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在信息时代,电子媒介文化在传播中以隐性方式对人形成哲学教育。电子媒介文化造成认知主体感性放纵,以非线性的方式消解哲学认知缜密的逻辑思维,以虚拟图景化解哲学认知的现实根据和理性依据,对哲学教育造成认知上的干扰和重构。因此,在电子媒介文化语境中,应通过教育话语的话题更新、话语方式重建和话语媒介组合重组哲学教育的话语。  相似文献   

2.
良好的媒介素质是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大学生是我国国民中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但是其在媒介素养上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尽快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3.
良好的媒介素质是信息时代合格人才的内在要求。尽管大学生是我国国民中整体文化素养较高的群体,但是其在媒介素养上还存在相当大的缺陷。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开展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能够尽快帮助大学生成长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媒介素养已成为政治干部能力生长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媒介素养内含的能力体系包括媒介属性认知能力、媒介信息获取能力、媒介信息解读能力以及媒介信息传播能力。应采取多种途径,不断加强政治干部媒介素养的系统教育和科学训练。  相似文献   

5.
张宏树 《求索》2011,(6):210-211,172
传播革命,媒介融合,人类已经进入受众分享传播权时代,如何实施传播权成为考量的核心。新闻传播教育需充分认识媒介融合所导致的媒介变革的过程与规律,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师资队伍、教学平台等诸多新闻传播教育的核心内容都处于重组与更新阶段。媒介融合趋势下的新闻传播教育需强调人文社科基础,提升媒介素养,充分认知媒介融合、融合文化、融合新闻、融合受众,强化技术、社会责任、传播伦理在其知识谱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众传媒的作用日益彰显。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化,是信息化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化,要求教育主体牢固树立信息资源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和理性说服意识;科学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媒介化的基本原则及方式,不断提高思想组织及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7.
沈浩 《传承》2011,(3):71-71
微博控,可能是2011年中国网民最熟知的一个词汇了。每天可能有几千万微博网民正在不断刷屏,寻找信息,分享和交流周围发生的新鲜事。随着新浪微博在短短四个多月突破1个亿的用户,微博作为一种基于人际关系的信息、资源、交流和分享的传播平台,成为了多对多传播形态的社会化媒介。微博的出现已经打破了传统媒体的控制与单向度传播,改变着我们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传承》2016,(11)
以手机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对高校的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和德育效果带来了严峻挑战,媒介素养教育时不我待。高校应该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理论水平,开展媒介素养实践活动,让大学生学会合理利用媒体工具,理性认知媒体信息,提高媒介素养,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利用新媒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情境创设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课题,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普及,大众传媒及其媒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比较研究,发现电影的商业价值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可以互相促进.而作为大众传媒的一种,近年中美电影展现出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也更贴近时代、人性和生活;赋予电影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归根结底是为了教育的实践需要;加强实践性,营造媒体认知情境和多种认知情境的融合也是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兰州暴发以来,得益于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拥有更多元、更便捷的渠道获取各类疫情资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助力,疫情得以有效控制。然而,在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的媒介化社会中,人类对媒介技术的掌握未必与媒介技术的发展相匹配,与德尔塔变异毒株伴随而来的“信息疫情”同样使人惶恐。如何让公民提高辨识能力,在认知、态度和行为上不会被轻易“带节奏”,杜绝信谣、传谣,就必须重视并加快公民媒介素养的提升,通过政府、媒体、学校、家庭、社会、个人等形成媒介素养教育合力,帮助公民在信息的接收端构筑起防火墙,减少“信息疫情”带来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