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福建船政学堂与福建教育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船政学堂被誉为中国海军的摇篮,他的出现和发展初步动摇了中国古典人文教育传统,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次重大创新,他的出现同时也开启了福建教育的近代化。本文试图从福建船政学堂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育观念的进步来考察它在福建近代教育史上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
陈独秀与中国近代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独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杰出的人物,在中国近代革命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他一生中不仅积极参予教育实践活动,而且撰写了大量的教育文章,发表了许多著名的教育演讲,阐发了较为深刻而又独具特色的教育思想。因此,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尤其是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发展史上,陈独秀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一如所周知,陈独秀从青年时代起,就积极参予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活动,是一位著名的爱国者和立场坚定的革命者。但直至中国共产党创建前,陈独秀的主要社会职业却是教…  相似文献   

3.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建立中国新的教育体系、为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改革旧的教育制度进而富国强兵而努力。健全人格的教育理论是他在探索教育救国道路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罗丽霞 《党史纵横》2009,(11):24-24
蔡元培先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义革命家和教育家,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人贡献,他是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体系相教育制度形成的始创者,他的“思想自由,兼容并趣”的主张,使北犬成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祥地,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生创造了条件。因此,他被毛泽东赞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相似文献   

5.
蔡元培(1868-1940),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和教育家。早在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他就毅然起来反对清王朝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并开始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1917年至1923年他在担任北京大学校长期间,中国历史经历了轰轰烈烈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五四运动的掀起和爆发,应该说北京大学爱国师生是发起者和首倡者。五四运动前后,作为北京大学校长的蔡元培,竭力废除封建腐朽的教育制度,大力倡导近代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选用大批具有先进思想和博学多才的知名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6.
陶行知既是一位人民教育家,又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和政治活动家。他在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正确认识教育和政治的关系及其社会功能,其爱国思想及其实践经由了教育救国,走上近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一般历程,到教育与政治并重,实现爱国思想的重要进步,再到以政治斗争为中心,投身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最终成长为一名坚强的革命者和共产主义战士。陶行知的思想发展轨迹及其爱国实践过程是近代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成长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天津支部生活》2013,(6):52-52
集体学史,已经成为新时期党的高级干部的传统。江泽民非常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研究。从1996年开始,他陆续请了8位专家进中南海,先后共讲了9次课,主要是对近代中美俄日关系、文艺复兴与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等历史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8.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思想家、科学家和教育家,他的一生都在为建立中国新的教育体系、为发展中国文化教育事业、改革旧的教育制度进而富国强兵而努力。健全人格的教育理论是他在探索教育救国道路的过程中提出来的,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高航 《世纪桥》2014,(1):72-73
严复是中国近代逻辑思想史上的第一人,也是中国近代逻辑史上译介西方逻辑学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为引进和普及西方逻辑学做出大量具体而微的工作。本文试图从文化交融的角度出发,以严译著作典籍为依据,探讨严复是如何跨越中西方的文化障碍,实现中国传统思维方法与西方逻辑方法的融合,并对后世逻辑思维产生深远影响的。  相似文献   

10.
杜向民  韩博 《党史文汇》2011,(12):31-34
蔡元培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曾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中法大学校长。他一生清廉正直、热衷于教育事业,曾提出“五育”等诸多教育、教学新主张,为我国教育、文化、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富有开创性的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相似文献   

11.
刘学洙 《当代贵州》2012,(10):44-45
李端棻是贵阳人,晚清戊戌变法关键时刻,出任礼部尚书。在中国近代大历史的视野中,他是近代中国从旧体制内部站出来挑战旧体制的改革先驱;是从边远封闭的贵州走向全国,积极对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有重要影响的第一个黔人。康有为称他“抗疏维新冠九卿”,梁启超称他是“二品以上大臣言新政者一人而已”。  相似文献   

12.
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行知在批判近代中国“传统教育”和“洋化教育”弊端、吸取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合理内核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颇具特色的生活教育思想。“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石,分别诠释了生活教育的目标、内容、途径和方法。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教育的培养模式、教育方法方略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3.
田田叶 《世纪桥》2012,(11):28-29
林则徐是我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在晚清统治岌岌可危、国家民族面临重大生存危机之时,在经世致用思潮的影响下,林则徐开始以不同于以往的视角看待西方世界,开始思考有效的救国救民方略。他关注现实,注重实效,尝试了解西方、学习西方、变通自己,开始了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步伐。这些行为有着明确的目的性和功利性,即壮大自己而“制夷”,在“制夷”中得以振兴富强。但是,近代经世致用思想是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等传统思想的内在发展,作为统治阶级,作为君主专制统治的维护者,林则徐的思想又不可避免处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框架中,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刻影响,也有着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早期的读书生活,是他的早期理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大致包括如下:学习传统的中国文化典籍.从文学到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都认真加以研究,形成了他的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学习传统中国哲学.特别是学习先秦儒家、道家哲学、宋明理学、近代哲学,使他对中国哲学的传统有深刻的了解,为他后来批  相似文献   

15.
徐特立教子     
梁堂华 《党课》2010,(20):84-88
徐特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教育家。他一生从事教育工作长达70余年,创办了梨江高小、长沙女子师范、鲁迅师范等多所学校,曾在周南女校、湖南第一师范、延安自然科学院等担任校长或任教,培养出了毛泽东、蔡和森、李维汉、田汉等一大批优秀的革命和建设人才,为近代中国以及新中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的警察制度是清末学习西方的产物,其对传统中国社会的治安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对于这一时人誉之为“要政”的泊来品最早产生于何时、何地,目前学术界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厘清中国近代警政首创问题,对于界定近代中国警察制度的起源、  相似文献   

17.
我国幼儿教育思想的探寻,从上世纪80年代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至今从未间断,主要集中于三大领域:一是西方的教育思想;二是中国传统的蒙学;三是近代中国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8.
张艳凤 《世纪桥》2011,(3):120-122
陈独秀自幼苦读诗书,学习八股文,先后参加了院试和乡试,在这期间,他对中国旧教育进行了许多思考,对中国传统教育的种种弊病进行了无情的揭露和否定,尤其是在提倡民主和科学的教育思想方面,他有力地推动了中国教育事业的改革,在借鉴西洋教育的基础上,逐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通过研究陈独秀的教育思想可知,他的教育改革思想体现在其一生的经历中,是一个不断发展、成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作为近代中国一大奇人的辜鸿铭坚持中国文化优越论,坚持儒家传统文化,并极力为中国传统旧俗辩护,以其独特的文化保守主义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他这一独特思想产生于近代中国社会中,并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影响。表面上看虽然有背于当时"西学东用"潮流,但他以独特的视野,凭借自身对于东西方文化的深刻理解,致力于英汉儒经这一并不为世人关注的工作,向西方输出中国文化,为扩大中国在世界的影响力作出了贡献。但辜鸿铭的文化保守主义有明显的偏颇之处,他对文明的理解以及中西文化的评价也存在偏狭,这是评价辜鸿铭文化观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清廉正直,耿介拔俗,被毛泽东誉为“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他“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理念对后世的中国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同时,他的“离经叛道,混淆纲常”的婚恋观念也对后世的“男女平等”起到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蔡元培一生经历了三次婚姻,由“六礼”到中西合璧,再到婚姻自由、平等,其间充满着传奇,也正好印证了他本人一生的思想变革及中国近代思想的变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