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在如何看待市场问题上,过去我们提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现在《决定》提的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一提法的改变,一方面表明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的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在对市场经济基本规律认识进一步深入基础上对市场与政府关系的重新定位。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要让价值规律、竞争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就必须进一步厘清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深化改革,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政府和市场关系的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改革初期,中共认为,市场的作用是辅助性的,同时强调加强市场的作用.中共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提出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起“基础性作用”.中共十五大、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在十四大认识基础上不断深化.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这是中共对政府和市场关系认识的重大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这些论述对价格改革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物价部门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改革创新精神统领物价工作,充分发挥价格杠杆作用,让价格成为激发市场活力,稳增长、惠民生的重要杠杆。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决定》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改为"决定性作用",尽管只有两字之差,却反映了我国对市场经济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本文阐述了国内外的资源配置理论,体现了资源配置理论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的指导作用。并结合我国实践分析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性及路径选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应当理解为市场要发挥主导性的作用,同时要接受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1]“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是《决定》最大亮点和重大理论创新,也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以及引领其他领域改革的基本方针。  相似文献   

7.
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对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由"基础性"到"决定性"作用的变化,是我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要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深刻内涵,正确地认识和把握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范围、层次、方式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收入分配方式和资源配置方式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背面是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价格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一起决定了收入的初次分配。政府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作用主要是保障公平竞争,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监督和检查市场主体的价格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收入初次分配、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收入分配,具有鲜明的特征。解决我国收入初次分配问题的重点是完善市场机制,让市场在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加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9.
30年的改革开放,不仅给中国的经济政治带来深刻的变化,而且使中国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的变迁和分化。新的社会阶层在市场经济和社会转型中孕育而生,新社会阶层的发展壮大,对新的社会结构的稳定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现代化进程中急剧的社会变迁往往会引起社会的动荡,这关系到我国现代化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崛起。本文通过对新的社会阶层的理论界定及其发展趋势的分析,试图揭示这一新兴阶层的产生发展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以便我国顺利度过发展过程的“深水区”。  相似文献   

10.
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后改革时代”。在“后改革时代”,经济体制改革仍处于中心位置,核心任务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构建和谐最优的政府与市场关系模式,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并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基于对政府与市场关系的理论梳理,概括政府与市场关系的四种基本模式,并结合“后改革时代”我国经济社会的背景和核心任务,提出应健全和完善“政府—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的组织架构,促进政府与市场协同互动、合作互补,构建“强政府—强市场”的协同“双强”模式。  相似文献   

1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这一论断既表明了为什么要建设市场体系,又指明了建设什么样的市场体系,这对我们如何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具有重要的导向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伦理主义”为特征的儒学在当代中国已经失去也应该失去“国家哲学”的地位,发挥不了也不应该发挥“兴邦治国”的指导作用。不过,儒学在当代中国社会中并非没有任何地位,起不到任何积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儒学虽然不可能也不应该占据“主席”之位,但能够也应该处于“宾席”之位;不可能也不应该起决定性的“指导”作用,但却能够也应该起辅助性的“帮补”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误区之一,是将“市场经济=市场=抓市场(工业品市场、农产品市场)建设”,而不在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的重构上下功夫; 误区之二,是将“市场经济=‘下海’=全民经商”; 误区之三,是将“市场经济=一切向钱看=为小集团或个人捞好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提出,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的亮点在于提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大大提升了民营经济的地位,民营企业将迎来新的黄金十年。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但随着市场的逐渐放开,与之相对应的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相对落后,在深化市场经济体制变革的过程中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独具战略思维的改革思想对于推动改革发挥了巨大作用。时至今日,邓小平改革思想对于深化政府管理改革依旧能给我们很多启示,是新阶段推动政府管理职能转变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16.
国有企业“中心”与“核心”的和谐问题,事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健运行。由于多方面原因,在“中心”和“核心”的关系处理上,尚存在值得重视和加以规避的现象或问题。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关注“中心”与“核心”的关系问题,是为了更多地思考和研究和谐环境建设的关键点,也就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内因”。  相似文献   

17.
走出“怪圈”──农村基层团组织建设调查吴友云,秦朝阳,张能锋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团的组织建设在全省团的建设中起着主导的决定性作用。长期以来,农村基层团组织整顿——松瘫──再整顿──再松瘫这一所谓“怪圈”现象,一直困扰着我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相似文献   

18.
中亚地区“颜色革命”的性质与原因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生在中亚地区的“颜色革命”是对所在国内部存在的民主化进程缓慢、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等矛盾的一种调适。司法制度有失公正、贪渎现象严重、贫富分化加剧等社会问题的存在加之西方国家的“施压”“促变”是“颜色革命”在前苏联中亚地区国家频频发生的重要原因,其中政治民主化进程与市场经济发展内在要求之间的先天失调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西方势力的推波助澜也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南方谈话最大的突破在于改变了国人对市场的看法。“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些当时听起来石破天惊的话语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成为政治决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此走上了中国改革的舞台。  相似文献   

20.
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受着“三只手”的调节。第一只手是“看不见的手”———市场机制的作用 ;第二只手是“看得见的手”———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还存在着既看得见又看不见的第三只手———以市场中介组织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性组织和社会公共道德对经济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三只手”对现代市场经济运行不仅是必要的 ,而且是很重要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更需要“第三只手”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