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盛顿专电 世界银行2月底公布的国际债务问题报告指出,发展中国家的外债已在去年突破1万亿美元大关,债务国的资金净倒流比1985年又有增加。如果在世界经济持续增长之际不能缓和债务问题,那么一俟衰退到来,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将会引发全球性的危机。 在公布债务问题报告之前的记者招待会上,世界银行经济分析预测部主任让·巴内斯强调说,1986年,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达到10,350亿美元,这个数字虽然惊人,但仅比1985年的9,920亿美元多430亿美元,增长的原因是亚洲、非洲的一些国家积欠了用日元、西德马克等货币计算的外债,而这些货币对美元的汇价  相似文献   

2.
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巨额信贷投资引发了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当量与结构的双重风险。为偿还因政府举债、政府担保以及政府救助产生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地方政府大肆举债,债务规模已濒临国际警戒线水平,极易导致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产生。地方政府债务难题源于地方政府财权事权不匹配导致其财政收入无力平衡事权支出;地方政府GDP盲目崇拜,投资项目收益率低、产业趋同、重复建设;政府过度干预企业市场化行为,民间借贷、民营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发展滞后;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缺乏"主体管理人"、"效率管理人"、"监督管理人"以及"信息管理人",臃肿的人事机构也给地方政府支出带来了不少负担。若想从根源上阻止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复燃,需要从体制层面与制度层面进行探讨,进行体制机制改革,完善预算法制度以及建立综合预警评价体系,以从根本上杜绝地方政府债务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因与不完善的财政金融体制和地方官员激励扭曲联系在一起而更加错综复杂:没有形成合理的地方政府债务市场;地方政府债务市场是一个政府自身作为需求方占主导地位的买方市场;高达7万亿的地方融资平台债务作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最大组成部分,是我国新出现的地方政府债务结构特征;地方政府债务市场缺乏透明度;地方政府债务存在着公平性不足、效率低下的问题等.大量非公益性债务的存在意味着地方政府过多地参与到私人市场,或者是挤占了更有效率的市场行为.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难点是我国金融市场治理缺陷和财政“预算软约束”容易造成地方政府投资行为“越位”,形成债务风险.控制风险,需要建立合适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框架,针对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均衡扭曲因素制定相应的政策.其中债务管理体制建设的重点是在管理框架构建上控制债务总量、调整结构和建立科学的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4.
作为80年代和90年代初国际经济讨论的中心问题——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虽经债务国、债权银行、债权国政府和多边金融机构近10年的努力,但仍未得到根本缓解。不仅整个发展中国家所欠债务总额有了绝对增加(到1990年底已高达1.35万亿美元),而且债务危机面正有所扩大,即卷入债务危机的发展中国家逐渐增多,而且债务危机的影响正波及到债务国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债务已不单纯是个金融和外债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理论视野》2021,259(9):60-64
近年来,随着城投企业扩张速度越来越快,地方政府隐性债务规模越来越大,债务风险愈发突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一要加大城投企业债务风险处置力度;二要加快各地区城投企业整合;三要严格限制区县级城投企业融资行为;四要允许政策性银行参与城投企业债务风险化解;五要严格地方政府支出管理;六要进一步理顺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关系问题。  相似文献   

6.
国债政策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如果出现偏差,则可能会危及到经济安全和稳定。针对我国国债风险产生的原因,应通过建立多层次的国债市场体系、调整国债品种结构、统一政府外债管理等举措加以控制和规避。  相似文献   

7.
加强外债资金管理有效规避财政风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模式应向公共财政模式转化.在公共财政条件下,政府外债该如何管理才能有效规避财政风险,规避外债财政风险的对策主要是统一监管;分工合作;三债分立;借、用、还统一.  相似文献   

8.
阿比让专电 非洲国家的沉重的外债,严重地制约着非洲经济的发展。非洲的债务问题不解决,整个非洲大陆的经济难于恢复和持久振兴。彻底地解决非洲的债务问题,已成为非洲国家的一致呼声。 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最新消息,1993年底,非洲国家(不含南非)的外债已达2854.3亿美元,比1992年增加66.8亿美元,比1989年增加192.8亿美元,是1980年的外债数额的2倍多。目前平均每个非洲人约欠450美元的外债。1993年非洲当年偿还的外债占其当年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24.6%。 从非洲外债的构成来看,长期贷款占外债总额的84%,短期贷款占13.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专项贷款占2.8%。 从地区来看,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的债务最为沉重,10年内,这一地区债务已增长了3倍多。非洲最大债务国尼日利亚欠外债345亿美元,超过其年国内生产总值(341亿美元);非洲第二大债务国科特迪瓦欠外债188亿美元,是其年国内生产总值的2.6倍;其次是苏丹欠外债159亿美元,扎伊尔欠外债107亿美元,均大大超过其年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9.
宋军 《求知》2015,(1):60-61
目前,在世界53个主要国家中,有37个允许地方政府举债,其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的经验做法,对于完善我国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管理和建立风险防范机制,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一、国外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类型市政债。在资本市场较为发达的国家,市政债是地方政府债务的主要形式。根据偿债资金来源的不同,市政债券可分为一般责任型市政债、收益型市政债和混合型市政债。一般责任型市政债是指以地方政府的税收收入作为偿债资金来源的市政债券,由于不与特定项目相联系,  相似文献   

10.
欧洲与美国主权债务危机治理思路、方案及效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欣 《理论导刊》2012,(6):105-108
近年来,随着欧洲和美国主权债务危机的不断爆发,全球经济又陷入新的动荡。由于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在成因、表现形式与演进历程、解决难度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其治理思路、方案、实施效果也大相径庭。欧洲采取了紧急救援措施和机制改革,美国则进行了财政紧缩和货币贬值。实施效果表明,欧债危机没有得到有效遏制,美国债务危机却已明显缓解。主权债务后期的走向将会对欧美经济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1.
梁嘉文  王嵩 《党政论坛》2010,(12):29-29
近期,日本第一生命保险研究机构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日本全国债务规模将在2011年达到其年度GDP的200%,这意味着日本主权债务风险正在显著加大。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两线三区"法剖析了当前省级地方政府的债务构成,发现政府间接债务和融资平台公司债务存在比较明显的影子银行化问题,而且债务负担率较高的省级政府非信贷渠道的影子银行融资规模更高。在分析省级地方政府债务影子银行化成因的基础上,为了控制省级政府债务风险的影子银行化程度,需要从财政和金融风险交叉传染的路径中斩断风险传播的链条、从风险传导的前端和末端链条加强对省级政府及其融资平台公司和开展影子银行业务金融机构的风险监管。  相似文献   

13.
后金融危机时期,为了刺激经济复苏,避免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导致世界经济二次探底,发达国家持续维持宽松货币政策,加剧了跨境国际资本流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金融市场波动性扩大,给中国的通货膨胀控制、经济结构优化调整以及社会稳定带来了新的挑战。综合运用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加强金融市场建设,是中国政府稳中求进、实现流动性管理目标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是我国2018年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的重要改革内容,PPP的规范发展可以吸引社会资金降低政府债务,但是不规范的运营则会形成大规模的隐性地方政府债务。基于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PPP模式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在社会融资机制、市场竞争机制和跨期调度机制的作用下,PPP能够在短期内通过多种渠道缓解地方政府的资金压力,在中期内通过约束地方政府的非理性行为促使政府职能转变,并在长期内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最终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另一方面,在成本收益机制、债务隐藏机制和目标分化机制的作用下,PPP有可能在短期内诱发地方政府的财政风险,在中期内诱发连锁的隐藏债务风险,并在长期内诱发系统的金融经济风险。为了限制PPP的负面影响,充分发挥PPP对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化解作用,应该从完善PPP的配套制度建设、加强对PPP运行的监督和管理、培养参与主体的市场契约精神、制定社会资本的进入退出机制等四个方面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万其刚 《民主》2011,(11):21-24
美国主权信用首次遭标准普尔降级 2011年8月5日晚.国际评级机构标准普尔公司发表声明.出于对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不断增加的担忧。把美国长期主权信用评级从顶级的AAA级下调为AA+,同时决定把美国长期国债信用前景维持在“负面”。这是美国主权信用评级首次遭降级。  相似文献   

16.
2010年,欧元区经济实现了复苏,但复苏的步伐并不稳固,且受到主权债务危机的严峻挑战。为此,欧元区采取了宽货币、紧财政的政策配合,对经济增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1年,欧元区继续实施财政紧缩计划,经济有望持续复苏,主权债务危机将进一步得到控制。随着欧元区经济治理改革的加速推进,欧元前景仍可期待。  相似文献   

17.
自1994年我国实施分税制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债务规模逐年膨胀,尤其是自2008年伊始,增速急剧提高,债务风险已经有所显现。我国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的急求之举和根本之道,是及早实施目前债务风险的应对之策;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监督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际通行的标准衡量,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政府人力规模有了显著的增长。在对中国政府人力规模过快增长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重视正式制度的作用,而忽视了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非正式制度理论,分析了中国政府人力规模过快增长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防治妨碍构建适度、合理的政府人力规模这一政策有效执行的非正式制度因素行之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5,(30)
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急速膨胀,债务风险凸显,债务问题已成为影响经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现状入手,在借鉴国外有关防范债务风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改革现行管理体制,明确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关系;改革现行财税体制,适当加大主体税种的地方留成比例;改革政府预算体制,将地方债全面纳入政府预算进行反映和管理;改革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比例;建立地方债务约束机制,改革地方官员考核制度;逐步剥离融资平台承担的政府融资职能,重新对各融资平台进行定位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00,(35)
英国成功运用国债的启示 美国经济从 1983年起稳定增长,90年代后进入了历史上最长的低通胀增长阶段,这主要得益于80年代里根执政后采取的以债务支撑的减税增支政策。尽管这一政策引起国债规模逐步上升(联邦债务余额占GDP的比率由70年代的27.4%上升到90年代初的47.8%),但由此产生的较高的实际经济增长却带来了政府税收收入的增加,90年代中后期赤字减少,并终于于1998年在连续19年的赤字之后,第一次出现了195亿美元的盈余。 日本国债政策的失误及其转变 进入 90年代,日本经济持续下跌,到1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