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新  吴锋 《河北法学》2012,(4):179-184
证据是链接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纽带,案件能否得到公正处理与证据息息相关。在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经常出现取证"瑕疵"而导致案件证据无法认定,进而影响案件的有效处理。基于各种原因所限,检察机关对侦查取证的监督经常成为检察机关日常办案的"附属品"。为此,我们对取证"瑕疵"的种种样态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监督侦查取证的困难所在,并且结合当前检察工作,从机制层面对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监督关系进行建构分析。  相似文献   

2.
证据是链接程序法与实体法的纽带,案件能否得到公正处理与证据息息相关.在实践中,由于公安机关经常出现取证“瑕疵”而导致案件证据无法认定,进而影响案件的有效处理.基于各种原因所限,检察机关对侦查取证的监督经常成为检察机关日常办案的“附属品”.为此,我们对取证“瑕疵”的种种样态进行实证分析,剖析监督侦查取证的困难所在,并且结合当前检察工作,从机制层面对检察机关与公安机关的侦查取证监督关系进行建构分析.  相似文献   

3.
自报身份案件是指在侦查过程中无法收集到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身份的证据,在刑事诉讼的侦查、起诉、审判等程序中按被告人自报的内容认定主体身份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证据的审查和判断,是指侦查、检察、审判人员对所收集的证据进行分析研究,判明真伪,运用真实的证据,正确认定案件事实。证据的审查和判断,是刑事诉讼中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它贯穿于侦查、逮捕、起诉、审判的全过程。这项工作做的好,就能正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准确地惩罚犯  相似文献   

5.
所谓的“风险决策”是指检察机关侦查部门对贪污贿赂案件进行侦查并取得了相关的证据,但据以认定犯罪的证据还没有完全的搜集到,为了进一步搜集犯罪证据而采取的带有风险性决策机制,它包括决定立案、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的运用。“风险决策”要求案件指挥者对已查获的案件证据进行分析研究,科学的预测出案件的发展方向,所做出的决定是带有战略性的。如果案件决策者能审时度势科学决策,就会使案件柳暗花明,反之,因决策带有盲目性就会使案件进入了骑虎难下的境地。因此,案件的“风险决策”是一把“双刃剑”,案件的指挥者一定要慎用。  相似文献   

6.
收集刑事证据,就是在刑事案件中,侦查、检察和审判人员,通过侦查和调查,发现、提取与案件有关的各种证据材料。收集刑事证据是刑事诉讼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收集到充分、确实的证据,才能正确地认定案件事实和正确地定罪量刑,进而保证刑事诉讼任务的胜利实现。  相似文献   

7.
公诉书是检察机关对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被告人.向审判机关提起公诉和出庭支持公诉阶段最重要的法律文书.是检察机关对被告人犯罪事实、涉案证据、适用法律的最后认定.是确认侦查机关侦查活动合法性及巩固侦查成果的重要措施.也是审判机关审判公诉案件和检察机关派员出庭支持公诉的具体依据,关系到案件的质量和检察机关的形象。  相似文献   

8.
庭审案件事实认定程序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华 《法学杂志》2008,(1):38-41
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庭审案件事实认定的顺序与侦查程序的证据调查顺序基本一致,均以被追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作为开端,"口供作为证据之王"仍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在一定程度上背离了审判中立的基本要求以及证据认知的基本规律,使案件事实的认定易于出现偏差,甚至影响到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应当革除以上弊端,调整被告人口供在事实认定中的顺序,提升其他证据在案件事实认定中的位次,构建具有层次结构的案件事实认定的证据调查体系,使案件事实认定程序符合证据的认知规律,也符合案件事实被"证明"、"解读"和"串联"不断递进的逻辑思维顺序,从而提高案件事实认定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郝静 《天津检察》2006,(3):29-30
证据在刑事诉讼活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刑事诉讼活动实际就是一个收集、审查和采信证据的过程,整个过程从侦查机关收集证据,到检察机关公诉部门审查证据,再到审判机关采信证据、认定犯罪事实并作出裁决。证据标准包括两层含义,一是证据的证明标准,二是证据的形式标准。笔者在此要探讨的是证据的证明标准问题,并拟从一起案件着手,分析对案件定罪要求证据达到的证明程度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近年的办案实践中,侦查部门与起诉部门紧密配合,办理的案件取证质量较高,有力地打击了犯罪。但是,部分案件的部分证据材料的收集与固定,常常为侦查人员所忽视、遗漏。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侦查部门在收集证据上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相应建议。一、犯罪嫌疑人投案自首的证据收集认定自首的证据材料关系到法庭审判中对犯罪嫌疑人的量刑问题,因而不容忽视。办案人员在审查案件的过程中,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犯罪嫌疑人一再声称自己是投案自首的,而在侦查卷宗内,有关的证据材料或缺少或不全面,有的投案自首时笔录上未反映自…  相似文献   

11.
证据是认定犯罪事实的依据,证据收集是司法机关在打击犯罪活动中的核心任务。贪污贿赂属于智能犯罪,在我国司法实践中,贿赂案件中“一对一”问题长期以来在立法上没有解决,在反贿赂犯罪实践中,收集证据遇到的诸多障碍是侦查机关感到最棘手的的问题,从而直接关系到案件的侦破和处理。本文试从理论层面并结合司法实践经验,拟对当前“一对一”贿赂案件侦查  相似文献   

12.
晚亭 《警界科海》2003,(11):39-39
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在刑事诉讼中的作用皆不可忽视。有了直接证据材料,一经查证属实,案件的主要事实即可清楚,因此在办案中应当首先努力收集直接证据。同时也绝不能忽视对间接证据的收集运用。在侦查中,间接证据往往是发现犯罪分子的先导,也是获得直接证据的有力手段,还是鉴别直接证据的有效方法,许多情况下甚至可以加强证据的证明力,必要时,完全依靠间接证据亦可认定案件的主要事实。  相似文献   

13.
证据能力和证明力是证据的两个属性,也是判断证据能否认定案件事实的关键;在审查案件时,严格地把握证据的这两个属性,践行法律公平正义的精神实质,既最大限度地保护了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又取得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三结合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证据是案件定性以及裁量的唯一依据。在一起案件中,证据产生的起始点是在公安机关对案件的侦查阶段,公安机关在侦查阶段取得的证据也是一起刑事案件中最主要的证据来源,可以说是一切后续法律活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邓尧 《中国律师》2010,(11):18-20
我国目前对商业秘密刑事犯罪实行以公诉为主、自诉为补充的起诉方式。实践表明.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公诉方式为主的规定形同虚设,几乎所有的商业秘密刑事案件都是由权利人向侦查机关举报并提供证据。大多数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在侦查或者审查起诉阶段因为证据难以认定等因素夭折;而自诉案件作为补充形式也没有发挥其功能作用。因此,有必要认真分析我国商业秘密案件采取公诉方式的弊端,并结合其他国家的做法提出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在民事诉讼中,法庭能否准确认定证据的效力,关系到能否准确认定案件的事实并作出公正裁判。因此,从制度上确保证据效力的准确认定,应是证据确认制度的一个重要价值取向。然而,我国现行民事证据确认制度在对确保证据效力准确认定的功能上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缺乏证据效力确认复议制度。由于这个原因,当法庭错误地认定证据效力(包括无效的认定为有效、有效的认定为无效、有此种效力的认定为有那种效力),并错误地作出采信与否的决定时,不能在证据确认程序中通过当事人申请对证据效力重新确认的复议手段来纠正,通常要…  相似文献   

17.
林琳 《法制与经济》2009,(24):78-79
侦查阶段边防案件的证据规则是指导边防侦查人员运用刑事证据的准则,它对于边防侦查人员在刑事诉讼中正确认定案情,实现司法公正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而研究侦查阶段边防案件的证据收集和运用规则有利于边防侦查人员从不同角度理解掌握刑事证据规则的特征,使得对证据规则的运用更自觉、更有效,充分发挥证据规则的规范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于成江 《政法学刊》2007,24(2):21-24
侦查阶段查明和认定的案件事实,是运用证据“重建”的法律中规定的案件事实,“重建”的案件事实是对客观事实的虚拟性再现。“重建”案件事实的方法主要有:搜集材料,识别案件的事实特征;分析案情,在思维上建构案件事实;查证核实,重新评价建构的案件事实;完善证据,确认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19.
罗燕 《刑警与科技》2005,(7A):130-132
文件检验是侦查破案的重要手段,它在侦破刑事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其他各种侦查手段不可替代的。目前文件检验在刑事犯罪案件侦查中的作用有:1.为认定案件性质提供依据;2.分析书写人画像;3.为确定侦查方向,划定侦查范围提供依据;4.为澄清嫌疑,认定犯罪嫌疑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肖浩 《陕西检察》2002,(3):19-20
讯问犯罪嫌疑人是侦查人员依照法定程序以言辞方式对被怀疑有犯罪行为的人进行提问并要求作出回答,从而获取口供、查清犯罪事实的一种侦查活动。由此获取的犯罪嫌疑人供述是定案重要证据之一。尽管刑诉法中确立“重证据,不轻信口供”的原则,但司法实践中往往是没有口供难以定罪,有口供就能定罪。近年来贪污贿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翻供现象越来越多,致使对认定犯罪证据的认识发生分歧.影响了打击犯罪的力度。这样,侦查工作就面临新的要求,即侦查人员不仅要有侦查取证、获取口供的能力.而且要有善于固定证据的能力。本文将结合办案实践就贪污贿赂案件中犯罪嫌疑人翻供的若干问题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