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10年前,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戊戌变法历经103天宣告失败.变法的失败,既有客观上的原因,但变法领导者主观上的不成熟也是导致变法失败的关键性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原因对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有许多启示,改革的速度必须与经济、政治发展的水平和社会的可承受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日本高等教育在发展和改革方面取得了许多新进展。对日本官方和民间有关这次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文献稍做梳理,就可清晰看到,尽管可以说出许多原因,但为做到“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是最根本的原因和动力。我们认为,特别应当注意的是日本在实施“科学技术创造立国”战略全局中,在发展和改革高等教育的实践过程中,精心地进行一流大学的建设。 一 自明治维新以来,日本近代意义上的大学教育制度经历了创立、发展与改革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是一次事关日本国运的改革。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是,有以天皇为首的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与推动。其教育改革的重点内容是:大力普及初等教育;改革中等教育和发展实业教育;注重重点大学的建设等。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中国人民为了推翻压在自己头上的三座大山,进行了前赴后继的不屈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戊戌变法的失败和中国民主革命失败,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这是历史的选择,也是人民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日本明治维新后,以天皇为主体的日本军阀政府对内进行自上而下的改革,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道路;对外推行“大陆政策”,侵略中国,挑起战争。本文着重分析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及其恶果,这对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发展中日睦邻关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维新以来,康有为就开始注意绘画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关系,关注绘画的实用价值。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后作欧洲十一国之游,康有为直观感受到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差异,在游记中提出要师法西画写实风格的观点。这一经验也贯穿康有为后期的绘画思想,提出以写实作为手段来改良中国画,从而“合中西为新纪元”。  相似文献   

7.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避难到日本,开始了长达13年的流亡生涯。期间,梁启超积极的投入政治运动的洪流中,期望寻找到中国的救亡图存之路。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日本和中国均面临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的状况下,日本通过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幕府统治,迅速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而中国的戊戌维新却遭到失败,未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是何原因导致日中两国迥然不同的维新结局?这是因为日中维新运动所处的国际环境和时代背景不同;两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状况和维新派力量的强弱有别;两国内部政治结构与经济结构也有差异。  相似文献   

9.
戊戌变法是带有悲剧色彩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其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既得利益集团的疯狂反抗.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任何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体制改革都必须竭力遏制既得利益集团的反抗;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要求改革者必须掌握足够的政治权力,才能遏制既得利益集团,达到改革目标,促进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10.
日本学者谈──中国改革的成功与面临的问题黄泰岩,王晓明今年我赴日本作课题研究时,发现许多日本学者非常关心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开放,他们在报刊杂志上以及在讨论会中对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一些有见地的看法。现对其综合作些介绍,以丰富我们的认识。一、中国改革成功...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日本刑事司法制度的新动向,即给予陪审员以决定自白证据取舍的决定权为视角,运用比较的方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改革的内容、改革的社会背景以及改革的理论之争。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使民众开拓视野,及时地了解日本司法改革的新动向与新趋势,对于我国法制的改革与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日本在二战失败后,在短短二三十年的时间内又实现了经济的腾飞,创造了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日本奇迹,到八十年代末期日本经济达到了顶峰,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债权国,在全世界都拥有产业。日本的产品,如汽车、电子产品,化工产品在全世界都受到欢迎,并且有着最好的名声,在全球500强的企业中,日本企业和美国的企业数目基本相同,世界最大的10家银行中有9家是日本银行,日本国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更多的日本人到国外去旅游,居民拥有先进的电器和汽车。日本的成功是令人惊奇的,在探讨日本成功的原因的时候,人们总把日本的管理模式视为其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戊戌变法中维新派政治法律思想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戊戌变法是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发动的一场变法运动。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试图通过兴民权、设议院、立宪法、实行君主立宪等措施 ,使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和控制 ,走上富强的道路。戊戌变法的失败留给后人很多思考。本文通过对维新派政治法律思想的述评 ,进一步分析了他们的这些思想对当时以及后来的思想界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并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的经验和教训。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出版日本伤寒医籍共计21种,其中大部分在1920-1939年代出版。而原著多成书于日本明治维新之前,且多为汉医名家之作。这些医籍的大量出版,一方面是与中医抗争运动有关,民国医家欲借此壮大中医声势,并激励国医研习医籍,提升医术;另一方面则与中医革新的趋势相关,日本汉医不仅进行了中西医结合的成功尝试,且其便于取法、注重实证的特点亦符合民国中医界革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中日关系既有两千多年的友好交往史,又有1894年到1945年的日本侵华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二战后日本走上了和平发展道路,中日关系开始了“第三个历史”。中日关系“第一个历史”是日本向先进中国学习、在实力比较上是“中强El弱”时期。然而日本作为一个狭窄多灾岛国,有着强烈的扩张生存空间意识,在唐朝和明朝,中日间发生过两次军事较量,都以日本失败而告终。这说明,只有一个既先进又强大的中国,才能使日本折服甚至追随。日本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走上了“脱亚入欧”之路,其后又走上了疯狂的对外侵略扩张的邪途。1894年甲午战争成为中日实力对比的转折点,即从“中强日弱”转变为“日强中弱”。二战后,中日关系“一强一弱”成为历史,并开始走向两千多年来从未有过的第三种状态——“强强型”关系。2010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今后10-15年,中国现代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经济和军事实力将进一步走向强大,日本和美国将会加强合作来牵制中国。然而,从中期而言,日本将会摆脱对美国的依赖而追求某种自主性;长期而言,日本可能还是不得不与中国友好相处。当今中日关系的本质问题在于,在日本从当前追随美国转向美国某学者所称的“追随中国”的长期过程中,是否也会经过古代历史上日本终于对中国“服气”之前曾发生过的同中国之间的“战争磨合”呢?  相似文献   

16.
志贺重昂的日本风景论的出版在当时的(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和国际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该书以文学的手法,描述日本的山河情景,使得原本平淡无奇的地理学顿时熠熠生辉。然而,最大成功之处还不仅如此,作者用通过对日本风景的夸大描述,唤醒日本民族对本国江山的热爱,重新认识日本的大好河山,才是作者的本意。本文将从日本风景论中对作为邻国的中国的描写入手,分析作者眼中的中国和向日本民族以及世界传达的当时中国的形象,从而探讨这样的描述形象对当时已处于封建社会末期的中国的影响和社会主义发展至今对中国在日本以及世界上的形象是否有关; 以及志贺重昂所主张的国粹主义论对近现代中国发展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日本律令制的法体系中存在侵权行为法的最初形态,具有明确的赔偿意义。明治维新后,日本引入近代侵权行为法而发生历史上第一次转折;二战后的20世纪50—60年代,日本侵权法制发生第二次转折;20世纪90年代以来,面对侵权法危机和新保护法益的出现,侵权法法制正发生第三次转折,日本学者也以新自由主义权利论为基础,提出诸多理论对策,对策既是从现实角度对侵权行为制度目的和机能的根本性追问,又是开创日本侵权法新时代的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8.
历史问题是横亘在中日之间长期难以解决的敏感话题。自明治维新后,日本侵略野心爆涨,中日关系恶化,日本对中国实施了步步紧逼的军事策略,欲变中国为其殖民地。台湾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为日本觊觎良久,终于在甲午战后吞入囊中。日本侵台策略在日本对华军事政策中具有代表性,对于研究日本近代对华政策、日本亚太政策、日本战争思想有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19.
一、改革和发展是推动中国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认真总结中国历史上历次改革的历史经验和失败教训,从全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夹,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进行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起伟大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论述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改革不断走向成功的经验。全文从改革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等方面入手 ,从不同角度 ,阐释了我国改革以理论突破、思想解放为先导 ,采取渐进改革策略 ,努力抓住发展机遇 ,在实践中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