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老年人违法犯罪已经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不应忽视的社会现象之一.老年人违法犯罪案件中,性违法犯罪较为突出.导致老年人性违法犯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是社会发展环境与个人生理、心理交互作用的产物.因此,预防和解决老年人性违法犯罪问题,应该通过多种途径,把处于社会边缘化的老年群体整合到主流社会之中.  相似文献   

2.
《民主》2021,(2)
正保健品零食化,主攻年轻消费群体的"朋克养生",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社会的进步,凸显年轻消费群体健康观念的更新。养生保健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也懂得养生保健的重要性。但"保健品零食化"的背后是年轻人"健康焦虑"的现实窘境。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在时间就是金钱的现实窘境下,员工的劳动强度大,压力大,经常加班加点,吃的是方便面之类的快餐食品,他们没有时间去锻炼,在"白加黑"的快节奏中工作,有的迫于生活压力,甚至成为"拼命三郎",所以不少员工呈现"发福虚胖"的身体亚健康,  相似文献   

3.
《瞭望》1989,(44)
问:轻工战线担负着社会消费为70%以上的生产任务,轻工业生产直接关系着市场供给,对市场物价、消费心理、社会稳定都有着重要影响。请谈谈我国轻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对于落实党和国家战略决策、满足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扩大消费、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西安市为例,系统分析了社会养老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要通过探索养老服务多元化模式、构建“五位一体”筹资模式,统筹规划与优化改造相结合,提升制度层次、完善责任机制及加快专业化人才队伍建设等方略,大力推进我国社会养老服务事业发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后现代社会的到来,消费文化也拥有了众多的后现代文化元素,过度消费、炫耀消费及非理性消费等倾向对社会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笔者通过分析总结后现代消费文化具有符合化、享乐性、审美平面化、商业化及全球化等特征,重塑消费文化价值观、资源均衡分配、平衡社会心理、和谐消费、发展文化产业等方面提出了消除消费主义文化负面影响、构建社会可持续均衡发展的新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15)
互联网的发展促进了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商家的营销模式和策略,带领社会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网络经济不仅促进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更以不可逆转之势改变了人们尤其是女性的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女性作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一支主导消费力量,已经成为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最活跃的人群。因此,深入了解女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和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6)
近年来,我国自杀人口数的总体情况正在下降,但是老年人的自杀率却居高不下,尤其农村老年人的自杀率一直是自杀人口中比例最大的。而京山县的老年人自杀也是同类自杀情况中较为严重的,这与当地的伦理规范、代际关系等有着密切的联系,道德的衰败是导致老年人自杀的重要原因,现代性的入侵与老年人伦理观的矛盾,导致老年人与年轻子女之间的交流沟通产生了巨大的冲突,这种关系一旦超出了老年人心理承受的极限就极易引起老年人的自杀行为,本文站在伦理学的视角,对京山县老年人自杀的情况从道德伦理方面角度着重分析。  相似文献   

8.
我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挑战,其中老年人犯罪成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对社会转型期老年人犯罪的五种类型及其特点进行考察和分析,总结其原因在于老年人思想观念、心理因素、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变化等方面,从而深入思考其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结构的转型.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社会已进入老龄化的背景下,临终关怀不仅有利于解决老年人在临终阶段的生活照料问题,而且在精神层面上能缓解老年人的心理痛苦。与老龄化发展的速度、规模相比,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面临不少问题:缺乏生命伦理教育和死亡教育,临终关怀的相关制度不够健全,临终关怀的服务供给和社会资源的介入存在严重不足。发展我国临终关怀事业应加强教育,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加强临终关怀的制度建设,增加临终关怀的服务供给,吸引更多社会资源介入临终关怀。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5,(30)
狐仙黄仙信仰在东北地区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在哈尔滨市的呼兰老城区,这种群众基础得到较为典型的体现。呼兰老城区始终弥漫性存续着狐仙黄仙这一传统而又同时极具时代特色的民间信仰载体。附着于这一文化模式的信众大都很虔诚,并不在意祭拜活动消费的具体数额,但同时也无所谓祭祀过程是否繁琐。狐仙黄仙等寺仙信仰在呼兰老城区至今仍具备强大的生命力,其信仰思维难免或多或少夹带着神秘主义的色彩。当地城乡居民出于社会竞争与生活诉求所产生的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需要一定的释放空间,狐仙黄仙信仰藉以求得心理安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