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学校造人才为改造社会,读书为做事不是为做官",这是1920年春,李大钊在大黑坨小学开学时书写的一幅对联。时光流逝,历九十春秋,大黑坨小学不断发展壮大,然而这幅寓意深远的对联却始终被学校师生奉为校训,与李大钊创建大黑坨小学的往事一起写入史志,深深铭刻在大黑坨人民的心中。  相似文献   

2.
通过存于李大钊故居大黑坨村的三块石碑即《大黑坨李氏族谱引》、李大钊新茔碑、《华严寺前置买香火地基碑》,对李大钊家族史进行探究,更深入了解李大钊五代家族谱系、成员基本情况和一代伟人李大钊的少年成长历程,为研究李大钊早期爱国主义思想的形成、发展乃至现代家庭教育都是很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3.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渤海之滨的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李大钊自幼勤奋刻苦,学习成绩优异。1907年考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后赴日本东京留学。1918年1月回国后,经章士钊推荐,担任北大图书馆主  相似文献   

4.
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胡家坨乡大黑坨村。他不仅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也是一位学识渊博、勇于开拓的学者,他的道德、学问和文章哺育和影响了五四时期一代先进青年。但非常不幸的是,1927年4月28日,他惨遭反动军阀杀害,时年38岁。那么,他最后的人生岁月是怎样度过的呢?  相似文献   

5.
高成林 《党课》2012,(13):116-118
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城东南15公里处的大黑坨村,李大钊故居就坐落于此。这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诞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罗卓云曾是大革命时期中共宝庆地方委员会组织部副部长,1922年他变卖家产,在家乡隆回创办了“维央”学校,免费招收目不识丁的山民入学。在校门口题写了一副对联:“此处有药能光眼;这里无钱可读书。”吸引了很多无钱读书的贫苦人家子弟。该校为大革命运动培养了不少人才,1925年  相似文献   

7.
前些日子,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河北省唐山市乐亭县的大黑坨村,这里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诞生的地方。李大钊的故乡乐亭县早已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鲜桃之乡",享有"冀东天府"之美誉。蜚声域外的地方特产还有乐亭缸炉烧饼、刘美烧鸡、白苗扫把、柳编、老虾油……卓然于世的民  相似文献   

8.
1959年秋,时任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的胡耀邦到河南,在南阳卧龙岗武侯祠,看到大殿门旁的一副对联,写着:“心在朝廷原无论先主后主,名高天下何必辨襄阳南阳”。胡耀邦同志念完对联后对大家说“:我来改改,你们看好不好?”接着他就面对大家吟诵他改的这副对联:“心在人民原无论大事小事,利归天下何必争多得少得。”1986年4月25日,胡耀邦同志题写了这副对联。1988年11月11日至1989年1月7日,胡耀邦在长沙,住在省委接待处九所。1月6日上午,耀邦参观了岳麓书院。岳麓书院坐落在今湖南大学内,湖南大学翁祖泽校长和文化研究所所长杨圣初教授陪同参观。…  相似文献   

9.
董宝瑞 《党史纵横》2004,(12):22-25
在北京香山的万安公墓中,安葬着革命先驱李大钊的灵柩。1983年李大钊烈士陵园在这里修建时,赵纫兰的灵枢也随同李大钊的灵柩迁葬至陵园里,其墓碑上的镌字由原来的“李夫人墓”改刻成“李大钊夫人赵纫兰同志墓”。作为李大钊同志的结发妻子,赵纫兰对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一1884年1月21日,赵纫兰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一个富户人家。她与李大钊是同村人,比李大钊大5年零9个月。“纫兰”一名,出自屈原《离骚》中的名句:纫秋兰以为佩”。这句诗在当时的书信中被广为引用,喻对人所施德泽或教益铭感不忘。赵纫兰在家中行三,其上一兄二…  相似文献   

10.
李大钊     
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心血。  相似文献   

11.
正李大钊,字守常,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1889年10月29日,李大钊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李大钊参加领导五四爱国运动,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重大贡献。他参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工作,为第一次国共合作付出了心血。  相似文献   

12.
封建社会贪官污吏红白喜事都要索贿收礼,有人写了一副讥讽联:“大老爷做寿,金也要银也要,红白兼收,无分南北;小百姓该死,麦未熟稻未熟,青黄不接,有甚东西。”袁世凯死后,有人写了一副“挽联”:“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联中以“袁世凯”三字与“中国人民”四字不能成对而巧喻“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民国初年,军阀一个接一个地轮换上台,民不聊生。有人将“民国总统不是东西”八个字巧妙地嵌在一副对联中:“民犹此也,国犹此也,何分南北;总而言之,统而言之,不是东西。”冯玉祥将军也曾针对腐败风气送给汪精卫一副对联:“一桌子点心半…  相似文献   

13.
正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是20世纪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件。说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不能不说到李大钊。对李大钊的历史功绩,中共中央给予了高度的评价,称其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我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李大钊的童年是不幸的。他是个遗腹子,用当地的话说是个"墓生儿"。父亲李任荣在他出生前的6  相似文献   

14.
国民革命时期,广州黄埔军校的校门口,曾写着这样一副对联: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当时的黄埔军校是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的帮助下,创办起来的。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叶剑英、恽代英、肖楚女、聂荣臻等同志去军校,担任各项负责工作,并为军校制定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同志是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李大钊,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诞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出生不久,父母先后去世,由祖父李如珍教养成人。1907年夏考入天津北洋法政专门学校,李大钊同志学习刻苦努力,从不松懈,学习成绩突出。在此期间,爆发了辛亥革命,李大钊同志从强烈要求民主自由的愿望出发,在《隐忧篇》一文中列举了当时边患、兵忧、财困、食艰、  相似文献   

16.
1916年9月,李大钊的一位朋友请他题写对联。稍加思索后,李大钊提笔写下“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十个字。从此,这十个字便一直用来形容敢于匡扶正义、担当重大责任的有志之士。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曾经说过:“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在河北乐亭县,有这样一位共产党员,他以种子的精神扎根基层29年,帮助农民创造了数亿元财富。他就是高级农艺师常寿祥。1974年,29岁的常寿祥告别新婚妻子,作为县农业局技术员派驻大黑坨村推广农业技术。寒暑易节,花开花落,从青年到白头,常寿祥把人生最宝贵的年华献给了这片热土,却不求点滴回报。老常进村20多年来,搞两杂制种,亩产提高了一倍;推广地膜覆盖技术,花生亩产从100多斤提高到870斤;推广地膜棉繁种,运用新…  相似文献   

18.
墨铃 《新湘评论》2020,(7):54-55
“清操厉冰雪,赤手捕长蛇。”这副邓中夏在北大读书时写在自己宿舍里的对联,充分表达了他的远大抱负和打碎旧世界的勇敢精神。工运建伟业1920年3月,在李大钊的领导下,邓中夏、何孟雄、李梅羹、罗章龙、朱务善等秘密组织了马克思学说研究会。从此,邓中夏冲破反动政府的禁令,大量搜集国内外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著作,如饥似渴学习马克思主义,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10月,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邓中夏是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19.
灵魂的裂变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有一副耐人寻味的对联:“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上联说的是一个“贪”字,下联说的是一个“悔”字。如果把这副对联用在原东丰县农业局计财科长邢华中身上,是再恰当不过了。一翻开邢华中的档案,他也有过令同龄人羡慕的光彩历...  相似文献   

20.
2019年春节,我曾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天地回旋风云动”,下联是“江河奔涌四海清”,横批是“心旷方能神怡”。一年来的事实,对这副对联作了准确的注解。在即将进入2020年之际,习近平主席发表新年贺词,充分肯定了2019年取得的成就,同时明确指出:“历史长河奔腾不息,有风平浪静,也有波涛汹涌。”“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冲锋号已经吹响。我们要万众一心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