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小布什政府的“核态势评估报告”被媒体曝光后,其核心内容在国际政坛上引起了强烈反响。由于报告事关美国再度对中国进行核恐吓,必然对未来的中美战略互动造成深远的影响。本篇论文具体分析了“核态势评估报告”中和中国有关的内容,对小布什政府在防务政策方面对华战略调整和政策基调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美国当前核战略对中国的影响和冲击进行了探讨。论文强调报告的出台突现了当前中美展开战略对话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2.
冲突还是和平?——中美两国对台政策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世铨 《台湾研究》2008,(1):1-6,12
2000年3月18日,主张“台湾独立”的民主进步党,借执政的国民党分裂、出现连战和宋楚瑜两组人马自相拼杀的机会,坐收渔人之利,以39.4%的少数票赢得台湾地区大选而执政,两岸关系陷入了危险的震荡期。无独有偶,同年底,揭橥新保守主义的美国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以极其微弱的多数赢得了美国的总统选举。在对华政策上,小布什政府否定了克林顿政府时期和中国确立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3.
覃胜勇 《南风窗》2010,(19):100-101
全球民主事业的进步是不以美国政府的意志为转移的。从伊拉克撤军后,白宫高举民主拓展大旗就没有了最大的舆论负担,再对小布什政府的政策进行微调,便能大有斩获。  相似文献   

4.
余克礼 《台湾研究》2011,(5):1-4,12
“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两岸敌对状态,达成和平协议,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这是中共十七大确立的新时期对台工作中心任务。2008年5月,中国国民党重新上台执政,岛内局势发生深刻变化,两岸关系发展出现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祖国大陆方面紧紧抓住这一重大契机,积极落实中央对台工作战略部署,与中国国民党和马英九当局携手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并取得了重大成就。  相似文献   

5.
宫云牧 《国际展望》2024,(1):54-74+159
拜登政府于2023年3月发布了《国家网络安全战略》,这是自小布什政府以来美国发布的第四份网络安全战略报告。作为在网络空间拥有非对称技术资源优势与支配地位的国家,美国的国家网络安全战略始终以护持网络霸权为目标。从小布什政府、奥巴马政府到特朗普政府,再到拜登政府,美国在网络空间的战略目标从国内控制、国际塑造、单边护持,发展为多边“竞赢”;其针对网络安全的策略也经历了本土防御、网络威慑、进攻性行动与综合性遏制四个阶段。美国政府相继推出的网络安全战略既具有延续性,又存在显著差异,其背后反映出美国对网络空间、自身实力地位与安全威胁的认知演化。随着综合实力的变化,美国对于自身所面临的外部环境的认知发生了转变,对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认知也不断变化。在地缘政治与网络空间安全化等因素的影响下,美国针对网络安全的战略叙事也随之变化,这成为美国国家网络安全战略演进的主要驱动机制,由此加剧了网络空间的泛安全化与意识形态化。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台湾政局与两岸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能远 《台湾研究》2001,(4):6-11,36
2000年民进党上台之后,两岸关系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承认“九二共识”上陷入对峙的态势。祖国大陆的态度是坚决的,不回到一个中国原则,大陆与台湾当局、民进党势无沟通协商之可能。而台湾当局除了进行文字游戏之外,迄今为止,也不曾改变其立场。如此则两岸关系的危机依然在加深,解决台湾问题的紧迫性依然在强化。  相似文献   

7.
李登辉关于两岸关系定位的主张之演变王升前言两岸关系的定位问题是台湾当局各项政策的基础。蒋氏父子时代,台湾当局坚持“一个中国”,并自认为是中国唯一的合法代表,视中共为“乱匪”,因而才有“动员乱”政策、“反攻大陆”政策、“汉贼不两立”政策,以及不作“中央...  相似文献   

8.
1979年中美建交至今,“一个中国”的政策是维系中美关系正常发展的政治基础。30年来,国际局势和两岸关系大幅变迁,美国历届政府虽宣称奉行“一个中国”政策,但构成这一政策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和《与台湾关系法》在实际运作过程中的固有矛盾始终无法调和,甚至屡屡发生《与台湾关系法》凌驾于三个公报,  相似文献   

9.
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及其动向事关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将对中美关系、台湾地区与美国的关系、海峡两岸关系产生直接影响。特朗普政府有别于奥巴马政府,台海政策不在其施政的优先位置;台海政策从属于美国的对外战略、亚太战略与中美关系,但突出台湾在美国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台海政策整体上服务于美国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需要,同时服务并服从于"让美国重新伟大"的目标;这些构成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的主要特征。基于此,特朗普政府的台海政策主轴仍是"分而不独、和而不统";不会"弃台",不会放弃"一个中国政策",但也不会严格按照"一个中国政策"行事,更不会支持中国统一;不希望两岸关系紧张或发生军事冲突,也不会让台湾问题成为中美关系的核心障碍。影响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走向的因素既包括特朗普本人及其团队和官僚体系对台湾问题和中美关系的认知,也包括中美关系的发展,还包括台湾民进党当局的对美活动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演变。台湾问题始终是中美关系的敏感问题,但在不同阶段其敏感程度有异,这取决于中国大陆对特朗普政府台海政策调整的反应与反制程度,以及特朗普政府是否明确中方底线。  相似文献   

10.
刘鸣 《国际展望》2010,(4):22-24
<正>奥巴马政府上台以来,美国政府官员和相关的智库学者陆续发表一系列讲话和研究报告,反映了美国政府的亚太战略变化。一、美国亚太战略调整美国调整了对亚太地区的战略,主张主动适应亚洲的变化并着力从多边机制上塑造亚洲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小布什政府上台后,为实现谋求世界霸权的战略目的,公开提出要把美国的战略重点从欧洲转移到亚太地区,并为此作了大规模的舆论造势和一系列相应的战略部署.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惟一的超级大国,在亚太地区拥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它的这一战略态势将不可避免地对亚太地区的战略格局产生重大的、意义深远的影响,值得人们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2.
第111-115届国会期间(2009—2018),美国国会涉台立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其提出涉台法案的核心诉求与上一个十年相比,立法意图更加具有指向性——服务于美国对华战略,分别紧随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和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两大主题。美国国会在相关法案中核心诉求主要包括:强化与台湾的“军事关系”、促进提升美台关系实质、协助台湾争取“国际生存空间”。美国国会涉台立法产生了多方面的破坏性影响,一方面,对美国政府的涉台政策施加了“刚性”约束力,严重损害了中国的核心利益,增加了中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难度;另一方面,这些涉台法案助长了“台独”分裂活动,破坏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3.
刘中伟 《当代世界》2023,(12):54-60
拜登政府上台以来,大幅调整特朗普时期美国对非洲的“漠视”政策,在政治、经济、文化、安全等不同维度加大对非洲投入,深化美非合作,试图改善美国在非洲形象。拜登政府的非洲政策具有突出价值观外交、应对气候变化和粮食短缺议题优先以及强调大国在非竞争等特点。拜登政府从全球战略的视角处理美非关系,目标是在大国战略竞争中获取非洲国家支持,但其拉拢非洲打压其他域外大国的战略图谋难以如愿。展望前景,拜登政府非洲政策的推进,将面临诸多困难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奥巴马上台后,积极改善与欧洲盟友的关系,采取了相较于小布什政府更加“低调”、“谦虚”和“倾听”的态度与欧洲盟友发展关系,欧美关系获得了明显的改善。尽管奥巴马未来任期内,欧美摩擦会依然存在,并有可能加剧,但欧美仍将互为最重要的盟友,合作会进一步加深。欧美关系将在竞争、冲突与合作中风雨兼程,继续朝向“更加有效的平等伙伴关系”定位目标发展。  相似文献   

15.
关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小红 《国际展望》2011,(3):92-104
本文分析了马英九上台后两岸关系的新形势,主张大陆方面在台湾参与国际组织问题上应作出相应的调整以维护和促进来之不易的两岸和平发展势头。文章围绕“一个中国”这一核心原则,就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名称、身份和可控性等重要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董娟  孙津 《当代世界》2008,(6):44-46
2000年,乔治·沃克·布什以“有同情心的保守主义”作为政治哲学理念,独树一帜,赢得了美国总统选举的胜利。2004年,在伊拉克战争及国内外诸多问题的一片争议声中,他戏剧性地再度连任。而新保守主义政治思潮因为和小布什的执政理念有不谋而合之处,成为小布什政府执政期间天然的同盟,对美国的内外政策尤其是对外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严帅 《当代世界》2013,(9):54-57
2009年,美国总统奥巴马上任后,基本上继承并发扬了小布什时期的反恐战略。2011年5月,“基地”组织头目本·拉登在巴基斯坦被美国特种部队击毙后,奥巴马政府关于结束反恐战争的论调扬起,并以切实行动大幅收缩美国反恐战线:2011年7月1日正式启动阿富汗撤军进程;同年12月又完成伊拉克的撤军进程。奥巴马第二任期开始后,延续并加快了第一任期后期开启的反恐收缩态势。2013年5月23日,奥巴马在美国国防大学发表了被视为2001年以来美国政府最重要的反恐政策演讲,阐述了美国新时期的反恐战略,并提出要结束“无休止的全球反恐战争”。  相似文献   

18.
2000年3月18日,民进党的陈水扁上台执政,迄今已经一年多了。一年来的两岸关系十分吊诡而复杂,基于种种原因,尤其是祖国大陆对台湾新当局并没有采取激烈的反应,而是“听其言,观其行”,两岸关系也因此而暂时获得相  相似文献   

19.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努力实现中国大陆和台湾的和平统一符合海峡两岸中国人的利益,也有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和繁荣。但是,美国的对台政策无疑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两岸关系的进程。本文将探讨美国学术界关于美国的台湾政策的观点。在这里,“学术界”这个概念涵盖任何从事和中美关系相关的学术研究的美国学者、研究人员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一九九六年台湾局势与两岸关系吴能远从历史学的角度考察,1996年将会作为两岸关系发展中一个极其关键的转折年头而被深入探讨。这也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个逻辑的必经的关头。双方的斗争高度集中在是否坚持“一个中国”或主权问题这一政策底线上,从而引发了一场实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