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起步较晚,在应急管理部成立之前长期处于概念混淆、多头发布、管理散乱的状态.2018年应急管理部组建后,在职能界定和业务梳理后逐步确定了由应急管理部负责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工作,各行业部门负责单一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的工作格局.  相似文献   

2.
"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研究"项目于2018年申报立项,2021年底结题.其中,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承担了"多灾种重大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防范技术集成平台及示范"课题,研究集成平台搭建的技术方案,开发集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范技术于一体的业务软件系统和移动APP,在上海、云南、贵州、陕西、四川、海...  相似文献   

3.
正6月15日,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在北京组织召开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评估、救助与恢复重建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启动会暨实施方案论证会。应急管理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庞陈敏,规划科技司副司长张斌川,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副主任汪航等出席启动会,项目咨询专家组组长秦大河院士主持,项目负责人、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  相似文献   

4.
四川省地理环境复杂,近年来各类自然灾害易发频发,尤其以地震、洪涝和地质灾害为主.为进一步提高灾害管理信息化科学化水平,不断强化灾害综合风险分析研判与评估能力,2021年,受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委托,四川省积极探索、先试先行,在汶川县、茂县、松潘县和九寨沟县开展四川省暴雨-地质灾害链典型区综合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评估与防...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无人机凭借技术优势,在各类重大灾害的应急处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作为技术、装备、专业队伍缺一不可的新技术应用,单一主体无法完成面向全国、及时有效的应急监测,需要建立融合各方资源的合作机制。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抓住国内无人机产业蓬勃发展的契机,建立业务单位和服务单位携手聚力的重大灾害无人机应急监测合作机制,在数次重大灾害应急中,获取灾害影像、制作专题产品,为前方指挥、应急救援与灾后评估提供了有力的信息支撑。  相似文献   

6.
正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减灾中心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派员参加省应急管理厅召开的应急工作协调会,全体干部职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开展灾害应对工作。灾情发生1个小时后,四川省减灾中心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向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报送第一条宜宾兴文地震灾情信息;灾情发生4小时后,省减灾中心通过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生成了第  相似文献   

7.
正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8.
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此次演练是在山东省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具体指导下,以台风灾害的预警和应急救助为背景的市、县层面的综合演练,其目的是全面检验基层救灾应急预案的规范性和操作性,进一步提升各级各部门应对突发自然灾害的能力和水平。省减灾委主任、副省长夏耕,国家减灾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副主任冯金社观摩了演练并讲话。省政府应急办、省减委部分  相似文献   

9.
<正>11月20—21日,山东省应急管理厅在日照市举办全省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业务培训班,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自然灾害防治工作进行学习研讨。应急管理部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副巡视员袁艺出席开班式,山东省应急管  相似文献   

10.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11.
2022年第24届北京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于2月4日开幕,2月20日闭幕,国家减灾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应急管理部技术支撑单位和五大行业卫星应用中心之一,承担应急管理部牵头负责的6颗应急减灾卫星建设管理和应用,为应急管理部防灾减灾救灾和卫星应急应用工作提供信息服务和技术支撑.2021年8月以来,中心综合利用2017...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18日,由民政部主办,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承办的灾害风险与损失评估技术培训班在北京开幕。来自阿富汗、孟加拉等8个发展中国家的16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殷本杰,民政部国际合作司副司长柴梅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本次培训班围绕"灾害应急管理""灾害监测与社  相似文献   

13.
2013年3月28日,第三届全国减灾中心业务交流会在四川省减灾中心召开。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总工程师杨思全及来自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各省(市、区)减灾中心负责人、业务人员40余人参加会议。与会代表围绕“如何加强省级减灾中心业务建设”展开讨论,交流防灾减灾业务体系建设需求,共享国家和省级减灾中心建设发展经验与成果。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有关负责人就自然灾害救助评估、灾害信息管理、灾害遥感监测评估体系与实践、无人机遥感减灾应用、减灾救灾标准体系等领域开展业务培训。四川、江西、上海等地代表介绍了减灾中心建设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中国减灾》2007,(1):F0002-F0002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台风和旱灾等极端性气候事件来势猛、强度大,灾害损失严重。综合各项灾情指标判断,2006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1998年特大洪涝以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一年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针对各地灾情,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启动应急响应40次,其中四级响应32次,三级响应8次。灾害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委及时应对、密切配合,全面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地政府也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工作。2006应急响应在行动$国家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12,(21):58
2012年11月1日,民政部副部长顾朝曦到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检查指导工作,民政部救灾司司长、国家减灾中心主任张卫星等陪同检查。顾朝曦副部长视察了国家减灾委指挥中心和综合减灾业务平台,详细询问了卫星运管、数据处理、灾害评估、遥感监测等业务的工作流程和功能作用,并就灾害救助中的有关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深入交流。  相似文献   

16.
《中国减灾》2012,(3):59-59
地震、洪灾、干旱……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对灾情进行应急监测和准确评估日益凸显其重要性。2012年2月8日,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与湖北共建的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监测与评估示范系统完成安装,目前进入试运行阶段。  相似文献   

17.
2011年11月9日,民政部救灾司、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上海市民政局联合举行了"2011年国家自然灾害现场应急通信保障演练"。演练通过卫星通信链路建立了北京、上海、青海三个分会场。民政部救灾司副司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党委书记庞陈敏,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  相似文献   

18.
随着卫星遥感技术的发展和环境减灾卫星工程的建设,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灾害遥感监测业务体系已发展成我国防灾减灾重要的支撑业务。业务体系建设现状一、建立了国内外两种数据共享机制。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以环境减灾卫星数据为基本数据源的基础上,与国内外有关单位及组织建立了稳定的数据共享机制。二、建立了常规与应急两种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洪涝、风雹、台风、雪灾和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各类灾害发生的不确定性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经历2011年第9号台风"梅花"的威胁后,全市对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基于此,2012年6月18日,山东省威海市台风灾害预警及应急救助综合演练在威海和荣成两地举行。  相似文献   

20.
<正>12月13日,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党组有关要求,谋划明年工作思路,由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司主办的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工作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应急管理部副部长郑国光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国光强调,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三次会议上关于提升自然灾害防治能力的重要讲话精神,是应急管理系统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