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是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根本宗旨的本质要求,是密切党民关系、实现政党价值的现实路径,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基础工程。建设马克思主义服务型政党必须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必须体现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特质,必须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规定范围内活动的法治方略,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党组织和党员服务工作全过程,必须体现党服务于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要求,必须努力探索新形势下执政党服务群众、服务社会、服务发展的规律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共享发展理念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当代理论创新,旨在解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了谁、发展依靠谁、成果由谁享有的问题,其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政党致力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理论基础,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和实现共享发展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正确认识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并结合实践考察其提出的理论、实践和现实逻辑,以形成合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徐能毅 《实践》2006,(4):37-37
一、加大马克思主义理论引导力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经济社会生活的多样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在这种情况下,要使整个社会保持活力与协调,做到多样中有统一,多元中有和谐,就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社会经济文化条件相对落后的国家,在国家现代化的整个历史进程中,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是中国唯一正确的选择。坚持社会主义,客观上必然要求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始终做到用马克思主义观察和处理各种社会问题,指导社会实践,教育和武装广大干部群众,才能正确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事业,保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  相似文献   

4.
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不仅符合党的性质和指导思想要求,而且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是时代不断向我们党提出的一个重大政治命题.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指引,坚定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重点,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为依托,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建设为载体,巩固和加强马克思主义武装,是我党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伟大创举,是我党关于新形势下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总体布局和战略要求.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作为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正确地反映了人类社会的现实生活和发展规律,体现了无产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代表着社会进步发展的方向。它所内涵的科学性、人民利益观、公平正义价值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论基础。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指导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发展、创新完善和获得自信的根本思想保证。新时代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充分发挥其先进性的价值功能,掌握其话语权的制高点,以为制度自信提供强大的思想武器和坚实的群众基础。  相似文献   

6.
论科学“马克思主义观”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即能够清醒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能够深刻地领悟马克思主义的主旨;能够真正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科学"马克思主义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路径是:学习与理解相结合——真正掌握马克思主义的价值、主旨和灵魂;坚持与发展相结合——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人民群众历史观的本质要求,决定我们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认识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了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中,必须坚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和方向。  相似文献   

8.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我国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用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来整合社会思潮和组织人民群众,是新时期以来我们党重要的执政资源。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决议》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严治党.搞好党风.而党的三大作风,是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和政治优势,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和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一个根本原因.历史和现实都充分证明,党的三大作风是从严治党之本、搞好党风之根.因此,我们必须把坚持和发扬党的三大作风.作为加强和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课题.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以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的体现,是工人阶级政党必须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入.形势复杂,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不深入实际,不实事求是,就不可能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到实践中去,也不可能使党的路线、  相似文献   

10.
田心铭 《红旗文稿》2012,(3):9-12,1
中国共产党人的独立自主思想是在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实践和理论探索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既表达于党的理论阐述中,又体现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中,为党和人民群众所践行。它来自实践又指导实践,接受了实践检验,又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独立自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活的灵魂的一个基本方面,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郑重告诫全党,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这是他主持党中央工作以来反复思考和研究所得出的一个带有根本性的、极为重要的政治论断。这个论断既深刻总结了我们党80多年奋斗的基本经验,体现了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建设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对世界其他政党兴衰规律的思考。我们必须铭记这一告诫,时刻警惕和防止脱离群众,不断提高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一、脱离群众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最大危险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密切联系群众是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所进行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线,就是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程充分表明,党的指导思想之所以会不断丰富,是实践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前进的必然要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不断孕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亿万人民改变自身命运的伟大实践呼唤新的理论指导,也必将产生出伟大的理论;一切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符合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经验总结,也必将上升为理论,进而指导实践的深入发展.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相互推动、不断发展的历史逻辑,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通过解决前进中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必须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3.
群众路线是我党的根本工作路线和科学领导方法。在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周恩来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进行了不断探索,并在群众路线内容的丰富、群众路线的实现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周恩来关于党的群众路线的论述和思想表达,寓意深刻,给我们留下的现实启示,主要有: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必须坚持一切为了群众;人民群众是真正的"靠山",必须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人民群众是衣食父母、是"亲人",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人民群众是智慧的化身,必须坚持向群众学习。  相似文献   

14.
侯惠勤 《前线》2009,(4):15-17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而不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是无产阶级革命以及社会主义实践的宝贵经验。借助马克思主义,现代无产阶级第一次具有了阶级意识,成为自己解放自己的历史主体。而是否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阶级政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区别于其他国家意识形态的显著标志。我们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样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5.
历史虚无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两种截然对立的历史观,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滋生和蔓延,直接动摇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坚持以历史唯物主义去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理论意义上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更是维护好我国社会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紧迫任务。批判历史虚无主义,就是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利用唯物史观的阶级分析法、科学革命观和人民群众的基本立场去澄清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性危害;在批判历史虚无主义中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必须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学术实践话语、媒体监管机制等方面着手,不断研究和解决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正当前,我国社会不同思想意识相互激荡,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深刻复杂。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求我们挺身而出,扶正祛邪、激浊扬清,用科学力量、真理力量和逻辑力量,旗帜鲜明地与形形色色错误思潮作斗争。马克思主义是在斗争中发展的勇于斗争,善于斗争,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优势。在斗争中传播,在斗争中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从书斋走向广阔社会实践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7.
党的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经验的总结,是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之一,是我们党根据党的性质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创造的一种科学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的生动体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一个显著标志。我们党是在与人民群众密切联系、共同战斗中诞生、发展、壮大、成熟起来的。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建党90多年的实践启示我们,必须始终紧紧依靠人民群众,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前进的不竭力量。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适应了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的客观要求,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要在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扎扎实实做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各项工作。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的曲折发展历史表明,改革是社会主义国家图生存求发展的必然选择,不改革,社会主义只能是死路一条。但是,苏东剧变又深刻说明,如何对待改革,怎样改革,为谁改革,同样关系到社会主义改革的成败。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特别强调,必须始终把体现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最大多数人的利益是最紧要和最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江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指导我国改革实践,坚持改革的人民主体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历史和现实表明,广大人民群众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主体力量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20.
郇雷 《理论学刊》2020,(5):5-13
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是一个包括思想渊源、内在逻辑和实践指引的有机统一的整体性理论。该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为立论依据,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实现话语创新和理论升华。在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内在逻辑呈现出新内涵:一是重新回到关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之性质的经典命题,将人民利益与党的初心使命有机融合,重申并提升先进政党的政治立场;二是坚持从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以及这种转化背后"现实的人"的利益出发,尊重并激发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能动性,确认人民为新时代发展实践的主体和改革实践的动力;三是遵循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经典认识,将共享发展理念融入到逐步满足人民群众发展利益的施政战略之中;四是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到"由人民群众检验",创新社会发展的人民评价标准,强化人民作为历史实践的主体地位。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具有深远的实践指引价值,对于保障党的长期执政、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难题以及实现民族复兴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