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 毫秒
1.
孙欣 《学理论》2011,(24):68-69
目前,我国女性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但高层次女性人才的发展还不尽如人意。本文结合高层次女性人才发展的现状,对影响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促进其成长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打造宏大的社会管理人才队伍,要大力营造有利于社会管理人才成长和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社会管理人才是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宝贵财富。各级党组织应从人才强国、人才治政的战略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加强社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行政领域,女性职业生涯既具有某些优势也存在很多障碍,其中成长路径和职业归宿是反映其职业生涯中政治参与度的主要维度。通过对基层女性领导的成长路径和职业归宿的分析的基础上,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进而提高女性领导的政治参与度。基于实际工作经验和搜集资料的便利,选择山东省CW县的基层女性领导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学历、升迁时年龄、升迁方式、是否在领导班子、是否分管主要工作等可度量指标的统计对基层女性领导的成长路径和职业归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学理论》2014,(27)
人才队伍建设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重心,抓好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队伍管理工作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拥有一支职业素质良好、专业技术精湛、提供优质服务的卫生人才队伍是确保医院科学发展的智力支持和核心内容。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必需人才,培养后备人才,加快人事制度改革和人才资源开发的步伐,做到科技强院,人才兴院,促进医院稳定、持续、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编后语     
本期主打栏目《人才论坛》探讨的焦点是人才成长规律与发展特点。张岩鸿的“市场经济体制下行政机关干部成长规律探析”以及吴绍琪、周泉的“我国参政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两篇文章切入口小而专,从人才类型与个体的差异性角度来阐述共性的规律,以小见大,观点独特。王洪军的“关于人才成长定律的几点思考”着重人才自身成才,提出了忠告式的定律和法则,入情入理,予人启迪。延伸他们的论述,编者也谈谈人才成长规律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010年6月教育部启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印刷专业于2012年开始尝试"卓越技师"印刷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定位于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培养素质全面、技术一流的印刷人才。  相似文献   

7.
宋欧 《各界》2007,(6):81,88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技的进步,特别是高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己经渗透到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新的职业岗位不断涌现,传统的产业结构和职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一方面就业人员中从事生产、技术和管理工作的比例将逐步加大,另一方面各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层次越来越高。培养一大批具备一定的专业理论基础知识和较强的实践技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能型高职人才,己成为高职教育的当务之急。该文就高职“订单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相似文献   

8.
周祥勋 《学理论》2015,(2):72-73
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目前面临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引进困难、培养效果不佳等诸多问题。针对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企业应着重从管理、专业技术、高级技能等各类人才培养,人才发展通道搭建,教育培训改进,人才成长环境优化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如下:培养各类各级人才;搭建人才发展通道;推行岗位动态管理;改进教育培训;构建特色企业文化。保障企业拥有一支优秀而稳定的人才队伍,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专业技术型领导干部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是党政领导干部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实现"富民强市"的重要人才保障。应通过了解和分析相关的基本状况,探索专业技术型领导干部的成长规律,促进领导干部人才队伍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0.
幸福感是主体对自己的幸福状态的一种心理体验.高校师范生的幸福感影响着师范生的个体成长以及他们未来的职业走向和专业成长,关注师范生的幸福感,注重师范生幸福感的养成,是师范院校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要增强师范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师范生的专业成长,并为师范生搭建就业平台,从而促进师范生幸福感的养成.  相似文献   

11.
柯芳 《学理论》2013,(21):319-320
学校主要靠办学质量赢得生源,对于独立学院,更是如此,学风状况是衡量独立学院办学水平的标准之一,目前独立学院的学风存在很多问题,既有学校的因素,也有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因素,那么就应从这些原因入手着力去改善。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等研究,在宏观层次上几乎已经穷尽了所有问题,要向前推进,就需要借用物理学的思维方法,向微观层次进军.微观层次研究是一个崭新领域,其中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又是主要阵地.马克思主义传播史研究涉及到一个学科群,至少包括马克思学、列宁学、马克思主义学、马克思主义典藏体系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系列考据解读、马克思主义在世界的传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等.逐步把这些学科建立起来,不仅有助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学科群建设,也有助于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群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社会责任感是个体基于对国家和社会的热爱,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一种意识,国民社会责任感的状况直接关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前途。然而,在我国当前社会经济背景下,"功利主义"、"拜金主义"充斥,社会责任感缺失现象频发,严重制约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旨在以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为对象,分析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进而,从多方面努力,避免消极因素,调动积极因素,促进大学生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培养其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的价值取向来建构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的。在他看来,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绩效性基础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的需要,意识形态基础必须在实践的基础上反映人民的愿望,法理制度基础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体现人民的意志,执政党权威基础必须在维护人民利益的基础上保持党的优良作风。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传统的材料力学实验教学的特点和现状,分析了材料力学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实验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几点设想。  相似文献   

16.
姜胜影  李广才 《学理论》2010,(10):238-239
2004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政冶素质,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德治思想,从汉代儒家逐渐取得独尊地位以后开始影响我国两千余年。在这期间我国自君主以下都十分重视自身的道德修养。同时执政者也将德治思想运用到具体的治国实践中。在德治思想的影响下,政府在选拔官吏上也特别注重候选者的道德修养。在此思想刺激下,我国曾经出现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士大夫。随着时代的发展,古代德主刑辅的思想也必须随之改变,形成以法治为主,德治为辅的现代国家制度。让德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从而做出更大的贡献,这样才能使德治思想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黄宁 《学理论》2010,(21):155-157
作为文学史和思想史上的特殊阶段,建安文学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游仙诗以其风骨与绮靡并存,写实与避世共生的异质,从另一个角度辉映了建安美学的一切特征:雅好慷慨,追求一种清刚之美;诗赋欲丽,注重情感表达性;天人合一,打造抽象形式美。  相似文献   

19.
张承栋 《学理论》2010,(21):4-6
江泽民讲政治思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政治思想的基础上,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和科学态度,总结当代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思想。强调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正确处理和把握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处理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加强和改进执政党的建设等重大问题,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王寿林同志以执着的理论勇气和严谨的治学态度,经多年潜心学习和不断探索,现在把<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民主论>一书奉献给读者.本书的主要特点和优点是: 比较厚实的理论基础和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是一门科学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