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的国际法学:问题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国际法学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集中在对国际法和国际法学的作用和功能认识不足,国际法学研究中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较浓,国际法学研究与国内法学研究脱节,国际法学研究的基础薄弱,国际法学的研究队伍青黄不接等方面。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整个社会对国际法和国际法学确立正确的认识、提供有力的环境,而且在终极上需要所有国际法学者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国际法的"有效性"是指国际法在多大程度上能够塑造或影响国际法主体的行为,以及国际法得到遵守或尊重的程度。它是国际法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国际法虚无主义者指责国际法不是"法"以及国际法的支持者证明国际法是"法"的焦点所在。在国际法学的发展史上,许多学者沿着不同的研究路径对此问题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论证。而来自国际关系理论中的国际机制学派对国际机制的有效性问题的论证,包括理性主义和反思主义两种研究路径,为国际法的有效性问题的研究深入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3.
从本源看,国际关系与国际法之间联系紧密,在学科发展上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相互依托、互相促进。斯劳特的自由主义国际法学,正是一种渊源于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并将国际关系理论与国际法学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新研究范式。在这种范式里,最引人注目的是其尝试为国际法学开辟一条自下而上的研究路径。无疑,这是对长期以来依赖自上而下的国际法传统研究路径的一个很好的弥补,也为当代跨国法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分析框架。当然,自由主义国际法学存在的不足也必须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4.
梁西 《法学研究》2004,26(2):126-127
目前,我国国际法学正处于充满挑战的历史时期。一方面,中国在加入WTO以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与国内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原有经济体制与法律制度处于不断变革之中,各种国际条约与国际组织正在越来越多地扩展到中国内部,许多在过去看来纯属国内法上的问题也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国际法的影响。另一方面,2001年9月11日发生的国际恐怖袭击事件,2002年7月国际刑事法院的成立,2003年3月爆发的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事件,均对传统国际法理论和国际关系秩序提出了重大挑战。中国作为正在和平崛起的大国,也应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繁荣负担起重大责任。这一切都对我国的国际法学研究提出了更多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为此,《法学研究》编辑部与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合作开辟了国际法研究专栏——《国际法论坛》,希望比较多一些,也更加集中地刊登国际法学方面的文章。在这一期里,我们邀请了一些学者就当前国际法学界最为关心的问题进行笔谈。以后,我们还将就一些专题问题进行类似的笔谈。欢迎海内外学者来信或来稿积极参与讨论,为提高我国国际法研究水平贡献真知灼见。  相似文献   

5.
经济发展权的经济法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发展权不仅是国际法上的重要概念,也是经济法主体权利谱系中的重要范畴。对于各类经济法主体都享有的经济发展权,必须加强经济法保护。为此,应着重解决阻碍公平竞争和公平分配等影响经济发展权实现的突出现实问题,这既有助于推进经济法的理论研究和制度完善,也有助于促进"发展法学"和国际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从广义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无疑是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内法学,也可简称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学,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法学。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法学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国际间的新情况,研究国际法上的新问题,使现代国际法学更好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服务的科学。更具体地说,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际法学,要  相似文献   

7.
邵沙平  陈道丽 《法学家》2003,(1):100-103
2002年我国国际法学界注重理论联系联系实际,研究国际法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并取得了一些很好的成果.国际法学研究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的主要问题 2002年学术活动十分活跃.我国学者主持或参与的国际法学术研讨会有:2月由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主持召开的"战争引起民间索偿法律问题国际研讨会";4月由中国国际法学会和复旦大学法学院联合举……  相似文献   

8.
<正> 赵理海著《国际法基本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7月第一版,204页,2.70元. 《国际法基本理论》(以下简称《理论》)一书是我国最新的一部国际法理论专著,也是作者在多年国际法学研究中遇到的难度最大、花费时间最长、涉及争论问题最多的一个课题.相信该书的出版将得到我国国际法学界的同行的热烈欢迎.《理论》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法学体系具有重要价值.该书由七章和两个附录构成,有如下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九五七年四月莫斯科举行了一次国际法学者会议.到会者,有莫斯科列宁格勒、基辅、明斯克、第比利斯、埃里温、卡赞、罗斯托夫、萨拉托夫等地的国际法方面的科学工作者和突际工作者.会议议决在苏联成立国际法学会,并加入世界国际法学会.苏联国际法组织的成立,将促进苏联国际法学者在探讨和解决现代国际法上实际科学问题方面的努力方向取得一致.学会会章说,为力求对巩固世界和平与发展国际闻的友好合作而斗争的崇高事业作出贡献,苏联国际法学会将促进国际法向这一方面发展,即不管其社会制度或国家制度怎样,将努力加强促进和平共处与国际合作的规范与原则.此外,学会为推动国际公法的研究和促进国际公法科学的发展,利用出  相似文献   

10.
《法学杂志》2018,(2):F0002-F0002
何志鹏,1974年2月生,黑龙江双城人,1992年开始在吉林大学法学院学习国际法,获得了获得了法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9年1月留校任教至今。何志鹏教授研究的主要领域是国际法理论、人权理论和法学教育。自1998年在《法学杂志》发表第一篇学术论文以来,至2017年10月,何志鹏已出版了《国际法哲学导论》《国际法治论》《权利基本理论》等个人专著9部,合作出版《国际法原理》《国际法的中国理论》《国际法的未来》等著作20余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