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滕丽 《理论探索》2006,(3):141-143
肇端于封建社会“特权”的知识产权,作为“制度文明的典范”,对于激发人类发明创造的潜力,推动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知识产权制度首先并且最终是一种法律制度,知识产权制度的发展变化同时折射出知识产权制度的法律属性,这些属性就其本质而言,即是正当性、均衡性和激励性。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文化传承和文化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不断奋进的真实写照。大学生作为文化传播的有力载体,在文化发展和文化繁荣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对红色文化的探究中,我们可以发现红色文化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形式多样性等多种特点。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对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从个人休闲与红色教育相结合;红色文化教育进社团和构建网络发展平台这三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刘冬妮 《学理论》2012,(30):124-126
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具有差异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翻译是文化的媒人,起着不同文化交流的中介作用,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桥梁作用"。面对不同文化差异,面对事实上存在的矛盾,翻译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如何对待不同的文化。从不同民族的文化和翻译的关系入手,通过分析文化对翻译的影响以及翻译对文化的反作用,意在强调翻译上的语言问题往往与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我们在研究翻译问  相似文献   

4.
现代传媒是二十世纪人类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从诞生开始即以一种巨大的穿透力,迅速扩展到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审美文化毫不例外也受到其深刻影响。现代传媒促进了审美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但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是消解审美文化的工具。因此,在审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正确利用当代传媒,克服其消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在他的一系列著述中提出并科学地阐明了对文化道德遗产批判继承的原则和方法。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吸收和继承历史上的文化道德遗产是有重要意义的。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原则和方法人类历史上的文化道德遗产是由不同历史时代的人们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创造的。它总是包含着精华和糟粕两个方面,并且这两个方面又是相互渗透的。要继承历史上的文化道德遗产,就必须对文化道德遗产下一番分析和筛选的功夫,区分出精华与糟粕, 毛泽东在谈到文化问题时指出:“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清理古代文化的发展过程,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是发展民族新文化提高民族自信心的必要条件;但是决不能无批判地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6.
包彦征 《学理论》2011,(25):12-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思想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土壤中,产生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实践中,由中国人民大众创造的文化,其发展经历了一个探索、提出、形成、发展和完善的历史过程,并成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对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在毛泽东文化观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受当时所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局限,使毛泽东文化观中也存在着一些失误和缺陷.在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它对于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建设虽然不具有指导作用,但它成为我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过程中进一步探索的重要领域,可以使我们少走弯路,扬长避短,从而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对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8.
路径依赖与区域产业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径依赖的作用贯穿于区域产业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其正面和负面效应同时存在,而如何充分利用其正面效应、规避其负面效应具有重要意义。国家的宏观调控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路径依赖的不足。  相似文献   

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在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凝练的民族文化,是经受了实践多次检验的优秀文化,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鲜明内涵和哲学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6,(3)
董仲舒作为汉代儒家的代表人物,他构筑了一套在封建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观念,这一传统核心价值观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通过研究董仲舒"三纲五常"伦理观的内涵及其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阐明对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汲取其精华,挖掘其在当代社会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中国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具有传入传播的作用机制和生成发展的作用机制。传统文化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作用机制研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全球化是世界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相互交流与合作不断增加、相互依赖性不断增强的历史过程。而文化全球化亦是大势所趋。一国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它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另外一个民族的特征,亦是一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基。全球化进程将加快我国民族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中国要在保持民族文化相对独立性的前提下,推动文化更新和融合。因此,在提升文化的世界性的同时确保其民族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贺一红 《学理论》2012,(19):291-292
校园文化具有规范行为方式、引导价值观念、传承文化成果和促进高等教育发展等重要功能和作用。大学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具有较高的文化层次,是承载和弘扬校园文化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因而加强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与管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进一步推动高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已成为高校在"十二五"期间深化教育改革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14.
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的过程,青年也是这样。在封建社会,由于从儿童向成人过程仍很简单,甚至都没有青年这个概念而只有少年一词。青年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社会现象、社会问题,它的发生发展不过是产业革命以来这一两百年的事情,但它是人类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的现象。因此,研究青年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看出当代青年变化的来龙去脉,看出这种变化在人类发展史上的地位。十分有趣的是,中国青年的发生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的青年相比,有其特殊性。从比较研究的角度考虑中国青年发生发展的特殊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6,(6)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良好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消极的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具有阻碍作用,所以企业要创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新闻宣传工作对树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软实力,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简述新闻宣传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论述如何利用新闻宣传推动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等学校的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具有潜移默化的功能.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在发挥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应采取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徐彬  刘晨光 《学理论》2012,(22):58-59
廉洁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要载体,在反腐倡廉建设全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企业廉洁文化建设,对于提高全员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企业良好风气的形成与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理论》2017,(5)
进入20世纪,近代的理性主义陷于困境,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问题。因此,文化哲学在这种背景下取得了巨大发展。休谟在这一哲学转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从哲学的本体主义和哲学的思维方式两方面对近代西方哲学提出了挑战。文化哲学继承了人文主义学派以文化就是"人化"为立足点,剖析文化哲学具有特有的属人性、价值主义和理性主义融合、批判性与超越性并存的三大特点,并从文化哲学在其产生发展过程、研究范式和社会功能三个方面与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相联系,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本质上就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9.
苏州文化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与其他许多地方的区域文化相比,具有更加鲜明的个性,其内在的人文精神也很有特色,在吴文化乃至整个中华文化中独树一帜、颇有影响。吴文化作为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一员,对苏州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过重要的历史贡献。今天,在苏州以建设三区三城为目标引领,实现高水平全面小康,达成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刻,以文化贡献于经济社会发展之作用机制的视角来研究这一课题,无疑对探索苏州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社会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根本性转变过程中 ,企业文化作为管理领域一种新理论备受人们的关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下面 ,笔者根据公路部门的特点及现状 ,就加强公路文化建设作肤浅地探析。公路文化是指在公路行业的发展过程中 ,由广大职工创造并逐步形成的能够推动公路行业发展壮大的特有的意识形态的总和。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 ,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它渊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 ,又植根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