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别一种真实--艺术的生存体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楠 《思想战线》2005,31(2):87-92
历史的本质真实不能成为艺术创作的根据.艺术的本质特征拒绝历史本质相对于创作的先在把握,这样的把握只能取概念形态,其创作也只能为概念而创作.概念地把握本质导致艺术创作对于非艺术的观念形态的依附,导致艺术的取消.艺术有另一种真实根据,即生存体验,其根据在于生存的有机整体性、融贯流变性及互动生成性.在生存体验中创作与批评彼此融通,体验的合于生存状况的真实性既是批评的根据又是创作的根据,二者在各自的自主性与自律性上被肯定并得以实现.生存真实是更为深刻的艺术真实.  相似文献   

2.
刘宇红 《前沿》2009,(12):195-197
创作是源于生活的,社会生活是创作的唯一源泉,只有用真实的素材创作的艺术作品才具有感染力,才会给欣赏者以美感扣艺术的享受。才能使好的艺术品成为永恒。如果采用的是个别的、不真实的、不能揭露社会生活真正本质的素材去进行创作,就好比在没有根基的沙滩上盖楼房一样是极其危险的。作家仍需做大地的儿子安泰。永远不能离开大地母亲——社会生活。不然就会产生才思枯竭、创作无源的结果。所以真实是艺术与美的源泉。  相似文献   

3.
艺术中的幻觉与意象的真实、非真实的真实性、真实的非真实性,是艺术语言规则、视觉经验和人类内在需要等互相作用的结果,是与时代同步嬗变的文化现象和艺术现象。艺术是真实与非真实的混合物,主体性和客体实在性的统一体。  相似文献   

4.
曹禺同志的剧作《王昭君》是历史剧创作中一朵艳丽的奇葩。剧本以诗一般的语言,火一样的激情,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紧张曲折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人们。它一反历史上塑造的哀怨悽惋、珠泪连连的王昭君的悲剧形象,塑造了“一个笑嘻嘻的而不是哭哭啼啼的王昭君,一个促进民族团结的王昭君,一个可能为周总理赞成的王昭君。”作者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高屋建瓴地分析处理历史材料,大胆地进行艺术创造,再现了历史的本质规律,真正做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5.
生活真实和文学真实的关系是文论界长期来悬而未决的问题。这两者在文学创作中的作用孰重孰轻,生活真实对文学真实有何意义,文学真实该如何表现生活真实等问题众说纷纭,尚无定论。2 0世纪末叶中国文坛出现的先锋小说、新写实小说和新历史小说以其极端的姿态对现存真实观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生活是否具有真实性,文学是否需要真实性等问题迫使我们去思考,去探究,去阐释。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试图从一个侧面揭示生活真实和文学真实的关系。首先有必要给“真实”的含义作一个相对界定。我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评价和判断,总以它自身的存在为基础。…  相似文献   

6.
从90年代以来,我们的报告文学创作一直不太景气,与 80年代中期前后报告文学创作的波澜壮阔形成了令人困惑的强烈对比。关于报告文学的衰退也曾有过种种议论,人们多是从社会学角度寻找原因,这当然不无道理。以真实性为第一生命的报告文学,根本上就是要“报告社会”。但联系创作实践来看,我们却有必要换个角度探讨新时期报告文学的由盛至衰。究其根源,我以为放弃文化观照、离开文化分析、淡化文化意识、缺乏文化深度,是这些年来报告文学走向衰退的一个重要的原因。   80年代我们报告文学创作的辉煌,显而易见是因为走入了文化的世界…  相似文献   

7.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崇尚自然、尊重历史为创作原则,注重历史真实首先是一个思想、艺术观念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当时时代所能达到的先进思想去观照历史,既不失历史的真实面貌,又使历史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凡涉及历史素材的,不管其范围大小和数量多少,都不违反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8.
郝孚逸 《理论月刊》2000,(11):20-23
莎士比亚的戏剧以崇尚自然、尊重历史为创作原则,注重历史真实首先是一个思想、艺术观念的问题;莎士比亚的历史剧用当时时代所能达到的先进思想去观照历史,既不失历史的真实面貌,又使历史剧具有较大的思想深度;莎士比亚的悲剧凡涉及历史素材的,不管其范围大小和数量多少,都不违反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9.
对传记文学作品的评价,历来存在不同的艺术准则和价值框范。强调其历史真实性者,往往对作品作考古般发掘,以检验其是否合乎历史史实;强调其艺术性者,又往往用评价小说的美学标准去框范传记文学作品,以衡量其艺术上所达到的高度及其突破性。其实,这是传记文学创作和评论中存在的两个严重误区。传记文学是一种独特的文学体载。它既非历史著述也非小说─—不能用历史或者小说的标准去评价它;但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又是历史著述也是小说──传记文学作品必须尊重历史真实和进行艺术创造。铁竹伟的《廖承志传》①是新时期传记文学创作中比…  相似文献   

10.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一直是人们公认的一条普遍原则。新闻真实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它一方面是指新闻事实真实准确,另一方面是指新闻传播者对客观事实的正确认识和评价。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力,网络新闻也不例外,虚拟世界同样需要真实。  相似文献   

11.
杨天陶 《理论月刊》2006,(7):131-132
真实性是新闻采访的基本原则,在新闻采访中其实存在着两种真实,即讲述真实与客观真实。新闻采访追求的是客观真实,但我们往往以采访对象讲述的真实性作为替代品,针对这种现象,文章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新闻例子展开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根据新闻采访工作的需要,提出了一些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演讲具有独特的艺术性,它离不开真人真事,真情实感。要想使演讲获得成功,必须深入研究演讲真实美的审美体现,它包括内容、情感、语言三个方面。演讲内容的真实美,要注意材料来源的可靠性;演讲情感的真实美,一是来自对演讲稿内容的深刻理解,二是来自对生活的独到体验,情感的传递有三种载体:辞、声、态;演讲语言的真实美,要把握好语言通俗化和形象化的"度"。这样才能体现演讲真实美,是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3.
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里反映的产物。只有从生活出发,真实地反映出生活本质的作品,才符合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才会有价值,也才站得住脚。那么,文艺作品怎样才能真实地反映出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呢?这只有依靠作家的实践(包括社会实践和艺术实践)。文艺作品写成之后,又怎样来检验它是否符合客观的生活实际呢?也必须依靠人民  相似文献   

14.
历史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是在不断寻求如实反映社会生活的本来面目,探究社会历史的本质和规律与“为倍受凌辱”的绝大多数穷困人谋利益、解放全人类两者的统一中,推进其理论探索并深  相似文献   

15.
汉乐府民歌,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的一朵奇葩。它不仅以叙事诗为基本体裁,而且直开五言诗和杂言诗的先河。《陌上桑》就是这先河源头的一颗明珠。后世六朝叙事民歌及诗坛大家曹植、杜甫、白居易等人的叙事作品无不受其影响。《陌上桑》是首叙事诗。诗的题材来源于现实生活,却不受真人真事的限制,在不违反生活本质真实的情况下,进行艺术概括,创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本篇痛斥  相似文献   

16.
《长生殿》与《桃花扇》作为清初拱映历史剧坛的“双子星座”,他们在选取史料进行艺术创作时所进行的历史观照是不同的.前者借史写情,后者借情写史,把对历史的观照放在服从主题和结构的需要上,努力达到艺术真实与历史真实的和谐统一,虽各具特色,但都产生了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成为历史剧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17.
陈玲玲 《青年论坛》2002,(4):119-120
文艺心理学是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欣赏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 ,亦即从心理学角度入手探讨文艺活动一般和特殊的心理规律。文艺心理学区别于一般的文艺理论的特征是 :运用心理学方法探讨文艺中的审美心理规律 ;而它区别于一般的心理学的特征是 :环绕审美本质 ,在审美与心理、社会的相关性中实现研究。本文试图分析文艺活动 (创作与欣赏 )过程中审美感受诸心理因素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正如德国美学家弗里德兰德所说的 :“艺术是种心灵的产物 ,因此可以说任何有关艺术的科学研究必然是心理学上的 ,它虽然可能涉及其它方面的东西…  相似文献   

18.
海登·怀特从语言层面质疑传统的历史再现论,他的理论对传统的历史观造成了极大的冲击,特别是有力地挑战了传统的历史真实观念,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历史与语言的关联问题.他对历史真实性的挑战主要在三个方面:历史话语的虚构性,历史叙事的阐释性和评判历史再现标准的不稳定性.怀特并不否认历史叙事的真实性,但最终也没能解决历史再现中的真实性问题.他的理论为人们重新认识历史话语的性质提供了许多启示,也有助于文学叙事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毕淑敏的文艺思想建构包括三个要点,即真实理念、情感观念和读者意识。其真实理念强调创作的体验性真实,注重表现生命本真和心理真实,注重表达主体的真理性认知和真情实感。其情感观念讲求情感体验和情感选择,追求情感表现的真实性和个性化,申扬和灌注关怀伦理。其读者意识强调以笔告知而深度沟通,强化平等对话和心灵感应,重视引导读者通过阅读而实现自我精神提升。  相似文献   

20.
<正>人文语义学是理解史实、文本的重要方法与途径。历史文本书写是否反映历史真实,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历史研究的基本问题或根本问题,而真实性是人文语义学的基本属性之一。从人文语义学审视历史与文本,则两者都是真实与客观的存在。即人类历史是真实发生的客观现实,历史文本也是真实、客观的记录。既然两者都是客观存在的,那么为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