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安居才能乐业,定居才能定心。10月17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了"和谐发展看申城"专题新闻发布会,上海市住房保障和房屋管理局局长刘海生介绍了上海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探索构建符合上海实际的住房保障体系等进展情况,上海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取得积极成效。"四位一体"住房保障体系"初长成"据悉,近年来,本市基本形成了廉租住房、共有产权保障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征收安置住房(动迁安置房)"四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按照"保基本、广覆盖、可持续"的要求,对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进行统筹安排、分类解决。  相似文献   

2.
刘挈希 《创造》2004,(7):40-40
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机关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得到了最大的实惠,从而让广大干部实现了从"无产阶级"到"有产阶级"的飞跃.特别是2000年以来,省委、省政府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坚持"统一政策、因地制宜、分别决策"的原则,在具体措施符合国家统一政策,保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云南省实际,摸着石头过河,加大了住房改革的力度,推出了一系列措施,如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后,着力解决住房分配货币化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短缺等问题,发放了离退休干部住房补贴,同时加快了住宅市场化进程,开放住房二级市场,实行廉租住房制度,积极鼓励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  相似文献   

3.
曹伟 《小康》2012,(9):50-53
正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住房建设项目,新建的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2015年将会出现在我国的城市或城镇之中,届时保障性住房数量将会占全部住房总量的20%。而住房保障亟须解决"保障谁、谁来保、怎么保"的制度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4.
周礼文 《求索》2012,(11):179-181
住房是人类的最基本需求之一。中国的住房高度市场化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保障性住房制度应运而生。保障性住房制度"合法且正当"的根基已初步构筑,其经济法学原理在于"三三理论",即市场机制"三缺陷"、国家调节"三方式"、经济法体系"三构成"。住房问题既是经济问题,更是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民生问题,必须加以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5.
实现全民"住有所居",解决中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问题,尤其需要政策性住房金融的配套支撑。住房公积金对"住有所居"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取消住房公积金反而会衍生出更多问题。为此,可借鉴全球政策性住房金融体系的经验,实施"一举三得"的住房公积金制度改革,让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挥更加重要且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住宅专项维修资金作为我国住房养老金,担负住房维修的资金保障。泰州市创新"住房医保"模式,通过业主、物业管理企业自愿参保,借助信息化平台简化申请流程,破解住宅维修资金管理使用过程的保值增值难、投票表决难,维修监管难等住房维修资金管理难题。"住房医保"模式还需要从做大资金池、建立动态赔付标准等方面提高其向其他城市推广的普适性。  相似文献   

7.
住房保障制度是社会为"弱势"群体提供满足其基本生活所需住房的若干制度,既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住房领域的延伸,也是住房制度对社会保障的体现,更是建设和谐社会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我省住房保障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把保障性住房建设列为政府公共服务的一项  相似文献   

8.
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出现,为很多中低收入者提供了良好的住房保障。由于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不完善、住房单一、监管不到位、政府职能不明确、配套制度不科学等问题,阻碍了保障性住房的供给工作,应有针对性地解决供给问题,还保障性住房制度一片"蓝天"。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记者赵静)5月23日,记者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获悉,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信息中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直属机关职工摄影协会主办的"争先杯第二届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系统摄影大赛"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本届大赛主题是"科学发展和谐城乡",分为和谐家园、城  相似文献   

10.
德国可以说是欧洲规模最大的租房市场,而德国住房体系的形成源于德国的住房政策。鼓励供给、压低房租、限制购房是德国住房政策的重要导向,"两高一低"、租房便宜买房贵是德国住房市场的主要特点。独特的住房体系使得德国形成了独特的"租房文化",成为了"房客大国"。  相似文献   

11.
廉租住房与经济适用住房衔接问题突出表现为两房保障对象之间没能充分衔接和两房政策实施及监管过程相互衔接不到位。各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可分为创新制度和完善制度两个方面,前者从衔接两房保障对象入手,建立政策性租赁住房新模式,形成"廉租住房——政策性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层次住房保障模式;后者保持"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两层次住房保障模式不变,从完善制度出发,逐步健全政策,加大执行和监管力度。为了更好地解决两房衔接问题,建议从两房政策的制定、执行和监管三个方面综合考虑:统筹制定两房政策;建立协调机制,严格执行两房政策;建立有区别但又统一的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2.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自住房公积金制度建立以来,特别是《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以及《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62号,以下简称《条例》)印发后,各地按照"房委会决策、中心运作、银行专户、财政监督"的基本原则和要求,采取一系列措施,适时调整资金使用方向,加大个人住房贷款发放力度,进一步推动了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发展。实践证明,实行住房公积金制度对加快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供应体系,改善中低收入家庭居住条件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目前住房公积金管理和使用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一些地区住房委员会制度没有真正建立,"房委会决策"  相似文献   

13.
安得广厦千万间——保障房的分配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隆 《北京观察》2012,(11):8-12
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国人就对圆一个住房梦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自1998年以来,国家"保障性安居工程"使得大批中低收入者的住房梦不再是个奢望。北京市委、市政府一直高度重视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一民生工程,2007年至2011年间,全市共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6024万平方米,占同期住房新开工面积的50.3%,通过"保障性安居工程"累计改善了近60万户家庭的住房困难。灯火璀璨的都市,有一盏亮着灯的小屋属于自己,对更多的百姓来讲,已经成为幸福的现实。  相似文献   

14.
《湖北政报》2010,(14):42-42
<正>鄂政办发[2010]47号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为全面推进我省住房保障工作,着力改善城乡居民的居住条件,根据工作需要,省人民政府决定将"湖北省廉租住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湖北省住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并对领导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重庆市南岸区认真贯彻国家关于解决城市最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深入落实"德政"、"民心"工程部署,以保障城市最低收入家庭基本居住需求为重点,结合实际,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进一步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住房供应的社保功能,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16.
《时事报告》2011,(4):30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传递出诸多改善民生的好消息,其中住房保障堪称重头戏。今年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棚户区改造住房共1000万套,未来五年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3600万套,这已作为约束性指标写入"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我  相似文献   

17.
王岚 《今日浙江》2012,(19):52-53
逐步构建起以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为主,非成套房改造和老小区整治同步推进的较为完善的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事关百姓民生,事关社会和谐稳定。近年来,宁波市不断完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逐步构建起以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限价房、公共租赁住房"四  相似文献   

18.
内容提要: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是构建社会和谐的现实需要。丰富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必须重新认识住房产品的属性,选择恰当的住房保障模式,在实践中推进住房保障制度实施,不断实现"人人居有其屋"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鄂璠 《小康》2011,(4):69-71
保障性住房不是"空中楼阁",就像少数民族的"千脚落地房"一样,它们的"每一根神经"都需要实实在在地"扎根"在土地和资金上。土地和资金,是为保障性住房"保驾护航"的"两员大将"未来5年,我国的保障性住房将达到3600万套,今年建1000万套,明年建1000万套,后面3年还要建1600万套,使全国保障性住房的覆盖率达到20%。  相似文献   

20.
正亘古至今,安居始终是百姓关心的头等大事。一直以来来,我国坚持将保障房建设作为"托底"民生的重大工程,提出"十二五"期间要新建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使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20%,加快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让"居者有其屋",我区自1998年启动保障房建设以来至2013年年末,全区城镇共建设保障性住房和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