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省四平市现有公证处8家,公证员67人.几年来,四平市司法局在认真贯彻<公证管理办法>、<公证管理条例>和不断探索、实施公证改革的基础上,以管理工程活动和"三争"活动为契机,以提高两个效益为中心,在全市公证系统全面推行政务公开,极大地促进了公证行业的发展,证源不断拓宽,办证数量连年递增,办证质量不断提高.在全省管理工程活动评比中,四平市公证工作位居全省第二名,实现了公证工作的整体升位.  相似文献   

2.
一、河北省"三农"公证工作的基本情况 农村公证是河北省公证工作的传统业务和优势领域.近年来,经过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广大公证人员的不懈努力,河北省农村公证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势头:从"三农"公证的总量看,五年来,全省共办理涉农公证300多万件,涉农公证领域不断拓展,办证种类超过百种,涉农公证占到全省办证量的一半;从服务层次看,已由主要办理土地承包合同公证发展到介入法律关系更加复杂、工作难度相对较大的农村重要事务,如民主决策、换届选举、计划生育、土地使用权流转、税费改革和金融信用秩序的构建等公证事项,工作方式也有了相应转变,逐步由单纯办证向证前组织协调、证后回访监督等复合型、一体化服务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公证》2014,(8):45-47
正《公证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省通过大力加强信息化、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优化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了公证工作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果的高度统一。近三年来,全省公证机构办证数、业务收费数持续增长,办证质量明显提升,有效投诉逐年下降,公证工作服务安徽崛起、维护和谐稳定的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彰显。一、以信息化建设为牵引,为公证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公证》杂志以"研究公证、指导公证、宣传公证"为办刊宗旨,以"让社会更了解公证、让公证更贴近社会"为办刊目的,已逐渐形成了"既有专业特点,又有全局意识;既有学术气息,又有文化品位"的办刊特色。《中国公证》杂志自创刊以来,紧紧围绕公证工作改革和发展的主题,大力探讨在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公证工作出现的新课题、新动态,从而为交流公证工作成果和提高公证理论与实务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一、抓诚信建设促规范 一是开展"诚信执业树形象"集中教育活动,加大对公证行业自律和规范的力度.2003年,我们在全市公证行业开展了"诚信执业树形象"集中教育活动,着力解决我市公证队伍在职业诚信和执业规范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实现行业的自律和规范.通过此次活动,认真查找我市公证队伍在执业思想、执业观念、执业行为、执业水平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着手进行了认真的整改,推出了<重庆市公证工作及服务质量反馈意见卡>,作为公证立卷归档的一项重要内容;编辑了<公证机构制度建设规范文本指要>作为公证处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完善内部管理的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建立了以职业操守、执业纪律、办证质量、群众投诉等情况为主要内容的公证处、公证员诚信档案,把它作为业绩考核、年检注册、评先创优和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诚信执业树形象"集中教育活动的开展,使我市公证队伍的思想面貌得到改观、执业行为得到规范、服务意识得到增强、公证质量得到提高、群众投诉明显减少、社会形象明显提升.去年,我们接到的群众投诉11起,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70.3%.  相似文献   

6.
公证体制的改革涉及人、财、物及办证等多项公证机构内部运行机制的重建.2002年4月司法部下发了<关于进行主办公证员负责制试点的通知>,从公证员履职的权责角度切入,勾勒了以处为本的公证办证机制,初步形成了中国公证制度的一个特色.  相似文献   

7.
一、适应公证工作发展,制定相应制度,为规范公证行为提供政策依据 为了适应公证工作发展,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2001年开始,我省陆续制定了一些符合我省情况的规章制度,主要为业务层面和管理层面两类. 在业务层面,我们制定了三个规范性文件:一是2001年制定了<公证员办证规范>,共包括180个公证事项,对每一类公证事项都写明了定义、法律依据、管辖、受理条件、审查的内容、出证的标准、公证书的格式及注意事项,便于公证员操作.二是制定了<吉林省公证卷宗制作及等级评定标准>,为公证质量检查及公证质量评定提供了依据.三是制定了<吉林省错假证认定标准及程序(试行)>,为处罚出具错假证的公证员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公证质量是公证工作的生命线,是公证公信力建设的核心要素。山东省始终把提高公证质量作为公证管理的永恒主题,不断强化教育、制度和监督等各项措施,标本兼治,多措并举,狠抓质量关键点控制和办证过程的全覆盖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近三年,在持续保持公证业务量两位数增长的情况下,杜绝了假证错证,大幅降低了瑕疵率,投诉上访明显减少。一、大力加强公证队伍素质建设,为全面提升公证质量提供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9.
为树立公证行业良好形象,提升公证公信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深入开展,增强民众的公证法律意识,中国公证协会于2010年8月<公证法>颁布五周年之际,组织全国公证行业围绕"8·28"<公证法>颁布日集中开展了一次公证宣传活动,各地方公证协会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基层公证机构和公证人员积极响应,活动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一、在办理未婚公证中遇到事实婚姻如何处理 2003年10月1日,国务院<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前.未婚公证是指公证机构证明当事人从未结过婚,处于未婚的婚姻状况的真实性活动.此后,依据<司法部关于暂时调整涉外婚姻未婚未再婚公证办证方式问题的通知>精神,未婚公证主要是办理未婚声明书公证.未婚声明书公证,是指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照程序对申请人签署未婚声明书行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予以证明的活动.从形式上看,未婚公证和未婚声明书公证做法不一样,但实际上证明的目的却是一样的,都是证明当事人未曾登记结婚这一客观事实.  相似文献   

11.
陈卓 《中国公证》2006,(6):17-18
“2006年是公证新一轮谋局开篇之年.”这是正在开展的浙江省公证岗位培训活动中,中国公证协会专家讲课专题的开篇之辞.由此,我们可以回想起在全国公证管理处长座谈会上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同志(时任律师公证工作指导司司长)的讲话(见《中国公证》杂志2006年第3期).他在讲话中指出:“……《公证法》,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证制度的基本框架,为今后我国公证事业的改革发展奠定了法制基础.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公证工作会议,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意义,它标志着我国公证事业新一轮谋局开篇工作正在展开,新一轮公证服务、改革、建设和发展的工作已经启动.” 2006年4月3日,司法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全国公证岗位培训活动进行动员部署。4月5日.浙江省司法厅便及时下发了《全省公证岗位培训活动实施方案》,成为全国开展公证岗位培训最早的省份。  相似文献   

12.
于新亮 《中国公证》2005,(11):48-49
公证作为一项预防诉讼、减少纠纷的司法证明制度,以真实、合法为办证原则,即只能对同时具有真实性、合法性的事项进行公证,已经出台的<公证法>对此也有明确规定.但以目前公证在社会诚信体系中的地位、公证行业信息化和网络化建设水平、公证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及职权等,很难保证有些公证业务的完全真实、合法.  相似文献   

13.
城市房屋拆迁是社会的热点问题,国务院2001年发布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和建设部2004年发布实施的<城市房屋拆迁行政裁决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为拆迁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规依据.<条例>、<规程>要求某些事项必须公证,包括拆迁房屋主管部门代管的<房屋拆迁安置补偿协议>、产权不明房屋和被强制拆迁房屋有关事项的证据保全两项.在拆迁实践中,拆迁当事人常常因为利益冲突对此不予配合,因此,几个环节的通知、文件送达行为也常常申请公证证明.因此,准确理解这两部法规的内涵,把握好拆迁事项的法律关系,并找准角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操作,对于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办证质量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公证》2014,(6):15-15
正为进一步提升"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实践活动效果,巩固和扩大公证公信力建设成果,将公证公信力建设不断引向深入,中国公证协会决定进行"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实践活动主题征文。主题征文优秀文章将在《中国公证》杂志公开发表并择机结集出版。一、征文选题以"让人民群众能感知的公信力"为主题,围绕公证公信力基础理论、公证公信意识培育、公证公信力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行风突出问题及解决途径、公证公信力的群众感知等  相似文献   

15.
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对公证质量的指导和监管职能作用 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机关对全区公证质量的指导作用.为切实解决我区公证质量总体水平不高的问题,我们根据2001年司法部下发的<关于加强公证质量管理深入开展公证质量检查活动的通知>精神,从2002年开始,司法厅连续三年下发文件在全区范围开展公证质量互检活动.为使公证质量互检取得实效,不走过场,我厅专门制订了有关互检的方法、内容、评定标准、意见反馈以及对互检中查出的假、错证及瑕疵证的处理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16.
我们国家已进入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经济建设已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保卫经济建设也越来越显得迫切和重要.在当前,依据我国的法律开展公证工作,对减少诉讼,促进四化建设有重要的作用.公证工作如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是摆在我们公证面前的一个新课题.我们根据中央司法部关于积极试办经济合同公证的精神,试办了一百一十五件经济合同公证.在办证过程中,我们做到了"三坚持":即坚持宣传开路,不断提高法人和公民对经济合同公证  相似文献   

17.
刘远 《中国公证》2004,(5):29-31
一、公证质量标准的基本概念 公证质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公证质量是指公证管理部门和公证处从事公证管理和公证业务活动的优劣性质和程度.它不仅包括公证管理部门的公证管理活动,也包括公证处的公证业务活动即公证处的非办证业务(如公证宣传、公证咨询、商务谈判等)和具体办理的公证业务.  相似文献   

18.
《中国公证》2013,(9):61-61
2013年5月22日至6月10日,根据青海省司法厅的安排,在各州地市司法局的积极协助下,青海省公证协会在海东、海南、海西和果洛州举办了全省公证员培训和公证质量检查。来自六州一地的执业公证员和公证管理干部共93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省公证协会会长王红英传达了省司法厅党委对公证工作的要求:要进一步加强公证工作规范化建设,始终把群众的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的标准,公证员要不断增强公证意识,认真执行办证程序: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19.
一、新时期公证投诉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公民的公证法律服务需求不断增多,公证办证数量逐年增加,公证质量呈总体上升趋势;但随着依法治国方略的持续推进,公民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也在不断增强,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期望值不断提高,导致公证投诉数量逐年增多。据统计,2010年江苏全省办理公证65,8万件,省公证协会受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公证业务的新需要及办公条件的不断改善,我们在日常办证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声像档案.声像档案是指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在从事各种活动中形成的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以照片、底片、影片、唱片、录音带、录像带等不同材料为载体,以影像、声音为主,并辅以文字说明的历史记录.声像档案管理是公证机构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