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减灾》2014,(7):28-31
每当重大灾害来临,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即进入“应急业务”模式,保持应急值守状态,跟踪灾情信息报送管理,及时评估灾害风险并发布损失预警,开展灾情遥感监测与灾害损失快速评估,为启动预警响应、应急响应(或调整应急响应等级)提供决策支撑;灾情稳定后,通过现场调查(核查)、综合评估等多方法开展恢复重建需求评估,为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决策支撑。面向救灾决策者和社会公众,中心及时提供灾情信息、遥感监测以及综合评估等产品服务。  相似文献   

2.
评估工作贯穿于整个灾害管理过程。无论是在灾害防御、减轻、预警等阶段,还是在响应、恢复、发展等阶段,都需要开展评估工作,为灾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在突发性自然灾害应急和恢复阶段,灾情评估工作至关重要,它的时效和质量直接影响着应急响应和恢复重建工作的水平。目前灾情评  相似文献   

3.
周璇  王瑛 《中国减灾》2013,(11):48-49
灾情信息是有效开展救灾工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各级领导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而灾害信息员及时、准确地报送灾情信息,不仅关系自然灾害的预警预报、应急处置、救援救助、恢复重建等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关系党委政府能否及时掌握灾情动态和发展趋势,采取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为切实提高灾害信息专业化管理水平,加快推进通化市灾害信息员队伍职业化建设,夯实救灾工作基础,吉林省通化市民政局对全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4.
正每一次灾害的发生,都是对当前已有减灾技术成色的检验和创新的推动。通过技术手段,及时准确掌握灾害损失,对于应急救援、灾后救助和恢复重建具有重要意义。在过去的十年中,灾害损失统计评估技术不断创新、发展迅速。2014年8月,鲁甸地震发生后,我国第一时间启动灾害损失统计评估工作,通过"地方报""现场核""天上看""模型算"等技术手段,综合得到科学、合理、可信的结果。其中,"地方报"指依据自然灾害损失统计制度等规定自下而上报送灾害损失情况,"现场核"即深入灾区开展现场调查,"天上看"指综合利用卫星遥感、航空遥感等技术手段开展遥感监测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5.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获取受灾地区准确的灾情信息,是进行救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而高分辨率遥感等科技手段在灾情信息收集、灾情分析评估等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震后108分钟遥感飞机即飞往灾区开始执行灾情遥感监测任务,震后9小时即通过网络实施数据共享,震后24小时内,将灾情分析报告上报决策部门,为灾区的抢险救援提供了宝贵而有力的数据与信息支持,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6.
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网络通讯及其他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救灾决策、灾害救援多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可为政府及相关减灾部门提供标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也为各级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地救灾决策信息。因此,建立完善的防灾减灾综合数据管理体系,实现防灾减灾海量数据的集中存储、高效管理与统一调度,是各级减灾部门开展应急工作的基础和基本保障,也是各级减灾部门面对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7.
首批1397名灾害信息员获国家职业资格认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灾害信息员主要承担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和传递、灾情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职责任务,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灾害评估"一词由来已久。过去,灾害评估主要服务于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多是对于灾情及其损失的评估。如今,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评估逐渐贯穿灾害管理全过程,对综合减灾、救灾救助、恢复重建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越来越重视发挥灾害损失与应对工作,提高其支撑应急管理决策和灾害风险防范的作用。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建立了一套自然灾害情况统计的指标体系和调查制度,明确了灾害损失评估的指标内容。  相似文献   

9.
徐园  王卫京  吴磊 《中国减灾》2013,(17):48-51
随着灾害问题的日益加重和防灾减灾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遥感、地理信息、网络通讯及其他信息技术已逐步应用到防灾减灾工作的各个环节,在灾害预警、灾情评估、救灾决策、灾害救援多方面奠定了较好的基础。数据的科学管理是防灾减灾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可为政府及相关减灾部门提供标准详实的基础地理信息,同时也为各级减灾应急指挥中心提供及时准确地救灾决策信  相似文献   

10.
周萍 《中国减灾》2013,(13):6-9
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获取受灾地区准确的灾情信息,是进行救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而高分辨率遥感等科技手段在灾情信息收集、灾情分析评估等方面发挥着尤为重要的作用。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7.0级强烈地震。地震发生后,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紧急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震后108分钟遥感飞机即飞往灾区开始执行灾情遥感监测任务,震后9小时即通过网络实施数据共享,震后24小时内,将灾情分析报告上报决策部门,为灾区的抢险救援提供了宝贵而有力的数据与信息支持,为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国灾情管理工作与时俱进,发展迅速,在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灾情管理制度不断得到完善,自然灾害情况统计制度、灾情应急值守制度、灾情会商核定制度、灾情报送通报评估制度等为防灾减灾救灾决策提供了支撑;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发展,分级培训工作开展得如火如荼,这支队伍力量逐步发展壮大、能力不断提升,为解决灾害预警、灾情报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提供了保障;灾情管理技术也取得了新突破,多网络多终端国家自然灾害灾情管理平台、全国灾害信息员数据库、  相似文献   

12.
正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众多灾害的挑战,防灾减灾历来是世界各国空间信息应用与国际合作的重点领域。21世纪全球空间技术和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加速融合,我国自主遥感、导航、通信卫星系统相继形成业务化运行能力。目前空间信息技术正在成为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在孕灾因素研究和成灾规律探索、灾害监测预测与预报预警、灾情应急救援与实时动态监测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各个减灾环节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提升了我国  相似文献   

13.
王兴玲 《中国减灾》2004,(11):44-46
空间技术在灾害预警、监测、辅助决策、评估和重建等管理过程中具有空间上的广域性和时间上的动态性等优点,是其他常规技术无法比拟的。综合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实现大范围、全天候、全天时、动态的灾害监测,快速的灾害应急响应、进行准确的灾害评估使我国民政减灾工作更加科学化、现代化,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卫星遥感技术是获取洪涝灾害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洪水灾害是突发性事件,具有突然性强、危害性大、持续时间短等特征。为了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洪水灾害,必须迅速准确地了解水情、水势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地对洪水调控做出反应。…  相似文献   

14.
正遥感技术是山地灾害快速调查、隐患识别、灾情评估的有效手段,在应急服务与指挥决策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构建的特大山地灾害临灾遥感响应机制,以四川芦山7.0级强烈地震核心区灾损遥感快速调查、"6·24"茂县特大山体滑坡灾害应急遥感调查为例说明了高分辨率光学遥感在山地灾害应急响应调查中的应用及成效,反映了遥感技术在灾后应急中的重要贡献,并从高时频遥感观测潜力的角度,提出山地灾害链遥感应急调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
灾情信息是灾害管理的重要基础之一,涉及灾害管理的各个环节,在灾前监测、灾中救援及灾后救助中,有效的灾情信息采集与报送手段,对于灾情分析、灾害预警、救援决策等方面都具有关健的作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灾情信息的采集与报送提供了更加丰富的手段。为了进一步拓展灾情信息报送的手  相似文献   

16.
徐富海 《中国减灾》2013,(17):56-57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重大突发灾害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紧急联动和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是政府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的基本载体。在这方面,美国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和警示。在美国"9·11"事件发生后,整个纽约市通讯系统全面瘫痪,政府应急指挥部门和专业机构应急救援队伍无法使用电话、手机等常规通讯工具  相似文献   

17.
灾害信息员是民政部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承担着灾害预警预报信息接收和传递、灾害信息收集和报告、灾害应急救助、防灾减灾知识宣传等任务,是解决灾害预警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瓶颈问题和确保灾情信息及时准确上报的关键力量。  相似文献   

18.
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是以现代信息通信技术为支撑,软硬件相结合的重大突发灾害应急保障技术系统,具备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测监控、预测预警、动态决策、综合协调、紧急联动和总结评估等多方面功能,是政府实施应急预案、实现应急指挥决策的基本载体。在这方面,美国有很多经验和教训,值得我国借鉴和警示。  相似文献   

19.
正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减灾中心立即启动救灾应急响应机制,第一时间派员参加省应急管理厅召开的应急工作协调会,全体干部职工立即进入应急状态,全力以赴开展灾害应对工作。灾情发生1个小时后,四川省减灾中心通过国家自然灾害灾情报送系统向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报送第一条宜宾兴文地震灾情信息;灾情发生4小时后,省减灾中心通过地震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系统生成了第  相似文献   

20.
《中国减灾》2007,(1):F0002-F0002
2006年,我国自然灾害频发,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尤其是台风和旱灾等极端性气候事件来势猛、强度大,灾害损失严重。综合各项灾情指标判断,2006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也是1998年特大洪涝以来灾害最为严重的一年。一年来,国家减灾委员会、民政部针对各地灾情,按照《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规定启动应急响应40次,其中四级响应32次,三级响应8次。灾害发生后,国务院相关部委及时应对、密切配合,全面部署抗灾救灾工作,各地政府也及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全力开展抢险救援和灾后救助工作。2006应急响应在行动$国家减灾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