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理论》2013,(36)
微博作为新型网络传媒的代表,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微博在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采用问卷方式调查了微博在福州大学学生的认知现状和影响,分析了微博给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进而提出了在微博时代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对策,从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2.
王婧 《学理论》2013,(2):267-269
作为一种新兴网络传播工具,微博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并且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在探究大学生使用微博中出现的问题、心理动机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馈,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课题在一定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点、新时期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了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方式:树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构建辅导员微博平台、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  相似文献   

4.
聂东雪 《学理论》2012,(17):277-278
随着微博的广泛应用,其逐渐成为大学生传递信息、人际交往和互动交流的重要平台,微博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切实有效地将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是高校教师特别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为此,建议运用微博优势,构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平台;加大校园微博宣传力度;提升教育者媒介素养;创新使用微博.  相似文献   

5.
贾梦 《学理论》2013,(32):393-394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媒介进入了大学生视线,以其便捷性和丰富性深受大学生喜爱。作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随时代步伐,更好地认识和掌握微博这种新型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认清其对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影响,要做到建立微博教育基地,与教育对象交流沟通;科学管理微博账号,及时更新微博内容;丰富教育手段内容,提高教育者的素质和水平。  相似文献   

6.
张坤 《学理论》2013,(33):367-368,373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平台,集合信息发布即时、信息传递快捷、互动性强等优势,吸引了广大大学生群体,满足当今追求独立、张扬个性的大学生的各种需求。同时,微博渗透着意识形态,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挑战,如何利用好微博这一新事物来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了一大课题。结合微博的特点,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微博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拓展和增强大学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深度和接受度,大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效性与趣味性。  相似文献   

7.
李鑫 《学理论》2014,(11):291-292
微博是大学生使用广泛的"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也是一种传播过程,其教育效果必然受传播规律的制约。从心理选择过程的规律来看,微博的使用加强了大学生的心理选择作用,它的开放性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和重要启示,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具有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饶宇  王婷丽  鲍幸  饶先发 《学理论》2012,(32):73-74
2009年8月,新浪网推出了"新浪微博"的内测版,成为第一家开创微博的网站。"新浪微博"在国内全面引入微博理念。微博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传播媒介,成为社会各个领域关注和研究的焦点,其范围涉及政治、教育、商业等多重领域。不同于博客、QQ、MSN等信息传播媒介,微博以其裂变式的传播模式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把微博的传播特征与大学生使用微博的心理相结合,分析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影响,从而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路遥  于志杰  郁燕霞 《学理论》2012,(31):269-270
在高度信息化的网络时代",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工具,以其不可替代的便捷性、互动性、扩散性、草根性受到大学生的喜爱和欢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切实利用好微博平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分析了微博传播形式的基本特征,并探讨了微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0.
邸灿 《学理论》2015,(3):251-252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网络使用习惯,提出了构建以微博、微信为主要平台的"微生活"式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这一新概念。通过发挥微博、微信"短、平、快"的特征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潜移默化地灌输给大学生,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不知不觉受到教育,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微博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因其自身的魅力为大学生所青睐,逐渐成为他们学习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微博在大学生中的用户潜力巨大;从载体角度看微博具备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有效性的两个基本条件;从实践角度看,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可知,借助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其可行性。在微博具体运用过程中,高校应该建设好微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间交流,积极地引导大学生,加强微博网络系统的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2.
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博已迅速进入门户网站标配阶段,成为互联网的主流平台之一。微博的出现和普及极大改变了当代大学生的生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作为意识形态领域的捍卫者,应当认真研究微博对大学生的影响,并将微博积极应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13.
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和传播方式,迎合了大学生群体喜新猎奇的特质和心理需求,迅速占领了大学生市场。本研究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大学生群体的微博使用情况进行了客观、系统的调研分析,提出了微博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孝节 《学理论》2013,(13):188-189
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今天,微博已经成为了继QQ聊天、博客、人人网之后中国互联网的新热点。微博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不仅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更改变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有效利用微博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相似文献   

15.
何国强  宋亚文 《学理论》2012,(20):268-269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网络传播方式不断更新。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越来越方便快捷,微博作为新媒体,以其方便快捷,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等特点已被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广泛接受和应用。在这种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也应当进行一些新的思考。从微博的特点入手,分析微博的出现对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以及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可以提高利用微博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廖颖 《学理论》2011,(16):276-278
微博作为新兴网络交互平台为大学生开启了新的网络生活方式,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应正确认识和把握微博的传播和交互特点,充分发掘微博的独特优势,发挥微博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35)
3G时代微博等社会化网络服务对"90后"大学生有深远影响,体现出微博等社会化网络服务对"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和作用。发挥微博等社会化网络服务在"90后"大学生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途径和方法: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微博等社会化网络服务教育;以自律的精神进行微博等社会化网络服务教育。  相似文献   

18.
郑曼 《学理论》2015,(3):253-254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与时俱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微博作为新时期被广泛运用的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介绍微博的特性并对其给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11)
微博作为一种新型载体,既具有对于信息的承载能力,又能够被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使用,对教育客体实施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影响。在微博中,教育主体包括掌握公权力的机构、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及所有致力于传播主流价值观的微博;教育客体是指通过微博接受教育的普通民众。微博载体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导向作用、保障作用、育人作用和协调作用。教育主体可通过积极回应法、共情法、比较鉴别法、心理问答法实现对客体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在高校大学生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阵地,使思想政治教育网络化和生活化成为新课题。新媒体与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媒体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诸多机遇,提供了最好的师生互动平台;尊重大学生自主与个性,网络新媒体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信息整合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