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小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未来的栋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约有3.67亿。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因此对广大未成年人的教育目标,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更要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彰显了我国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关照,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契合国际上惯行的儿童福利理念的意旨,要求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和最大利益;体现国家亲权理论的精神,强调国家和社会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最终责任主体应负的监护义务;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个别化与宽缓化处理;是社会参与原则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强调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来;有助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实现,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是国家与民族、社会与家庭的未来与希望。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关系到未成年人一生的幸福,关系到家庭的和谐美满,也关系到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中国作为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的文明之邦,充分挖掘自身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挥其在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领域的独特作用,是全社会都应该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艰巨的事业。把未成年人教育好、培养好,是关系到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针对未成年人身心发育过程和思想行为特点,开展了大量工作,进行了有效培育。未成年人保护法以及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实施,使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纳入了法制化轨道。深入实施这些法律,能够帮助未成年人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有利于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对于确保国家长治久安、兴旺发达具有重要意义。未成年人成长受到社…  相似文献   

5.
当前,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世界各国都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也随之愈加为人们所重视。这种状况缘于未成年人犯罪的产生有其复杂的综合因素,包括未成年人所处的身心发育特殊阶段和由家庭环境、社会发展状况构成的成长环境等主客观方面,对未成年人犯罪的综合治理,已成为一项亟待高度重视而又需要长久进行的社会系统工程。本文试图从矫治未成年人偏差行为这个角度作一分析,以期对探讨未成年人犯罪预防问题有所帮助。 一、对未成年人偏差行为矫治之必要 所谓“偏差行为”,是指…  相似文献   

6.
一、建立异地户籍青少年帮教基地的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外来打工人员越来越多,外来人员的犯罪率亦随之增加。这些外来人员特别是青少年在犯罪以后应有的权利保障状况如何,不但直接关系到他们个人的生活、他们的家庭,而且必将关系到我国的民主和法治化进程,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据本院2006年的统计,2006年我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47件,判决未成年罪犯124人,其中异地户籍未成年人罪犯20名,  相似文献   

7.
未成年人犯罪被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世界第三大公害,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如何针对未成年人特殊的身心特点和特殊的失足原因,采取有别于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方式,从根本上矫正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消除社会不稳定因素,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近年来,国际社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理上呈现出非犯罪化、非监禁化、非刑罚化的趋向。在这种社会和司法背景下,被认为能够有效处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刑事和解制度开始在我国萌芽。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促使其身心健康发展的社会事业组织,它能结合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生活指导、青春期教育和心理教育教育,防止各种不良行为的形成。这显然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在《未成年人保护法》充分肯定中小学校在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应尽义务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了中小学校矫治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和预防其犯罪的重要义务。  相似文献   

9.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对现代社会错综复杂的社会治安形势和居高不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率,如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实现社会的长治久安,世界各国都在进行颇有意义的探索,并形成了许多富有创造性的经验和科学的对策措施。对各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进行比较研究,对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无疑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以成为当今社会的一大主要问题,根据我国刑罚的最终目标与其特殊性,应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与为成年人犯罪截然不同的刑罚。新刑法只对未成年人犯罪做了些特殊的规定可是具体操作还不够完善。重视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不仅关系到维护社会治安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也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犯罪的命运,无论对于现在或将来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的完善与发展,彰显了我国对未成年人这一群体的特殊关照,是我国人权保障事业进步的重要标志。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是《刑事诉讼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司法制度,契合国际上惯行的儿童福利理念的意旨,要求充分保障未成年人的权利和最大利益;体现国家亲权理论的精神,强调国家和社会作为未成年人保护的最终责任主体应负的监护义务;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强调对未成年人的个别化与宽缓化处理;是社会参与原则在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的应用,强调吸收社会力量参与到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中来;有助于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的实现,切实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2.
我们党和国家历来十分关心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犯罪非常关心。1979年党中央提出全党“必须高度重视”解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1985年党中央又指出“能否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共产主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的事业是否后继有人,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关系到民族兴衰的大事”,并为此向全党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教育,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通知》。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老年人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这个人口大国中,未成年入是祖国的未来,未成年人是否能健康成长,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因此,党和国家历来十分重视对未成年人的培养、教育和保护工作。同时,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党和国家又十分重视对老年人的关心,照顾和爱护工作。两者在总人口中占的比重都很大,地位都很重要,形成两个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那么,这两个群体之间,如何建立起被社会认可的、以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为纽带的教育、感化,挽救体系和长效机制,形成牢不可破的隔代亲关系,从源头上预防,减少、治理未成年人犯罪,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是本文提出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犯罪低龄化已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范围内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从青海省情况看,九十年代以来未成年人犯罪日益严重,案件数量不断上升,犯罪暴力性、团伙性、凶残性日益明显,已引起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对青少年犯罪的早防早治,社会的长治久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意义重大。为此,本人对青海省“八五”、“九五”期间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情况、特点、发展趋势及对策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面对世界各国未成年人犯罪普遍增加、日趋严重的发展态势,人们已经逐步意识到,对未成年人犯罪单纯采取严厉的打击和惩罚是无济于事的,必须加强未成年人的教育、保护工作,使未成年人犯罪能够预防在先。然而,现实社会如何有效开展未成年人犯罪的早期预防工作,确是世界各国倍感棘手的一大难题。我国《预防末成年人犯罪法》(以下简称《预防法》)总结了长期以来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用国家法律的形式提出了对未成年人开展预防犯罪教育的重大举措,并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的具体运作要求作了比较明确的规定。对未成年人开展犯罪预防教…  相似文献   

16.
关于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14至18周岁年龄段人的犯罪,对犯罪的未成年人,如何处罚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前途,而且还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对未成年人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经审查认为虽已构成犯罪,但情节较轻微,有悔罪表现,且具备管教条件的未成年人依法作出的决定。本文就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制度若干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少年司法制度理论与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少年司法制度作为当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规定的一项法律制度,对于预防犯罪、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产生不仅是基于“国家之父”观念、人道主义立法思想和教育刑罚观的理论基础,也是应对、解决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激增这一社会现实问题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未成年人犯罪已被列为继吸毒贩毒、环境污染之后的第三大公害,成为全球严重的社会问题。近年来,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率不断上升,如何预防和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虽然我国采取刑事政策与刑事法律相结合的方式来阻止未成年人犯罪浪潮的高涨,但由于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立法存在不足,刑事政策又没有充分发挥其作用,因此成效不甚理想。采取何种刑事政策能有效的弥补刑事立法的不足,以达到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的目的,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首先应当是稳定有序的社会。和世界上所有国家的少年法庭一样,我国设立少年法庭的初衷就是为了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促进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1988年5月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法院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经验交流会上,已故原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林准同志就曾明确指出:少年法庭“是人民法院直接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又一具体形式”,“是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一项治本措施”。现在看来,这个初衷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设想,完全是一致的,相容的。  相似文献   

20.
母亲素质与未成年人犯罪源头预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是一个动态的社会问题,是一系列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近百年来,在探析、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虽然学说林立、观点纷呈,但大多忽略未成年人犯罪成因中“母亲素质”这个因素。在未成年人成长过程中,母子之间往往共同参与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形成一方施教与一方受教的社会化过程,其中母亲素质的高低,作用举足轻重。母亲不良言行的引导会直接影响孩子不良行为产生乃至出现犯罪行为的苗头。深入探讨母亲素质与未成年人犯罪的关系,强化未成年人犯罪源头预防,是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