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单位好不好,关键在领导”,“班子强不强,关键在主官”。“一把手”是一个地区和单位领导班子的核心,对这个地方和单位的发展起着关键性作用。加强“一把手”队伍建设尤其是提升其善政能力,打牢这个党的干部体系的“主桩”,是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完善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党政正职、关键岗位干部培养选拔”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
建设一支符合“五型”干部要求的高素质统战干部队伍 ,建立起深受党外人士欢迎的“五家” ,是对统战工作优良传统、优良作风的继承和发扬 ,是统战工作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迫切需要 ,是统战干部和统战部门鲜明的时代特征。只有内强素质 ,才能外树形象。统战干部的素质决定统战干部的形象 ,决定统战工作的实绩。因此 ,建“五型”队伍、创党外人士“五家”的关键 ,就是实实在在、坚持不懈地提高统战干部素质。笔者认为 ,提高统战干部素质 ,建“五型”队伍 ,至关重要的是每位统战干部自觉锤练为政治坚定、作风民主、知识广博、工作创新的干部 ,…  相似文献   

3.
“识别干部关键在平时。”应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汤建国说。如何搞好干部平时考核?近年来,应城市采取“互联网+平时考核”,形成了全市党员干部“线上晒实绩、线下比作为”的生动局面。  相似文献   

4.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干部。强化干部监督,严防吏治腐败,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干部管理、培养高素质干部队伍的一项重要举措。本课题分析了目前干部监督工作中存在的误区,依据干部监督的中心内容,提出新形势下加强干部监督的工作思路,对于改善和防止干部监督工作中“弱监、虚监、失监”现象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制度是新时期干部制度改革的重点,也是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的关键。种种原因造成了干部只能上不能下,干部不能下的问题成为改革的难点。通过树立正确观念,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健全机制,拓宽干部“下”的渠道;完善考核细则,准确把握干部“下”的标准;采取有效措施,合理安排“下”的干部等措施,建立完善的领导干部“能下”机制,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干部制度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各级党政领导干部中选派“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引导和帮助村党组织书记提升素质、理清思路、建强班子、推进发展、促进和谐,是干部下基层和基层求发展的有效结合形式。具体工作推进过程中,“第一书记”摆正位置、处好关系,是履行职责、自我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干部选拔之所以存在问题,不仅在于干部选拔的标准难以量化、量化不彻底或量化原则难以贯彻,还在于干部政绩评判工作的复杂性、干部评判意识的薄弱性和评判体系的不合理性。解决干部选拔标准的评判问题的关键是解决政绩评判问题;解决政绩评判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建立健全科学的政绩评判制度,最终解决好“谁评判”、“评判谁”、“评什么”、“怎么评”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作为干部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要求。通过学习 ,关键要使干部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深刻内涵 ,努力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 ,干部就是决定因素。”邓小平同志多次谈到“办好中国的事关键在人” ,“对执政党来说 ,党要管党 ,最关键的是干部问题” ,又说“选好一二把手整个班子就带动起来了。”江泽民总书记一系列会议上的讲话中反复强调“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能不能巩固和发展下去 ,中国能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强盛不衰 ,关键看我们能不能不断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的领导人才。”从上可看出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党的干…  相似文献   

10.
当前.全省上下正在扎实开展“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三万”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是要培养和增进干部与群众的感情,提高干部做群众工作的能力,了解群众关注点,解决群众难题,提升群众幸福感,视群众工作为“生命工程”。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昆明市严格按照省委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组织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普遍开展绩效问责工作,对绩效表现有待提升的部分干部进行“敲打”,以激发其担当作为。这也生发出一个重要理论问题:具有负向惩戒属性的绩效问责何以激发干部的正向担当动机?本研究引入行为公共管理学视角,利用面向基层干部的大样本问卷获取调查数据,并进行分层回归分析,探究绩效问责激励干部产生担当动力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干部对政府绩效问责的主观感知,构成了绩效问责激发担当动机的关键中间机制,且这一机制包含了干部对绩效问责目标与公正性的两方面感知。具体而言,感知程序公正、感知结果公正正向影响干部担当动力的产生,形成动力激发机制;感知目标过载负向影响干部担当动力的产生,形成动力抑制机制;感知目标适配意味着工作挑战性的不足,不利于干部产生更强担当动机;感知信息公正虽有必要性,但在“化压力为动力”的过程中缺乏贡献。此外,该机制还受工作年限的调节作用,即工作年限能在部分动力激发机制中起促进作用,又在部分动力机制中起减缓作用。上述发现意味着,绩效问责工作应强化干部对程序与结果公正性的感知,同时尽量减少其动力抑制效应的影响。本研究为打开绩效问责激发干部担当动力的机制“黑箱”提供了新的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指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此,必须把严格选拔干部当作基本前提,把严格教育和培训干部当作基本方法,把严格锻炼干部当作基本途径,把严格监督干部当作基本保证,全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14.
能否全面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关键在我们干部队伍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是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关键。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注重年轻干部的培养、创建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是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5.
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启动以来.大姚县委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和省州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把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作为加强基层组织建设、转变干部作风、改善干群关系、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的重要举措,强领导、创载体、抓落实,使“四群”教育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工作做到高标准定位,高起点开局,高质量推进。  相似文献   

16.
沙洋县探索推行“四双”模式,选派“改非”干部和退休干部到非公企业担任“红色CEO”,帮助强班子、带队伍、聚力量、优服务,推动了非公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诸多省市以下派干部进驻农村为手段,推动各项解决“三农”问题政策的实施。本文基于对干部驻村的公共管理学分析和解读,认为干部驻村是转型时期“强政府”的表现形式,是一种中国特色的政策工具,具有多重的、积极的公共管理价值。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背景下,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各级地方政府,科学有效地应用干部驻村制度,充分发挥其政策工具和公共管理价值,对于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自深入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以来,昆明市盘龙区严格按照中共云南省委、昆明市委的统一部署和总体要求,紧紧围绕“访民情、抓落实、办实事、强组织、谋发展、促和谐”六项任务开展“四群”教育实行干部直接联系群众制度,结合辖区实际,组织干部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把“学、查、改”工作贯穿于活动始终,切实打造幸福乡村、和谐社区,不断探寻推动“幸福盘龙”建设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9.
“先锋工程”领头,提升干部素质。大力培养农村工作的“领头雁”。先后将73名带富力强、乐于奉献的能人选进村“两委”班子。以省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伍家台示范基地和县委党校为主体,以党的十七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采取互动式培训方式,举办村主职干部培训班,提升村干部引领发展、建设和谐新农村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建设一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为了建设这样一支干部队伍,“严重的问题在于教育干部”.教育干部的方式很多,干部培训则是最基本的方式.为此,党中央在1996年颁发了《1996年一2000年全国干部教育培训规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