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主化浪潮已是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经验视角下不同国家之间协调或不协调的发展突出地显示出民主制度与公民之间关系的重要性,民主制度建设对公民具有现实的价值与意义。我国的民主制度建设正处于不断发展与完善中,两千多年的封建政治文化结构、传统政治价值观念一直影响着我们国家的公民直到今天,如何培养与民主制度协调发展的现代公民,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美国高校通过推行通识教育以促进国家的公民教育,其合理性在于通识教育与公民教育具有目标一致性、路径共通性。美国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提升路径如下:合理改革通识教育内容,突出公民教育的时代性;培养优秀通识教育队伍,提升公民教育的高效性;注重提升通识教育认同,落实公民教育的实践性。美国通识教育的公民教育功能对我国通识教育发展的启示在于:树立合理目标,为通识教育的实施指明正确方向;明确课程定位,注重课程内容思想性与趣味性的统一;优化课程结构,坚持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6,(1)
法制教育是普及公民法律知识、培养个人法律观念的主要途径。国家通过法制教育让每一个公民了解法律内容,培养公民规范的社会参与意识,帮助公民树立正确的法律信仰。法制教育对每一个公民都具有深刻的意义。大学生作为新一代重要群体,在法制教育上必须着重加强。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民参与的实质在于推进公民的公共参与,公共参与必须以公共理性为前提,而公共理性需要加以培养。亚里士多德这一思想对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一定启示意义:公民参与意识的高低,直接关涉民主化的程度;公民参与的理性水平,关系到民主的效能;法治教育与公民教育是培养公共理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国家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核心的行为主体,国家建构是政治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国家理论着重于对国家自主性的讨论,其经历了相对自主性、国家自主性到嵌入式自主性的发展。对国家自主性加以考察,可以整合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核心内容,并提出一套复合式现代国家建构的观念,具体到我国包括国家职能的完善、国家能力的提高和公民社会的培养三方面。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是国家公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的公民教育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探讨城市社区在公民教育中的责任,分析城市社区在公民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加强城市社区的公民教育,对于提高公民素质,维护公民权益,推动城市民主政治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邱小玲 《学理论》2009,(8):119-121
一个国家公民素质的高低反映其民主与文明的程度高低,高素质的公民是推动民主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培养高素质的公民是重要的国策。公民素质的提高,一方面有赖于公民社会的制度建设,另一方面有赖于各级各类学校具体的公民教育的实施。我国学校公民教育比较薄弱,不适应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发展,发展我国学校公民教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论公民社会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是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的第三域,随着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形式,以及国家的民主化改革,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一个讲道德、愿守法的公民社会。依法治国要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以德治国仅以国家权利自上而下地推行难以奏效,通过培育社区公民和社团成员的道德和价值观,由国家予以分层整合,则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杨自冲 《学理论》2013,(21):287-288,314
"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形成具有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思想道德法律素质。实现这一目标离不开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而实践教学模式的开展需要对其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否则难以发挥实践教学在课程中的功能和作用,所以文章主要针对现实问题讨论实践教学意义,包括:思想道德有法律素质内化与外化运行过程的需要;培养大学生公民意识的有效途径;实现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法国公民教育传达的精神,就是国家应该对基本的价值,特别是公共领域的价值传递担负起责任,家庭也应该培养孩子们遵照特定的公共价值与规则。研究了法国公民教育的目标,包括小学、初中、高中教育目标,归纳和总结了法国公民教育所包含的主要内容,然后对其在开展公民教育时的教学课程模式的选择做出分析和简要评价,最终得出法国在公民教育领域所取得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2)
新时期加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是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祖国观、历史观、民族观的需要。当前要加强对大学生"五个认同"意识的培养,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要特征和当前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对于新时期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程的教学具有深刻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高校德育中探索公民教育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小鹿 《学理论》2011,(2):229-230
当前,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共同的关注点。公民教育理论与实践在西方国家已经趋于成熟,而在我国则相对滞后,在高校引入公民教育,既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当然,在我国还未开设公民课的情况下,需要从德育中探索公民教育的资源。  相似文献   

13.
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也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应有之意义,本文从社会主义国家生产力发展、法治建设、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三个方面阐述了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及意义。给如何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中如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奠定了思想基础、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公民是现代社会最基本的主体,公民意识是公民个体成为现代社会主体的重要标志.目前,我国农民公民意识还比较淡薄,亟需改善.立足我国社会实际,应当注重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完善政治体制、构建文化体系、贯彻依法治国、确认公民身份和营造国家公民意识氛围等途径增强农民的人格力量,培养其公民意识,使农民实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成为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促进乡村社会民主治理.  相似文献   

15.
公民参与表明了一种全新的公民责任、权利以及治理的观念。公民参与公共政策,对提高公共政策的质量进而实现其良好的施行效果具有实质性的作用和极其重要的功能,公民参与是公共政策的基石。公民社会是国家和家庭之间的一个中介性的社团领域,是公民参与的载体。公民性是公民参与的内在支持和保证。伴随国家民主化改革的进程,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有一个讲道德、守法律的公民社会。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  相似文献   

16.
王颖 《学理论》2013,(11):311-312
高职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群体,加强对高职院校学生的公民意识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独立的主体意识以及权力意识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公民意识普遍缺失,学校应积极开展公民意识教育,主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要载体,使教学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做到以德育人、以法育人。将公民意识纳入到学校德育教育的工作中。  相似文献   

17.
杨凡 《党政论坛》2013,(8):26-27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无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基本都会向未成年公民开设类似国民教育的课程,目的都是使得学生在既有体制下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在很多国家,这种教育是贯穿在各相关科目中的,如历史、地理、哲学,而有些国家则是把它单独列为一门课程。在法国,承担这项职责的是中学里的“哲学”课程。  相似文献   

18.
《行政论坛》2015,(6):19-23
发展中国式公民文化建设,需要"五位"一体的、多元的治理意识,在行动中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制度、民主文化、公民社会和生态意识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因此,必须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公民文化建设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为公民文化的建设提供制度的保障;大力开展各项公民教育活动,为公民文化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培育发展"第三部门",为公民文化的开展奠定和谐社会环境;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文明观,自觉地参与到生态保护中去从而提升公民生态意识。以此,充分利用各个方面的有利条件,从而提升中国公民文化素质和促进人格现代化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公民政治权利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讨论了有关公民政治权利的两个相关而基本的问题。首先,本文将公民政治权利定义为:公民参与并影响政治生活从而得以在社会的政治生活领域实现人的内在需要的权利。并指出完整的公民政治权利由公共事务决定权、担任国家公职权、对国家权力的制约权、联合行动权和知政权五个部分有机构成,阐明了公民政治权利是什么。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公民政治权利两方面的存在根据:既是人民主权的表现形式和民主政治的具体设计,因而作为手段而存在;也是人实现个体的内在需要的逻辑内涵,因而作为目的与价值,具有独立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被选举权是标志和象征人民作为"主权者"的地位和身份之基本权利。公民依法主动竞争公共职位是被选举权作为民主权利的内在要求,也是市场经济需要竞争性政治的折射。被选举权的激活对于选拔政治人才,强化权力受托人的责任意识,推动公民参与,促进权力可持续发展,培养公民人格等具有特殊意义。规范被选举权的运作,需要建立和完善权力角逐的平等竞争规则、筛选过滤机制、对当选者的监督制约机制以及纠纷化解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