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杨立平 《今日浙江》2008,(13):30-3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积极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扩大人民民主”以及“以扩大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的新论断和新要求,为发展基层民主理清了思路,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动力。在市委高度重视下,我们积极探索换届选举的民主方式,大力推进以党内无候选人直接选举、村民委员会“自荐海选”为主要内容的选举制度改革,掀起了一股基层民主的热潮,嘉禾大地到处洋溢着以“民主”为强音的“春”的气息。  相似文献   

2.
朱琦 《上海人大月刊》2004,(6):12-13,15
“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朝着这个目标,太平村在一步一步地前进.一年一年地接近。太平村的基层民主之路,是一条全面奔小康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3.
<正>中共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并进一步提出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作用"。作为基层政协组织,苏州市吴江区政协不断健全基层协商民主机制,积极创新基层协商民主形式,充分运用基层协商民主成果,努力推进基层协商民主建设,增强民主协商实效。一、遵循规范、深入实践,不断健全协商民主机制  相似文献   

4.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当前,全国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在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进行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结合基层人大工作的实际,探讨基层人大加强民主建设的问题,形成了一些粗浅认识。一、拓宽发展民主的形式,进一步发展更加广泛的人民民主  相似文献   

5.
在村民自治中,村委会通过选举民主的方式解决了"权力获得"的问题,对于其行使的"权力监督"又是通过村务监督委员会来执行。而对"权力行使"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进行会更加符合村民自治的内在需求,并没有明确的机制,这导致在村民自治中具有治理意义上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这两方面民主的真空。而若干乡村的协商民主实践成为填补这一真空的有效机制。因此在村民自治中吸纳协商民主,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协同治理,才能够真正地"找回自治"。  相似文献   

6.
当前乡村治理实践面临诸多困境,集中表现为治理“缺位”:农民参与村务治理“边缘化”、农村协商民主缺位及乡村治理制度规范缺失等。这不仅有悖于基层民主自治初衷,亦阻碍乡村治理现代化进程。全过程人民民主具备人民当家做主的完整程序和制度链条,强调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在场”性、全过程性、有效性,并秉持协商原则,确保人民参与公共事务“全过程在场”。由此观之,全过程人民民主可有效嵌入乡村治理过程,通过构建“两化三治”路径,即在坚持乡村民主治理政治化和社会化的原则下,构建以公共理性加强德治、以行动赋权推动自治、以制度规范保障法治的乡村多元治理路径,从而全方位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全面激发基层全过程人民民主活力。  相似文献   

7.
在近现代民主政治下,选举权被形容为选民"用手选择自己生活的权利"。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民主和民主选举的内涵及其表现形式不断发展完善。从党内民主到人民民主,从人大代表选举到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选举,从职工代表选举到其他各种社会组织选举,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不断扩大,民主选举的魅力不断凸显。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民主选举的发展可以用"小步快走"  相似文献   

8.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我们必须厘清  相似文献   

9.
贾庆林 《乡音》2013,(1):13-14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要求"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强调"要完善协商民主制度和工作机制,深入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界别协商、提案办理协商,积极开展基层民主协商,推进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协商民主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之一,已成为深化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任务。十八大对健全协商民主制度进行了总体规划和部署,协商民主在中国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寄予乐观的期待。中国在长期政治生活中形成了多级政治协商制度,探索出听证会、民主恳谈会等基层民主实践,这些为健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提供了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经验。同时,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建立社会协商对话制度,协商民主的协商场域正在不断拓宽。工资集体协商的广泛推行就是协商场域拓宽的一种表现,在这方面,福建泉州的工资集体协商尤其具有代表性。  相似文献   

11.
2004年笔者到杭州市桐庐县凤川镇和建德市梅城镇对 11个村基层民主实践情况进行了访谈, 从中看到农村自 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实施后, 经过1999年和 2002年两次民主选举, 广大村民的民主意识被广泛激活, 基层民主政治掀开了崭新的一页。一、呈现出的特点第一, 村民参选热情空前高涨。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迅速推进, 群众渴望管理集体事务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贯彻实施, 正合人民群众的心意, 村官由自己选举, 充分体现了自己的意愿。因而, 广大农民表现出空…  相似文献   

12.
《民主与法制》的刊名是彭真同志题写的。在《民主与法制》创刊30周年之际,本刊特邀曾长期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的中国政法大学蔡定剑教授撰写此文,缅怀彭真同志的民主思想,以为纪念。正是在30年前的1979年12月27日,彭真同志在全国选举试点工作会议的讲话中指出:实行基层直接选举,让人民实际当家作主,决不能把人民当阿斗。  相似文献   

13.
<正>实行基层社会自治是我国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之一。中共的十七大报告要求必须把发展基层民主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性工程重点推进,十八大报告再次  相似文献   

14.
民主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选举民主是一种民主实现形式;选举民主是指人民通过自由、公正、广泛、定期、平等、竞争性的选举来选择政府及其治理方式,或者说政府通过竞取人民手中的选票而获得作出决定的权力;选举民主的基本功能有合法性功能、选择和监督功能、稳定和抚慰功能、纠错和矫正功能、培育公民意识功能、扩大公民参与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安涛 《今日中国论坛》2012,(11):153-154
凤冈县通过实施"五议五促进",健全完善基层民主讨论、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各项制度,实现基层民主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16.
聚焦     
《政协天地》2012,(11):56-57
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的提出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这是第一次。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逐渐认识到,人民通过选举、投票行使权利和人民内部各方面在重大决策之前进行充分协商,尽可能就共同问题取得一致意见,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两种重要形式。前一种一般称为"选举民主",  相似文献   

17.
我国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农民群众的主体意识、参政能力 亟待提高;各级党政干部的民主素质还不能适应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农村 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还需强化。要加强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建设,必须作好以下工作: 加快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尤其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加大宣传教育和行为培养力度,切实提高干 部、群众的民主素质;充分发挥基层民主自治组织的“自治”功能,切实加强民族地区农村基层 民主自治制度建设;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加强法制建设,实行依法治村。  相似文献   

18.
民主是人类社会普遍追求的价值目标,民主政治是人类社会共有的文明成果,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所在。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共同构成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不断加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使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有机结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黎莲芬 《前沿》2011,(12):123-125
民主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村民自治是民主选举的保障。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正式施行以来,我国绝大多数农村已进行了7次以上村委会换届选举,对保障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政府对村委会选举干预过多、贿选现象严重、村民实际参与率不高是当前村委会选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定位,依法支持和保障村民行使选举的民主权利;通过立法把两办《通知》的精神明确化、具体化、制度化;做好宣传工作,提高村民的民主意识;加强组织工作,保障每一个选民的参选权利等对策是改进和完善我国村委会选举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是我国人民民主的重要形式。近年来浙江省若干基层实践创造并发展了这一中国特色民主的基层形态,始终以公共事务作为协商的重点内容,将社会组织作为协商的重要渠道,积极发挥网络平台在协商中的重要作用。从基层协商的趋势、格局和态势等方面来看,"以协商民主推动人民民主"已经成为了浙江民主政治建设的显著特点和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