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土地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荒漠化是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灾难之一,1992年的联合国大会也把荒漠化列为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那么。荒漠化到底有多可怕?中国的荒漠化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怎样治理才更加有效呢?6月17日是第十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本刊选登有关荒漠化的相关文章,与大家共同关注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沙漠和荒漠化”。荒漠化被称为“地球之癌”,足以证明它的危害之剧。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中国的荒漠化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治理土地荒漠化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纪念大会上的讲话全国防治荒漠化协调小组组长林业部部长徐有芳(1995年6月17日)女士们、先生们,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和庆祝联合国确定的第一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首先,我代表中国防治荒漠化...  相似文献   

4.
曾几何时,吉林西部地区还是一片绿色,有经济价值的牧草、药用植物、纤维原料100多种,草原植被覆盖度平均达80%以上,野生动物种类较多,资源丰富。但由于长期的超负荷开发,土地荒化趋势日趋严重,并且向中东部扩展。现在,吉林省已成为全国荒漠化治理的重点省份之一,现有荒漠化土地2100万亩,其中沙化土地1100万亩,“三化”草地1000万亩。土地荒漠化趋势的加重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吉林省开展了长期的治理工作。这引起了吉林省人大常委会和在吉的全国人大代表的高度重视。7月3日至6日,省人大常委会组织全国人大代表一行9…  相似文献   

5.
沙没北京?     
陈建芬  冯保 《小康》2006,(6):26-35
6月17日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而在两个月前的4月17日,北京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为严重的降尘天气,30万吨沙尘一夜之间如黄雨般洒向这个被称为国际化大都市的千年古都,即使对沙尘暴见怪不怪的北京市民也着实下了一跳,而正处旅游高峰期的来京游客则是真正欣赏到了早有耳闻的“沙尘春景”,驻华使馆的外交官和旅居北京的“老外”们也找到了多年以后“北京记忆”的谈资。无独有偶,或许是老天有意要点化国人,当天也正好是全国第六次环保大会开幕的日期。在漫天浮尘中走来的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以沉重而严肃的口吻说:“同志们,我们不能闭门开会。会场外,北京正出现严重的降尘天气。这虽然有气候的因素,但也反映出环境问题的严重性。”问题是,作为中国政治文化中心的北京,“首都”甚至已经被提到“首都学”的高度上,其对生态的重视不可谓不重,对环保的投入不可谓不多,但为何一边是工作报告和宣传报道中环境质量越来越好,而另一边又在现实中饱受环境恶劣之苦呢?这场沙尘的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生态危机?  相似文献   

6.
方娟  廖灿勇 《公民导刊》2006,(10):32-33
扶贫开发是重庆直辖之初党中央、国务院交给重庆的“四件大事”之一。在基本完成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和重庆市“五三六”扶贫攻坚计划之后,重庆市“十五”扶贫开发工作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就?还存在什么困难和问题?8月14日至17日,重庆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各工作机构人员组成的市人大代表评议市政府扶贫工作评议调查组,分赴武隆、云阳等部分贫困区县及村社,对重庆市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视察。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初,赤峰市成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区中土地荒漠化和沙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达6406.5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49.5%。经过长期治理,到2004年,全市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已减少到2873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30%。今天的赤峰,“一片青纱映碧空”的美景到处可见。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保护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大问题。荒漠化(Desertifcation)作为世界性大环境问题,正在对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构成重大威胁。多年来,尽管世界各国人民都在同荒漠化进行抗争,但荒漠化仍呈扩大和加剧的趋势。目前,全球约有荒漠化土地3600万平方公里,IOO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亿人受到荒漠化的威胁。每年因此造成的经济损失达42O亿美元。防治荒漠化,已经成为全人类的一项艰难使命。中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有荒漠化土地262.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7.3%。每年因荒漠化危害造成的直…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国际防治荒漠化年,6月17日又是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我希望,沙漠化不只是作为一个警示让我们警醒,而更应成为我们积极投入到环保工作中去的动力,成为我们解决环境生态问题的一个良好契机。  相似文献   

10.
“农村的问题解决了,中国的问题就解决了大半。”这是时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的由衷之言。“农村问题”之一是:财务管理混乱,从而导致群众上访事件猛增,影响社会稳定,已成为困扰某些地方政府的“老大难”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解决好这个问题? 河南省灵宝市人民检察院探索出一条成功之路。该院近年来在全市扎扎实实地搞起了“组财村管、村账乡镇审”,从根本上预防农村基层干部职务犯罪,收到了十分显著的成果。 7月3日,河南省信访局在灵宝市举行仪式,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5,(1):39-39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高甲荣日前表示,我国土地沙化扩展速度由1994年前的每年2460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每年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每年“吞噬”一个中等县。高甲荣说,我国荒漠化土地已占国土面积的27.9%,造成的沙化年直接经济损失达540亿元,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算。他说,我国已成为世界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过去几十年里,我国仅有约10%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了治理,12%的沙漠化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恢复,而“局部治理,整体恶化”的状态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专家介绍,我国80%以上的荒漠化土地分布于北方年降雨量在400毫米以下的干旱、半干旱地区,近50年来…  相似文献   

12.
解决“三农”(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制订国家“十一五”规划时,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面对这样全局性方略国策,档案部门怎么办?农村档案工作怎么办?带着这样的问题,2005年11月6日至16日笔者在湖南调查农村档案工作,同省档案局负责  相似文献   

13.
沙尘暴和荒漠化既是一个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又是一个已经威胁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在沙尘暴和荒漠化的威胁下,许多地区从沃野良田变成遍地黄沙,许多人因此而染上呼吸道疾病。可以说,沙尘暴并不只是一个影响可持续发展问题,而且是一个影响可持续安全问题,是中国在非传统安全领域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另外,人类面临水资源短缺、气候变暖等挑战,也需要采取新的思路应对。  相似文献   

14.
《小康》2007,(9)
防治荒漠化形势依然严重王: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和沙化、沙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荒漠化面积是262万平方公里,沙化面积是174万平方公里,当然中间有交叉的。这不仅严重影响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也严重影响小康进程。因此我有一个观点:对于中国的荒漠化,要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只让少数人知道不行,要使广大人民群众都知道。  相似文献   

15.
王岭 《中国人大》2023,(18):29-31
<正>内蒙古横跨“三北”,是祖国的“北大门”,草原和森林面积均居全国首位,黄河流域面积占19.1%,湿地面积占全国16%,荒漠化沙化面积占全国近1/4,是我国北方面积最大、种类最全的生态功能区。9月7日,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牵头举办的中华环保世纪行2023年宣传活动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启动。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杨新旗 《今日民族》2004,(11):51-53
2004年5月20日,兰坪推出“东方情人节”,提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中国人有没有自己的“情人节”?中国人需不需要过自己的“情人节”?  相似文献   

17.
备受关注的“两会”又闻代表们进言:要关注交通问题!当前我国交通问题有哪些?瓶颈在哪里?良方何在?一是堵车问题。私家车数量日涨,公务车也在更新换代,专车专道特保用车之警笛常闻,所有这些,难为了交警,也难为了地方官员,更难为了作为“主人”的广大百姓!去年“两会”前,有人提议取消“两会”代表的开道警车,有人表示坚决反对,可谓见仁见智。  相似文献   

18.
2000年11月16日,在斯里巴加湾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八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通过了有关“新经济”的“行动议程”。江泽民主席在会上就“新经济”等问题提出了中国的主张。 斯里巴加湾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新经济”的存在与发展巳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世界“新经济”竞争的序幕已正式拉开。那么,什么是“新经济”?它有哪些特征?本文试图就这些基本问题做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笔者前时曾读过《人民日报》记者写的反映甘肃省民勤县人沙之斗的长篇通讯《民勤之殇》,心里总觉得沉甸甸的。曾几何时,民勤这片水天一色的绿洲已有94%的土地荒漠化,迅速变成影响中国乃至世界的沙尘暴四大源头之一。在当年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在人民大会堂甘肃厅听取代表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深沉地说:“和谐社会首先是人和自然的和谐,生态环保问题马虎不得!”  相似文献   

20.
女士们、先生们:亚洲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今天开幕了,我代表中国政府对大会的召开致以衷心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的欢迎!这次会议是中国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共同召开的,会议得到有关国家政府和国际组织的大力支持,我代表中国政府对此表示衷心的感谢!亚洲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受荒漠化危害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防治荒漠化、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是亚洲各国人民面临的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这次亚洲防治荒漠化部长级会议是亚洲各国履行《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亚洲区域执行附件,积极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