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清末新政时期,奉天省全面地开展新式教育,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教育模式。在省内教育机构的督导下,各地相继兴办起小学堂、中等学堂、高等学堂,各类专门、实业学堂,以及师范学堂,开始传授近代科技文化,并且首度派遣留学生赴国外求学,奉天省初步地建立起近代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2.
王燕 《学理论》2012,(24):115-116
时务学堂是近代维新派创办的鼓吹变法、造就维新良才的代表性学堂之一。在近代社会转折的历史时期,学堂的历史教育,尤其是外国历史教育起到了独特的、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作用。在中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历史时期,历史教育,尤其是外国历史教育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时务学堂历史课程的设置无疑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田波 《学理论》2011,(11):256-257
社会实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它以真实、具体、丰富的社会为大课堂,让大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中吸收消化基本理论,培养综合素质。以实践理念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扬时代主旋律的集中体现,也是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客观要求。系统阐述了实践的定义和内涵、当前中国以实践理念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并进一步探讨了在实践中解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4.
文科 《学理论》2012,(17):261-262
随着世情、国情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越来越不适应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的建议如下:以理念创新为先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用充分发挥;进一步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认识,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及其理论创新,立足于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在深刻总结教育建设规律及其历史成就基础上,继续推进并深化中国教育实践,形成了视域宏大、内容丰富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教育强国战略思想体系,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发展新境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为新时代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胜利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随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建立和稳步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从研究到实践都取得了重要成果,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智力支撑。立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整体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整体性要求,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整体性视野中观照和提升,从而进一步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学科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科学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郑人杰 《学理论》2015,(3):236-237
思想对人的行为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能动性是思想的重要特点,是引导人的实践活动和促进人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解析思想的能动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思想活动的规律,充分发挥思想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人自身的发展开发潜能,激发创造力,实现自我超越。因此,我们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汲取正能量,提高思想的能动性,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思想保障和智力支撑,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思想政治教育的交往阐释及其意义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为媒介通过对话而达成一致的精神交往。经由交往的新视域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的全新理解,确立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理性选择。回归生活世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基本内涵包括:思想政治教育要充分尊重受教育者的话语权;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贴近生活世界;思想政治教育要重视实践理性的培养。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的教育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的补充和发展,促使中国教育有了根本性的推进,并对中国教育的现在与未来皆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邓小平的教育思想内容极其丰富,几乎涉及教育理论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更涉及教育改革、教育方向、教育目标和教育者的地位与作用等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因而是一完整的科学体系,在任何时候都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及强大的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10.
徐特立教媳     
梁堂华 《党政论坛》2011,(10):52-53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院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许光达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为近代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