事人通过私人力量维权的权利救济机制,也是一种私人以威慑和制约为核心、高度分散、私人执法的社会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9.
李彦生 《时代法学》2010,8(6):65-73
公力救济的严格程序法定限制了私权保护,其所依据的法律的正当性决定了人们对私力救济的选择。法理上,法律本身的局限性,使公力救济无法提供正当的评判依据;法律实践上,实体法提供的评判标准不正当:适用法律不当,赔偿制度及赔偿标准的制定失当、缺乏客观公正的特别证明,致使人们抛弃公力救济。  相似文献   

10.
我国犯罪被害人救济方式有公力救济与私力救济,并由公力救济占主导地位。但是公力救济效率低、周期长等弊端较明显,在多元化争端解决模式的现代社会,私力救济不同程度得到了拓展并实际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对我国犯罪被害人私力救济探析,对私力救济进行粗浅的探讨,力求整体上能更好理解犯罪被害人私力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