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工会论坛》1996,(4):30-30
展望21世纪,新时代将呈现何种趋势?畅销书《大趋势》的作者约翰·奈斯比在1990年出版的《公元2000年世界大趋势》,再度造成轰动。一、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并不是指160个国家之间贸易越来越兴盛,而是全世界变成单一市场、单一经济体系。近年来,美国与加拿大,澳州与新西兰,巴西和阿根  相似文献   

2.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就是按照市场经济规则,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建立在经济国际化和一体化高度发展基础上的,它是一个现实,而不是一种选择;经济全球化对发达国家,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双刃剑”。我们要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3.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对“经济全球化”现象有所论述,虽然当时他并没有提出“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但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及影响的论述已经相当深刻。尽管我们今天所经历的“经济全球化”背景与马克思所处的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完全不是一回事,但《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仍有其现实意义。中国在经济全球化的潮流中如何把握机遇,促进经济发展,是当前需要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人们谈论全球化时,不是将其夸大,就是将其缩小。只有涉及经济全球化问题时,相对比较一致。但仍有争议。主要原因是带有各种主观的判断或意识形态的色彩。其实,全球化不是单纯用经济的或政治的视角来判断得了的。必需用历史的逻辑的眼光再加上宏观的整体性战略思维来认识。简而言之,要跳出传统观念的框架,既不从资本主义的角度,也不从社会主义的角度来研究全球化。但是这不等于回避全球化与这两种制度各自间及其两种制度相互之间的关系。为什么?因为全球化的到来使人类真正有了一个不带偏见地认识自身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的机会。只有从全球化的发展规律中才能发现自我,才能实现事物自身的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具有二重性 ,既有正面效应 ,也有负面效应。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为发展中国家参与世界经济、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 ,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并最终赶超发达国家提供了机遇 ,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利益 ;另一方面 ,经济全球化也可能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风险甚至灾难 ,对发展中国家的主权、经济安全、价值观念等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了经济全球化对教育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经济全球化发展青岛教育的对策建议。一是要加强教育的改革以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二是要认真研究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进行促进学生终身发展的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仍然是研究的重心。本文从经济全球化对国家经济主权造成冲击的因素入手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国家经济主权理论进行剖析得出了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论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的结论,进而指出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家经济主权实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趋势。经济全球化如同一把“双刃剑”,对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既是挑战,又是机遇。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根本目的不是出口多一点,利用外资多一些,而是通过资源结构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制度,实现国内的产业演进、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实现我国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李卫士 《工会论坛》2006,12(5):114-115
本文针对经济全球化的两种不同认识,阐述了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并进一步论述了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应对策略,实现国家利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范围内政治与经济领域出现的一个最新特点就是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方兴未艾;另一方面,反全球化的运动风起云涌.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伴生物,它们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而且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另一种全球化.在考察反全球化现象的基础上,反思经济全球化的负面效应,并站在中国的立场上指出发展中国家积极应对全球化的措施,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马广先 《理论前沿》2002,(17):27-29
本文就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建设作了四个方面的探讨:(一)立足民族本位,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建设的总视角;(二)坚持辨证思维,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建设的总思路;(三)客观分析问题,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建设的总途径;(四)提出应对战略,这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我国文化建设的总目标。  相似文献   

12.
“一带一路”战略的认识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带一路"是统筹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长远、重大国家战略。正确理解和认识"一带一路"战略是推动其顺利建设和发挥其作用的前提。本文首先讨论了在实际工作遇到的一些认识误区,提出了五个"不是",即"一带一路"并非要重建历史时期的国际贸易路线、不是区域发展战略、不是单向的"走出去"、不是地缘战略、不是简单的"线状"经济体。尔后提出应从经济全球化的宏观视角来认识"一带一路",认为"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的倡议,将开启包容性全球化的新时代,并推动世界从"二元"分割发展到"三元"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末已成为主导世界发展的国际体制,对所有国家的国内政治经济和国际关系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尽管美国的“9·11”事件爆发和最近世界贸易组织在墨西哥坎昆举行的贸易谈判的破裂,在一定的程度上使世界经济融合受阻,但经济全球化的总的趋势不会逆转。经济全球化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对各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提出了挑战。如何正确地融入经济全球化并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发展中国家在新世纪中面临的新问题。一、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维护国家安全是主权国家的神圣职责。二十世纪80年代、90年…  相似文献   

14.
反全球化思潮视角下的经济全球化及其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中第三次经济全球化浪潮激荡。伴随着这一进程,全球化的一些负面效应逐渐显现并日益突出,对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作为这一现实在理论领域的反映,对经济全球化进行的反思和批判逐渐汇成了一股国际性的学术思潮。通过反全球化思潮的视角,对当前经济全球化引致的负面效应进行反思,并清醒地认识这一思潮的局限所在,有助于我们趋利避害,更为理性地认识和参与全球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在江泽民看来,经济全球化具有自然属性和阶级属性两重性,由此决定了其在价值导向上也具有正面和负面效应两重性。克服经济全球化负面效应的办法是正确引导和管理经济全球化;建立"平等互惠共赢共存"经济全球化,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而言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以及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分析探讨 ,如何抓住全球化机遇 ?怎样克服由它带来的问题 ?中国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 ?本文都进行了粗浅的分析 ,并结合实例提出了概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各国而言已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以及对经济全球化问题的分析探讨,如何抓住全球化机遇?怎样克服由它带来的问题?中国将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本文都进行了粗浅的分析,并结合实例提出了概括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经济全球化从15世纪开始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并出现了三次大的浪潮。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资本的国际化,它表现为生产国际化、贸易自由化、金融一体化、跨国公司全球化以及科学技术世界化,经济全球化虽源于资本主义,但必将终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与马克思主义有着紧密的联系。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曾多次论及“经济全球化”现象 ,表现出了对经济全球化的强烈关注 ;另一方面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发展本身就是经济全球化历史进程的结果。根据《共产党宣言》中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论述 ,我们可以确定 :(1)经济全球化并非一种新现象 ,它是随着资本主义的诞生 ,世界工业革命的发展而形成的 ;(2 )经济全球化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科技进步 ;(3)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它一方面有利于加强各国经济的联系与相互依赖 ,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 ;另一方面又会对各国经济 ,尤其是弱小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造成挑战和威胁。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我们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坚持效益与公平的原则 ,才能促进各国经济 ,实现世界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全球化是20世纪末出现的一种极其复杂的社会经济现象。关于经济全球化存在二种大相径庭的认识。拥护者认为经济全球化可以实现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最优配置;而反对者则强调经济全球化导致全球财富分配失衡,造成“贫困化”和“边缘化”现象。这些截然相反的观点统一于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经济全球化既有客观的自然的属性又有明显的资本主义社会属性。为此,发展中国家必须辩证地对待经济全球化现象,既要利用经济全球化尽快发展自己,又要沉着应对,趋利避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