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美贸易中的知识产权争端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崔鑫生 《知识产权》2008,18(3):86-89
随着中美贸易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遭遇到的美国知识产权纠纷越来越多,涉及范围越来越广,主要面临的是TRIPs协议、301条款和337条款中所涉及的诉讼.这不但给我国企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还威胁到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美国在WTO中针对中国发起的知识产权诉讼情况及经历的301务款和337条款诉讼情况需予以重视,从而确立长期目标和措施,同时我国的政府、行业协会和企业应当密切合作,在理论和实践等各方面提高应诉能力.  相似文献   

2.
美国关税法"337条款"是针对进口贸易中的不公平竞争,保护美国知识产权所有人的权益不受进口涉嫌侵权产品侵害的知识产权保护条款。近几年来,知识产权已经成为中美贸易争端的主要问题之一,2007年6月5日,美国方面就中国知识产权问题首次正式起诉到WTO法庭。本文借以这一事件,针对美国"337条款"对我国企业的影响、对我国实施"337条款"的原因,阐述我国企业如何应对"337条款"。  相似文献   

3.
陶短房 《政府法制》2014,(24):41-41
今年的4月26日是第14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正巧中国中兴通讯在美国“337调查”中胜诉,这也是中兴在近几个月来赢得的第三次终裁胜诉。此间,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称,中美间知识产权纠纷日趋增多,中国已成为美国“337调查”的主要对象国和最大受害国。  相似文献   

4.
337调查是依据<美国关税法(1988)>第337条款,对侵犯美国境内知识产权的产品进口和销售加以禁止的贸易保护措施.至今美国对中国发起337调查已有39起,并有继续增加的趋势.337调查具有应诉时间短、律师费用高、调查内容专业等特点,对出口国的影响明显,已经成为中美贸易发展的新障碍.我国应该采取积极主动的措施,有效防范和消除337调查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以促进中美贸易的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5.
刘江平 《中国律师》2006,(10):41-42
中国加入WTO以来,国内产品大量地进入全球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不少产品进入了美国市场,同时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知识产权问题。随着中国日益成为全球制造中心以及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可以想见,某些进口国依靠知识产权问题也来设置市场“门槛”障碍的现象也会日益增多。媒体在报道中美贸易时经常提到“337条款”,但是,有专家认为,中国还只是刚刚开始意识到美国贸易法“337条款”的重要性,“337条款”的厉害程度可能超出我们的想象。究竟“337条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已成为337调查的主要对象。通过对部分中国涉案企业案例的针对性分析,帮助中国企业学习和了解337条款中有关知识产权的不正当贸易行为的定义、337调查针对下游产品救济的发展趋势以及违反ITC同意令行为的法律后果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7.
吴伟 《法制与经济》2008,(2):54-54,57
“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都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贸易工具,对其他贸易伙伴都构成重要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美国依“337条款”对中国进行的调查屡见不鲜。加强对其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美国频频对我发起337调查,337调查逐渐成为继反倾销、保障措施之后,美国遏制我国具有一定出口潜力,特别是技术密集型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对美出口的重要手段。实践中,337调查主要针对进口产品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行为。无论是美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只要其在美国拥有知识产权,如果认为进口到美国的产品侵犯了其知识产权,可以向美国际贸易委员会提起337调查申请,要求其采取救济措施,排除侵权产品进入美国,并禁止侵权企业在美国境内从事侵权行为。本文通过具体案例,总结我国应对337调查的成功经验,研究其存在的不足和问题,提出了今后的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9.
燕子 《中国律师》2011,(7):40-40
美国市场是各国企业谋求更大发展的重要目标市场,随着越来越多“中国制造”产品进入美国市场以及中国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外公司纷纷开始借知识产权以遏制中国企业对美出口。其中。旨在打击进口产品知识产权侵权的美国337调查制度就成为了国外公司的重要武器。近年来,中国企业卷入美国337调查的案件急剧上升,涉案数量连续9年位居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10.
周兴芳 《知识产权》2006,16(5):56-59
继美国301条款之后,美国关税法337条款针对侵犯知识产权产品的永久排除令成为影响中国企业出口的又一严重壁垒。本文从SigmaTel与珠海炬力专利纠纷案出发,对美国337条款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经济脚步的加快,随着中国产品参与国际竞争,随着中国企业进入美国市场,越来越多的诉讼、经济纠纷开始与我国知名企业联系在一起。“337条款”和“337调查”逐渐进入国人的视线,成为国内主流媒体关注的焦点。337调查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节。所谓337调查是指美国针对进口贸易中不公平的竞争行为,主要是知识产权侵权,采取的一种措施。跟国内已经熟知的DVD企业专利费事件不同,337调查的后果并不像迫交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美国涉华“337调查”呈不断增加的趋势,中国已然成为其最大的受害国。面时美国的贸易大棒,中国企业应该了解“337条款”并做好充分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13.
自上世纪末以来,中美知识产权贸易争端从未停止。“入世”前,美国曾数次因中国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威胁对中国进行贸易报复。两国经贸关系一度曾十分紧张。“入世”后,中美贸易规模日益扩大,美国对华贸易逆差逐年增加,人们担心,两国知识产权贸易争端是否会重演?本文认为,美国因知识产权保护问题威胁对中国进行大规模贸易报复的可能性基本上不大;但却会将制裁、报复的目标指向中国的出口企业。掌握中美知识产权贸易摩擦的最新动向,有利于我们制定正确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宋华安 《法人》2009,(10):66-67
芯片“337调查”初裁获胜,是今年中国外贸出口屡遭碰壁阴影中的一丝曙光。但知识产权一直是中国企业外贸出口的短板,在337调查问题上还得处外小心,并提前做好有关准备  相似文献   

15.
郑荣昌 《江淮法治》2011,(16):16-17
持有中美两国律师执照的冉瑞雪是北京天达律师事务所律师、北京市律师协会WTO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美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委员会远东专利分会联席主席。 她是美国337调查中国法律服务市场的开拓人.代理337调查案件最多的中国律师之一.极少数作为主要代理律师列名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337调查案件法律文件上的中国律师.也是第一个被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认定为可以接触对方当事人商业秘密、从而能够实质代理337调查案件的中国律师。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2006年5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1次集体学习中强调:知识产权工作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知识产权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战略任务,正确处理激励科技创新和鼓励科技运用的关系、自主创新和引进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关系、保护知识产权和维护公众利益的关系、适应现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满足国家长远发展需要的关系,加强知识产权工作,完善知识产权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6年4月19日在参观中国保护知识产权成果展览时也特别强调:“保护知识产权就是尊重知识、鼓励创新、保护生产力。” 目前.我国在这方面的国际形势不容乐观。一方面,相关案件大幅增加。以美国“337调查”为例,其主要对象国已从日、韩转向中国,该调查成为继反倾销后“中国制造”对美出口的又一路障,索要专利费用和赔偿额动辄数以亿计.涉及范围从打火机、拉链扩大到生物制药、数码芯片等高科技产业。另一方面,知识产权成为部分跨国公司打压中国竞争对手、谋求更大利润的工具之一。目前,跨国公司每年发明专利申请量占中国发明专利总申请量的30%.密布的专利“陷阱”令许多中国企业深感棘手。此外,由于中国企业境外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数量较低,在知识产权问题上接连碰壁,其中商标抢注尤为突出。可以说,中国知识产权纠纷的高发期已提前到来。 有鉴于此.我刊特组织刊登一组以美国“337调查”案件为主题的文章,以期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更多的法律界、企业界人士关注我国的知识产权保护。  相似文献   

17.
欧歆 《法制与经济》2008,(12):109-110
本文从美国近几年频频对外使用“337调查”的原因入手,从不同角度探讨了美国在拥有知识产权的前提下不断援引所谓“337条款”对外国厂商进行指控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8.
小议美国关税法“337条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37条款"与"特别301条款"都是保护美国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利益的主要贸易工具,对其他贸易伙伴都构成重要威胁,尤其是近年来美国依"337条款"对中国进行的调查屡见不鲜。加强对其的研究,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实际价值。  相似文献   

19.
美国337条款赋予美国海关根据其国际贸易委员会(ITC)的决定,阻止被指控侵犯美国知识产权的外国产品入境,该条款被指假借知识产权保护之名行国际贸易保护之实,它是中国外贸商品出口面临的主要知识产权壁垒。随着长江经济带的确定、国家鼓励政策的倾斜,安徽经济发展势头迅猛,2009到2013年,安徽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专利量和质的增速均为全国前列,在此背景下,安徽外贸企业面临的以337条款为首的知识产权壁垒的挤压形势更为严峻。推而广之,我国外贸企业同样面临着挤压。故而,以外贸企业产品在美国的市场占有率和是否涉案为研究基础,探求适合我国外贸企业应对美国337调查之策略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20.
一、回顾 (一)2009年337案件的中国企业立案情况 在过去的10年中,很多企业逐渐意识到337调查审理便捷、迅速以及排除令法律威力强的两大特点,开始选择利用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以下简称“ITC”)作为其知识产权纠纷的裁判场所,这导致了337调查案件数量迅速增长.例如.2006年后337调查案件的数量几乎是2000年的两倍(见图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