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最繁盛的时期。其中有许多描写音乐的优秀诗篇,白居易的《琵琶引》,韩愈的《听颖师弹琴》和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被推为描绘音乐的绝唱,本文以这三首诗,作管窥之测。 清代方扶南在《李长吉诗文批注》中,推这三首诗为“摹写声音之至文”。其成功的共同奥秘就在于:把难以捕捉描绘的听觉形象,通过五官通感,转化为人们易于接受的形象。令人睹其文,形其象,如闻其声。同时,三篇极品蕴含着作者的个性、风格,除共性之外,又富含个性、各具魅力。 一、三首诗歌、开头有异  相似文献   

2.
王禹偁在贬所黄州所做《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是其代表作品之一,竹楼周围的优美风景,客观上使作者的忧愤心态得到一定程度的平静,使他在山水悠游中得到精神的舒张。但是透过这表层的欢娱可以进一步窥探出其在贬所的颓废、不平、恐慌以及重新回到权力中心的期望。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古代文学中,一些带“序”字的文章,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值得加以研究。本文即是一种初步的尝试。序,作为文体名称,可分为两类:一是序文之“序”,如《诗序》、刘向《战国策序》:二是赠序之“序”,如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后者是由前者发展而来的,所以我们先谈前者,即序文之“序”.  相似文献   

4.
中医经典名方玉屏风散,方名源于该方有益气固表之功效,以及防风之别名谓"屏风",故名玉屏风散。玉屏风散是一组类方,名异药同方有4首,分别是白术防风汤、黄芪汤、玉屏风散、白术黄芪汤;名同药异方也有4首,分别是《究原方》玉屏风散、《古今医鉴》玉屏风散、《麻科活人全书》玉屏风散、《笔花医镜》玉屏风散。该类方最早应为刘完素所创,记录于《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最早以"玉屏风散"命名的书籍为《究原方》或《仁存方》,现存最早记载并以"玉屏风散"命名的书籍是《丹溪心法》。  相似文献   

5.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是熟谙药性医理的临床大师。他内外妇儿兼通,对妇科颇有建树,通过对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妇人病通治方、月经病通治方、治闭经专方三类调治妇科闭经方剂的整理,发现孙氏调治月经病颇具功力。所述闭经方剂既有层次,又有交融,不乏特色,值得深入探究。上逮《金匮要略》、《小品方》,下启《太平圣惠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等,堪为中医妇科闭经治疗的要方。  相似文献   

6.
程玠,字文玉,号松崖,安徽歙县槐塘人,明·成化甲辰(1484年)进士。业儒精医,医著除《松崖医径》外,尚有《程松崖眼科方》一卷。《眼科方》载方凡31首,剂型包括汤、丸、散、膏、丹,用法涉及内服、外擦、外熏、外洗、外点以及治眼吹耳等,足见程氏治疗眼科疾患颇多巧思,为发掘并继承前人钓医学遗产,兹据常州长年医局,清·光绪辛巳(1881年)刊本,对程氏《眼科方》的制方特点及其学术见解,撮要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7.
人在教育中应处于何种位置,这是一个简单的命题.许慎的《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如下:“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而韩愈在《师说》中对教育的解释更加言简意赅“传道授业解惑也”.不难看出,在以儒家思想为根基的中国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8.
我国经济合同法第14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可向对方付给定金。经济合同履行后定金应当收回,或者抵作价款。” “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的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应当双倍返还定金。”我国《民法通则》第89条第三项也作了相同的规定。几个单行的合同条例,如:《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合同条例》等,也都有类似的规定。是我国定金法律制度的主要立法依据。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我国法律规定的定金制度还不  相似文献   

9.
药枕法是一种具有悠久历史的中医外治法,道教经典总集《道藏》中收录的大量医药文献中就包括药枕方文献。《道藏》医方文献中的药枕方可分为单味药物药枕方和多味药物药枕方,前者特点为所使用药物皆属寒性药物,而后者特点为所含药味多,且多为文献的重复收录。《道藏》药枕方内容不但具有重要文献价值,同时对养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试论重方     
重,读如虫音,是重复,重迭的意思。重方者,是指中医临证治疗时,采取两个以上固有成方配合在一起重迭应用的情况。重方的应用,由来已久,然而作为专题讨论者甚少。今就管见所及,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重方与复方的关系 重方这一名词,最早见于《黄帝内经》。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成无己在《伤寒明理论》中,  相似文献   

11.
韩愈为中古思想文化转型的重要人物,钱氏秉其“以变为常”之文学史观,于文本细读之中,推知昌黎之双向接受,并进而体察昌黎为诗文转折关捩原因之所在,同时秉同情了解之态度,于昌黎言行之不合处作平情之论。钱氏论韩出以札记形式,故而形式略觉零散,但细味之,则系统而有条理与钱氏解诗之范式有本末并照之趣,可由此而知钱氏谈诗之“一以贯之”者,并可于钱氏之性情作玄想之体会。  相似文献   

12.
“以文为诗”始自杜甫,韩愈继承并发展了这一诗歌创作手法,而晚唐杜牧学习杜甫、韩愈,其诗中的“以文为诗”现象很明显,有句式参差;改变句律,打破诗歌句式的常规节奏,使其如散文那样流动自如;化偶句为单句,故避属对;以虚词入句;不顾声律;诗长如散文;诗题长如散曳序长如散文等八种表现形态。杜牧的“以文为诗”直接影响了宋人,成为宋诗的一个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3.
宋初太宗、真宗两朝文坛对中唐韩门诗文的推崇,在仁宗朝士大夫中已经产生了深厚的文化积淀,加之此时朝廷党争的激发,从而使得庆历诗坛普遍呈现出发扬蹈厉、削峻划刻,同时又不失理智、冷静稳重的议论风气,宋诗由此形成了独有的政治文化气质.  相似文献   

14.
《国语》和《左传》的异同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语》和《左传》是我国先秦时代两部很有史料价值和文学成就的著作。二者相比,在思想内容上大体一致,都具有以民为本、崇尚礼仪、揭露暴君丑行和颂扬爱国壮举的思想倾向。在表现形式上则不相同,《国语》是以记言为主的国别体,语言风格较为质朴;《左传》是以记事为主的编年体,语言风格较有文采。  相似文献   

15.
“彭宇案”一审判决公布后,引发人们对信任危机和道德滑坡的忧虑,以及对司法公正的期盼,引起的关注超出国人的想象.特别是南京官方4年后对“彭宇案”事实真相的披露,再度引发“井喷式”的热议.但不论“彭宇案”现象涉及多少问题,不论具体案件有多少原因,一审法官没有坚守法律标准和道德底线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避免类似情况重演的重点,在于司法裁判的自明性.也就是法官必须要承担守护法治水源清澈之责、辨别是非之务、维护法律公平正义之职和弘扬优良传统道德之任.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能对立法完善和法治进步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汉律中的司法官吏渎职罪考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现有的汉律史料来看,汉代国家对于司法官吏司法权的主要约束机制,是于律典中就司法官吏的渎职罪进行较为严格的规定。汉律对于司法官吏渎职罪的规定,贯穿于刑事司法的各主要环节。这些司法渎职罪的规定对官吏的司法活动形成比较严格的法律制约,对于保证司法公正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云梦秦简、张家山汉简及传世文献的分析可以看出,秦汉时中国的刑事侦查制度已具雏形,刑事侦查活动已有了比较细致的分工和比较科学的措施、方法。同时,这些措施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人们对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李渔的评价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本文反思鲁迅先生之视李渔为“帮闲”此李渔研究中一个比较重要的学术命题,试图对李渔其人作出相对公允的评价.本文认为,李渔与那些以帮闲为职业的人并不相同,他的思想、个性等等其实有着诸多很不“帮闲”的地方;“帮闲”主要是李渔人生后期的社会形象.李渔之沦落为帮闲,主要归因于他竭力崇尚享乐、奉行趋时善变的市井实用主义人生哲学及由此形成的人格上的“无特操”.  相似文献   

19.
针对历节病正虚邪实、虚实夹杂、脾虚湿盛、痰瘀互结的病机特点,韩明向教授以扶正祛邪、标本兼治为基本原则,拟定了益气养血、健脾和胃、利湿化痰、祛瘀通络的治疗方法,在临床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20.
“汉”是中国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国号之一。自刘邦首用汉国号以后,出于寻求正统的心理、现实政治的考虑、文化取向的需要等复杂情形,汉国号为后世诸多汉族与非汉族建国者反复沿用,而中国古代家天下的政治特征,因此表露无遗。汉国号所具有的特殊象征意义,又使得“汉”成为域外有关中国的一种习惯称谓,并逐渐演化为此后直至现今中国主体民族的族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