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周明  曾向红 《外交评论》2016,(4):130-156
在当前国际恐怖主义发展态势中,"基地"与"伊斯兰国"分庭抗礼,存在明显的竞争。两者所追求的战略目标明显不同,"基地"旨在通过进攻美国等"远敌"以扩大自身的支持基础,而"伊斯兰国"则在于巩固并扩大其建立的所谓"哈里发国家",因而它们的行动战略也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对于攻取领土的态度、对于大众支持的立场以及对待下属组织和其他"圣战"组织的方式。行动战略不同,导致两者的发展前景也同中有异。"伊斯兰国"扩张迅猛,恣肆一时,但前景不妙,面临诸多困境;"基地"近年来行动能力有所下降,但仍具有一定的生存空间。为了更有效地打击国际恐怖势力,国际社会需要对两者采取差别化的应对措施和打击策略。而无论"基地"与"伊斯兰国"的走势如何,国际社会均须关注并认真对待它们在理念或思想层面构成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伊斯兰国"作为一个"类国家"的政治实体,其行为在很多方面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恐怖组织内涵。随着占领区的逐渐收复,被打散的"圣战"分子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恐怖主义活动,其隐蔽性、随机性、外溢性加大了反恐难度。虽然反恐行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即"伊斯兰国"生存范围急剧萎缩,影响力急剧下降,但它给世界恐怖主义遗留了大量的"政治遗产",其中包括恐怖主义新型"政治纲领"、新型恐怖手段、新型宣传和招募方式、新型"治理理念"等,势必会给活跃在世界上其他恐怖组织提供示范效应。本文通过将其与国家实体和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组织进行比较,重新解读"伊斯兰国"的恐怖主义性质以及与一般恐怖组织的区别,根据当前国际安全形势阐释后IS时代"伊斯兰国"对恐怖主义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外交评论》2016,(1):82-103
"伊斯兰国"组织(ISIS)的兴起将恐怖主义带入全新的"3.0时代",与其军事作战能力、资金募集能力和暴虐恐怖行为相匹,其刻意、高超的媒体宣传战略和攻势同样令世人侧目。ISIS试图运用媒体宣传实现多重战略目标:铸造具有强大吸引力的宣传品牌,拉拢极端分子或组织以抗衡对手,对各国民众与政府制造恐怖心理威慑。对此,国际社会虽已引起警觉,但防范和反击力度远远不够。国际媒体合作乏力,欠缺有针对性的媒体道德准则与法律法规,在反恐战略中媒体资源投入不足等因素,严重制约了媒体反恐战的开展。对ISIS实现"线上"与"线下"双重围攻,将是赢得国际反恐战争最终胜利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4.
王国燕 《工会论坛》2005,11(4):108-109
对伊斯兰教义的曲解和伊斯兰教的极端行为是恐怖主义的宗教根源,全球化对伊斯兰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强烈冲击是恐怖主义的社会根源,西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伊斯兰恐怖活动的国际根源,巴以冲突是伊斯兰恐怖主义的重要根源。  相似文献   

5.
ISIS极端组织已呈溃败之势,但国际恐怖主义威胁远未消失,并出现新的态势。ISIS大量残余势力的跨境转移,使新疆周边地区反恐形势日趋严峻。"东突"恐怖势力与ISIS合流,增大了恐怖主义对新疆的威胁。我国应加强与国际社会多层次、宽领域的反恐合作,坚持采取综合性的反恐措施,有效应对恐怖主义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外交评论》2016,(2):82-109
"伊斯兰国"的快速崛起使其成为当前国际安全研究的重要议题。它在兴起过程中成功的战略动员,集中体现了当代恐怖主义的"进化"与变形。首先,它通过开动"国家"机器,编织了一张可供战略动员的恐怖主义社会网络;其次,它通过配合使用媒体、人力与财政三大战略动员手段,汲取了充分的国际关注、人力资本和经济资源;再次,它通过与"基地"组织的战略竞争、在中东地区的渗透扩张和向国际社会输出暴力的对外行为,力图实现自身的战略目标:组织的生存和发展以及在其治下的政治秩序。长远来看,"伊斯兰国"庞大的恐怖网络和强大的战略动员能力将使得国际反恐形势日益严峻。为了克服其战略动员造成的多重影响,国际社会需要采取更具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举措予以应对,以求有效化解这一组织对国际安全和地区秩序不断加深的威胁和挑战。  相似文献   

7.
2015-2016年,全球暴恐活动进入新一轮扩张周期,伊斯兰国"IS"组织在全球攻城略地,"基地"组织能量依然强大,全球恶性暴力恐怖事件多发频发,国际恐怖活动的频度、烈度大幅上升,规模越来越大,民众死伤越来越惨重,恐怖活动呈现出持续活跃态势。目前,国际安全形势深刻变化、国际恐怖活动持续活跃,进一步刺激诱发全球暴力恐怖活动的复杂性。通过分析国际、国内恐怖主义活动特点,同时对国际重点地区和国内恐怖主义活动趋势进行分析,意图能为今后开展反恐怖主义工作提供相关参考。  相似文献   

8.
恐怖主义是指以暴力活动方式达到政治目的的理论、思潮和主张。恐怖活动就是某些组织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犯罪活动。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对抗消失,种族矛盾、民族纷争、宗教矛盾及其它矛盾冲突的加剧和凸现,再加上国际霸权主义势力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扰乱了正常的国际和地区秩序,给恐怖主义思想的产生蔓延、恐怖组织的形成及恐怖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温床。“9·11”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与反恐怖问题的高度重视。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而研究恐怖主义及其组织产生蔓延的原因、特点、危害和打击防范的措施手段,也成为我国从现在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伊斯兰国"在军事上遭受挫败,失去其所谓"国土"之后,其组织结构、运作方式、活动战术都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秘密网络恐怖活动模式。在这种模式下,"伊斯兰国"将组织成员分为核心领导层、骨干成员层、普通人员层,以及全球众多受其极端意识形态影响的极端人员层四个层次,并采取与有组织犯罪团体合流渗透的运作方式,在核心地区和其附属组织地区运用不同的恐袭战术。这给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带来消极影响,国际社会必须对"伊斯兰国"改换战术、外转求生恐怖形态保持警惕,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加强务实合作,消除恐怖主义产生的土壤,合力应对恐怖主义威胁。  相似文献   

10.
虽然尚处在"蛰伏期","基地"组织仍是我国目前难以忽视的巨大威胁。"基地"组织的发展变化受到两个因素影响,一是自身面对国际反恐怖力量打压下的结构转型与策略调整,二是其与"伊斯兰国"之间"合作—竞争—再合作"的关系变化。"基地"组织的危害性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基地"组织的网络化、分散化的组织结构与本土化、"独狼"化的行为模式给诸多恐怖组织以"灵感"仿效;第二,"基地"组织与日渐衰落的"伊斯兰国"可能出现合流的趋向,从而形成国际恐怖主义的合力,进一步加大对国际社会安全的冲击力度。"基地"组织的发展变化将为我国的国家安全带来严峻威胁。在应对以"基地"为首的国际恐怖组织的"转型"与"合流"问题上,必须坚持"预防与惩治并重""治标与治本兼顾"的总体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东突"恐怖势力深受国际恐怖主义特别是中亚恐怖主义的影响,恐怖犯罪案件呈急剧上升态势。呈现出恐怖犯罪手段多样、残忍,并极力效仿国际恐怖主义,恐怖活动趋向采用"基地"组织的游击化运作方式,选择的作案时间与地点更具有策略性,恐怖分子本土化和组织化程度明显降低等特点。面对宗教极端思想的意识形态化,网络恐怖渗透的加剧和"伊吉拉特"的现实威胁日益加大的"东突"恐怖活动的发展趋势,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安全观,科学认识新疆反恐怖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及艰巨性,建立健全反恐怖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情报信息工作,提高预知预防能力,加大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力度,强化对可疑人员的甄别、核查力度,健全、完善网络、通讯监管法律体系,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充分认识"伊吉拉特"活动的严重危害,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反分裂斗争,清醒认识中国面临的反恐困境。  相似文献   

12.
从传播的社会政治维度来看,以推特和脸谱为代表的新兴媒体不仅能点燃"阿拉伯之春",而且也能将网络恐怖主义推向新的高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伊斯兰国"恐怖组织的兴起正是一次恐怖主义在新媒体背景下的全新生长,代表网络恐怖主义的一种最新趋向。由伊斯兰国恐怖组织所反映的网络恐怖主义最新发展变化,为我国应对网络恐怖主义提供了诸多启示,再一次证明遏制恐怖主义离不开有效的全球治理。  相似文献   

13.
王晋 《外交评论》2015,(2):138-158
"伊斯兰国"这一极端组织的兴起有着复杂的背景和原因,已对中东政局造成重大冲击和影响,引发相关国家外交政策、对外战略的调整。"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以及周边地区的不断扩张,不仅使中东乱局进一步恶化,更使得中东地区的宗教、权力、思想观念之争日益尖锐。作为一种新出现的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组织形态,我们有必要深入探究"伊斯兰国"的历史变迁和内部组织结构。不同于以往伊斯兰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组织"思想激进、管理落后"的特点,"伊斯兰国"在战场、民政和社会管理等方面都表现出极高的专业性。"伊斯兰国"的孳生坐大,需要引起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社会的进一步重视。  相似文献   

14.
安理会是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的核心机关 ,在打击恐怖主义方面起着独特和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从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影响的角度审视恐怖主义 ,并以联合国集体安全制度对抗恐怖主义。它对恐怖主义对国际和平与安全影响的认识经历了逐渐深入的过程。目前 ,这一认识的框架已基本形成。  相似文献   

15.
"独狼"式恐怖袭击是当今恐怖主义的新趋势,"9·11"事件后该类恐怖袭击明显增多,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对于"独狼"恐怖主义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同学者使用各自的操作性定义。"独狼"恐怖主义定义的分歧、数据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案例筛选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对它的判断,甚至导致截然对立的定性。现代意义上"独狼"恐怖主义的产生包含4个宏观因素:无政府主义为其提供了行为基础,无领袖抵抗作为其思想基础,国家压制和跨国反恐合作是其社会基础,而新兴科技则为"独狼"恐怖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非组织化、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性是"独狼"的显著特征。"独狼"恐怖主义并不是发生在社会或政治的真空里,其成因、动机和激进化过程等都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际反恐怖斗争总体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恐怖主义威胁还将长期存在。全球正迎来恐怖活动的"第四次浪潮",欧洲正面临空前的恐怖主义威胁,恐怖活动高潮呈现新特点,恐怖袭击已形成特有模式,欧洲国家在政治、社会等方面面临恐怖极端组织的现实威胁,国际反恐协作的统一联盟尚未形成等诸多问题与挑战。欧美联合打击下的"伊斯兰国"组织实体力量明显衰减,其传统战略已出现新的调整。欧盟应当采取多种措施推动反恐打击工作,充分发挥欧洲反恐中心的职能作用,积极借鉴总结他国反恐情报中心建设经验,进一步加强欧盟内部的反恐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17.
随着陆续发生在北非、中东的"阿拉伯之春"运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骚乱、暴乱及内战的爆发,国际恐怖主义不断向纵深发展并对新疆产生深刻影响:新疆的暴力恐怖活动进入了新的活跃期,并趋向常态化;塔利班和"基地"组织的复苏,将使中国面临更为严峻的恐怖主义威胁;在境外受训和有实战经验的"圣战"分子将对新疆构成严重威胁;中亚地区成为境外"三股势力"向新疆渗透破坏的基地;境内恐怖分子积极效仿"基地"组织的恐怖袭击模式与运作方式,在作案时间与地点的选择上更具策略性,在作案手段的表现上更为残忍、血腥,在作案手段的运用上更为智能化,并加剧了与政府的对抗程度;互联网、社交平台等新型传媒媒介成为恐怖组织或团伙传播信息的重要工具;恐怖主义组织与跨国有组织犯罪集团的合作加强。  相似文献   

18.
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人类社会和平与安全的严重威胁,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是世界各人民的共同要求。要有效的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犯罪,首先就要把握当前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发展的新趋势,即一方面要把握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思想意识形态、活动战略等方面出现的新动向;另一方面要把握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在活动地域、袭击对象、袭击目的及袭击方式手段方面所发生的显著变化。针对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发展新趋势,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反恐法制。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主要是民族、宗教极端化的产物,具有意识形态性。对恐怖主义的治理不能只用打击手段,更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极端形式,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治理策略。具体而言,应从"反叙事"宣传教育活动入手,动摇、瓦解恐怖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极端化意识形态,并通过优化滋生恐怖主义的"能使环境"和采取"隔离接触"等措施,改变恐怖分子的行为进程,并通过控制媒体传播行为,抑制"媒体恐慌"的条件因素,才能有效减轻恐怖主义的威胁,实现对恐怖主义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恐怖主义主要是民族、宗教极端化的产物,具有意识形态性。对恐怖主义的治理不能只用打击手段,更不能采取"以暴制暴"的极端形式,应坚持"以预防为主、打防结合"的治理策略。具体而言,应从"反叙事"宣传教育活动入手,动摇、瓦解恐怖主义的"思想体系"和极端化意识形态,并通过优化滋生恐怖主义的"能使环境"和采取"隔离接触"等措施,改变恐怖分子的行为进程,并通过控制媒体传播行为,抑制"媒体恐慌"的条件因素,才能有效减轻恐怖主义的威胁,实现对恐怖主义治理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