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论苏区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论述了苏区精神的内涵、形成及其现实意义,并用"自主创新、无私奉献、坚持原则、勇敢拼搏"四句话十六个字对苏区精神作了概括。文章认为,最近举行的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自主创新"和"无私奉献"两方面,是对苏区精神的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2.
论苏区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区精神是由毛泽东、周恩来、朱德、方志敏等领导培育形成的一种伟大革命精神。其内涵博大精深,归纳起来就是"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艰苦奉献,廉洁奉公,争创第一"。其中最具中央苏区原创特色的是"求真务实、执政为民、廉洁自律、争创第一"。它是中国革命精神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井冈山精神在苏区时期的深化和发展,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在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创造和孕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苏区精神丰富的廉洁意蕴是中国革命胜利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期建设廉洁政治的重要借鉴。在新时期建设廉洁政治的历史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坚定理想信念,提振精神风貌,消除党员干部精神懈怠的危险;增强创新意识,提升能力水平,消除党员干部能力不足的危险;继承优良作风,践行群众路线,消除党员干部脱离群众的危险;强化宗旨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消除党员干部消极腐败的危险。  相似文献   

4.
"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这是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对苏区精神的概括。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质在中央苏区时期的集中体现。苏区精神不但为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形成提供了养分,也为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5.
2011年11月4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第一次明确使用了“苏区精神”的概念,概括了苏区精神的内涵,论述了其重要价值及重大现实意义。本文旨在解读、阐释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的精神实质,以期通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更好地保持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6.
苏区干部好作风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党在中央苏区时期的作风建设,阐释作风的内涵无疑是重点,但是,仅仅对苏区干部好作风这个建设成果做一般性的解释工作,还不足以发挥苏区作风的时代价值。要深入挖掘苏区作风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还需拓展研究思路,把研究的重点由内涵的解读转移到形成过程的追溯上来,只有把中央苏区时期的作风建设过程研究清楚,才能够对苏区干部好作风不仅做到"知其然"还做到"知其所以然",进而加深其理解,弘扬其精神。  相似文献   

7.
论苏区精神的深刻内涵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创建、发展和保卫苏区革命实践中培育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它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理念的早期探索,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尽管是70多年前铸就的,但它历久而弥新,仍具多维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苏区精神是指以中央革命根据地为主的整个苏区军民所具有的意识、思维和心理状态,以及在苏区创建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模范行动和精神面貌,它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苏区精神"的本质特征是:"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廉洁奉公",它突出表现为:1."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求真务实的思想路线;2."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勤政为民的优良作风;3."自带干粮去办公"——廉洁奉公的高尚品格。弘扬苏区精神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具有重大历史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
苏区时期,毛泽东立足苏区教育实践活动,科学总结教育实践经验,通过正确处理苏区教育与革命战争、根据地建设之间的关系,厘定苏区教育的新民主主义性质,确立造就文明幸福之人的教育宗旨,形成了关于教育地位、教育性质和教育宗旨等问题的论断。对教育思想中一系列带有根本性问题的成功探讨标志着苏区时期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央革命根据地是全国最大的一块根据地,在土地革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缔造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栋梁之才和优秀干部,铸就了伟大的苏区精神。其中,苏区干部好作风便是苏区精神的一个重要体现。“哎呀嘞,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首曾经传遍苏区的赣南山歌,是对苏区干部好作风的形象概括和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1.
井冈山精神、中央苏区精神都是中国革命精神链条中重要的一环,两种精神都具有原创意义,也具有源头意义,我们今天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目的就是要弘扬井冈山和中央苏区两个伟大的革命精神。而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就应充分肯定中国苏维埃运动这段革命历史,充分评价中央苏区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宁都作为中央苏区的主要县份之一,它曾经是赣南根据地的中心区域之一,是三次反"围剿"的红军主力集结地和主战场之一和中央苏区江西省的大本营,为中国革命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党史文化视阈中的遵义会议精神,从本质上讲,与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长征精神、西柏坡精神、红岩精神等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但它们又有各自不尽相同的特点。研究遵义会议精神,要深入了解遵义会议召开的历史背景、会议内容和会议的影响。遵义会议精神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遵义会议前后培育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独立自主、自我纠错、团结一致、一往无前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14.
考察和认定中央苏区区域范围,应遵循六个原则:一是应当涵盖中央苏区斗争历史全过程;二是应当涵盖中央苏区斗争各时期涉及的所有区域;三是应当依据当年党、政、军的隶属关系;四是应当区分全红县、苏区县、部分范围县和游击区县等不同层次;五是应当以现在县(区、市)行政区划为单位去认定;六是应当认定"苏区县"和"中央苏区县"的区别和交叉。依据上述六项原则,现可认定江西、福建、广东、湖南4省共有85个县(区、市)属于原中央苏区范围。  相似文献   

15.
中央苏区红军在赣江流域分为东、西两路军后,西路军改变了中央原定的战略方向和战略中心而形成新的战略行动,并非完全是“左”倾路线控制下的产物,由此对中央苏区和中国革命发展也产生了特殊的积极意义。西路军以西线战场的开辟配合了东路军的胜利进军,为中央苏区和邻近苏区准备新的反“围剿”战争创造了条件;在推进根据地发展中增强了中央苏区与湘赣苏区相互联系的战略力量,扩大了党和红军的政治影响;在整顿河西苏区肃反扩大化中挽救和凝聚了革命力量,增强了革命队伍的信心;在具体战争实践中形成了符合革命实际的战略基点和战略战术原则,成为中国革命道路探索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兴国调查〉前言》反映了他倡导调查研究、反对脱离实际的教条主义、官僚主义的求实精神。本文主要从三个问题上的分歧,谈谈毛泽东如何突破"城市中心"模式,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新模式的自主创新精神,是30年代最应该弘扬的苏区精神。  相似文献   

17.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前期,毛泽东主要致力于打破国民党对中央苏区的三次军事“围剿”,没有直接参与筹备工作,但是,1931年11月27日,毛泽东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主席后,毛泽东为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法制建设、经济建设、教育文化建设以至民生建设和政府机关作风建设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局部执政时期的创造性工作,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