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在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大背景下,陕西高等教育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现实问题。面对新机遇和新挑战,陕西高等教育应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三个共同体"和"五通"理念为依据,分层次多样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开展全方位交流合作和双向互动,提升陕西各级各类高校国际化办学水平,推动陕西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2.
盛昌黎 《民主》2010,(6):6-8
<正>目前,我国己形成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四大类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这一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然而它在结构功能上还远远不能适应提高国民素质的需要。这种不适应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3.
于安龙 《理论导刊》2016,(8):100-103
"慕课"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自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但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提供了机遇。为实现转"危"为"机",我们要善于吸取"慕课"教学的优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精品课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慕课"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5,(29)
我国一些高校通过各有特色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但这些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作为我国人才强国战略中的一部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应坚持"整体开发""以用为本""创新机制"等原则,依托"人才计划",以教育为主要途径。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个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重视和加强拔尖创新人才的早期培养;其次,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要重点解决好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社会之间的有效衔接问题;再次,应以研究生教育特别是博士生教育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5.
现有关于留守经历对教育地位获得的研究主要有亲子教育"缺失效应"和家庭收入提高"改善效应"两种观点。在此基础上,增加"城乡效应"和"留守阶段效应"构建一个综合分析框架,利用2018年"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展开探讨。研究发现,"城乡效应"和"留守阶段效应"作用于高等教育地位获得,留守经历对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影响存在城乡差异,留守发生阶段越晚,越不利于高等教育学历层次的提升。基于高校层次的稳健性检验得出相同的结论。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揭示家庭背景对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对缓和并改善留守经历的不利影响有借鉴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慕课"的兴起已经成为当前高等教育界不可阻挡的潮流,这自然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一定的影响和冲击,但也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提供了机遇。为实现转"危"为"机",我们要善于吸取"慕课"教学的优点,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积极打造思想政治教育"慕课"精品课程,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慕课"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3月,天津市委制定出台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天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实施意见》,该意见要在本市实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体化"育人综合改革、"课程思政"创新改革和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131"项目。作为天津市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音乐艺术院校,如何贯彻落实好新时代天津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的新要求,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创新是笔者研究的出发点。一、音乐艺术院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现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高等教育经过扩招以来的跨越式发展,已经历史性地步入了大众教育阶段。目前我国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人数已超过两千万,成就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由于种种原因,近几年,学生状告母校,师生对簿公堂的现象日益增加。科学、合理地界定公立高校在不同类型纠纷中的法律地位和责权利,完善教育自身的救济体系,应该是高校摆脱尴尬"被告"角色的最为理性和经济的选择,也是现代法治理念下高校厉行法治,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黄俊毅  陈相光 《学理论》2012,(19):270-271
高校奖助政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具备了理想信念教育、自立自强精神教育、感恩与责任教育和生命意识与价值教育等功能。我国高校在贯彻、落实各类奖助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侧重"扶贫",轻视"扶志",注重经济资助,弱化思想育人的现象。做好奖助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宣传、评审和管理教育等环节,对借助高校奖助政策来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正>在2018年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指出,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如今是终身教育时代。所谓终身教育,是指个体一生所受各级各类教育的总和,其中不仅仅包含学校教育,如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也包含学校以外人们  相似文献   

11.
王立杰  刘洁 《学理论》2015,(2):163-164
随着天津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留学生选择来津学习,在天津留学生教育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我们如何利用自身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教育品牌,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从天津市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从课程设置、留学生管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政府的政策支撑等几个方面,分析天津市留学生教育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党的建设在城乡结合部城市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提升城乡结合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是应对城乡结合部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需要,是实现城乡结合部党建向城市社区党建过渡的需要,是改进城乡结合部党组织自身建设的需要。当前,应积极探索城乡结合部党的建设规律,通过推进城乡结合部党建理论创新、完善城乡结合部党建工作制度、创新城乡结合部党建方法,不断提升城乡结合部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城乡结合部同时存在公路和城市道路,论文阐述了城乡结合部的概念和范围,分析了城乡结合部道路特征,提出了城乡结合部道路管理措施,以嘉兴市为例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推进高等教育公平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协同努力.政府应把促进教育公平作为制定公共政策的目标之一,建立以公平为导向的法律法规体系,均衡配置初、中等教育阶段的资源,政府和社会各界一同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对弱势群体进行"中学后教育的早期干预",切实提供积极的就业帮助,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和终身教育体系;高校对弱势群体应采取倾斜的高考录取政策,不断完善贫困生资助体系,采取宽松的学籍管理制度.通过这一系列措施,增进高等教育公平,改善弱势群体高等教育的不利状况.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5,(35)
探讨残疾人基础教育、高等教育与就业三者无法畅通流动的社会原因。在社会分层与流动的视角下,社会缺乏为接受基础教育后的残疾学生提供进一步实现高等教育的平台,造成残疾学生无法获得较高文化水平和熟练掌握各种职业技能,造就了就业领域的"瓶颈路口";而教育贫困则直接针对残疾人教育水平匮乏的社会原因,认为"标签理论"对残疾群体的污名化是问题的重点,进而呈现残疾人教育贫困的社会逻辑。  相似文献   

16.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天津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任务,逐年加大了新城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的投入。在分析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天津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对天津市城乡统筹发展水平的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对天津市12个区县(不包括中心市内六区)的城乡统筹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天津市城乡统筹发展显现出聚集态势,并且存在远离市中心较远的区县城乡统筹发展进程缓慢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作出重要指示,在北京主持召开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关于创新发展、发展实体经济、生态环境建设、高校建设发展、社区治理、城市规划建设等六个方面重要要求。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要求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天津实施的重要指针,是对天津"三个着力"要求的延展和深化,为天津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  相似文献   

18.
城乡结合部的混乱局面,原因不仅在于城乡二元体制下城乡间的深层矛盾以及流动人口、违章建筑等,还在于现行城乡结合部管理体制不够健全和完善。加强城乡结合部管理,需要在区域上变二元交叉为一元兼顾,在乡镇、街道体制上变大而弱为小而强,同时还应取消城乡结合部乡镇经济发展方面的高指标、高任务以及村集体的公共管理职能,重建社区管理和服务机构。  相似文献   

19.
随着改革的深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数量持续增加。据测算,目前进城打工的农民约在8000万人以上。许多民工在城乡结合部安身、生儿育女,形成了介于市民与农民之间的一个特殊群体。毫无疑问,他们的子女理应受到正规的基础教育。但是,由于城乡分割的体制,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在接受义务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结合部成为矛盾、冲突最为集中的区域。对城乡结合部经济、人口等方面特征的分析表明,城乡结合部在城乡体系中具有区别于乡村和城市的独特地位和功能,它所面临的问题也具有独特性;城乡结合部的未来不是转变为中心城市,而是日益成为具有现代性和城镇化特征的独立的第三空间,因此,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城乡结合部的独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