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董涛  贺慧 《科技与法律》2015,(2):220-305
专利质量问题是关涉到专利制度能否实现其初始目标价值的核心关键问题。专利制度建立以来,关于专利质量的问题,有过两次大规模的争论。第一次是发生在上世纪末的美国,第二次是处于高速发展中的中国。中国专利制度建立30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数量快速增长,但专利的质量却受到广泛诟病,尤其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质量问题。这可以从专利质量的界定、产生专利质量问题的根源、专利质量问题的国情背景、实用新型与外观设计专利制度的国际视野等角度来考察,并进一步探索我国应当采取的应对之道。  相似文献   

2.
专利制度是以《专利法》为核心的利用法律和经济手段促进技术进步的管理制度,包括专利申请、专利审查、专利代理、专利管理、专利文献服务、专利诉讼制度等。我国《专利法》先后经历了两次重大修改。我国1993年以延长专利保护时间为主的《专利法》修改未使地区专利申请和研究开发投入的倾向上升,  相似文献   

3.
从专利申请的时间运用策略视角,以打印机技术领域中的中国、日本、美国、韩国与澳大利亚申请人的专利申请策略为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国别申请人在优先权制度利用、申请公开策略与PCT运用策略上存在差异,国内申请人与国外申请人的差异更为明显,在优先权策略、申请公开策略和PCT申请策略上都非常明显,国外申请人(尤其是日本申请人)甚至表现出故意利用专利管理机构程序处理缺陷或专利制度不完善空间的不良动机.尽管如此,国内申请人应该从国外申请人的专利策略中进行学习,提高自身的专利水平,我国专利管理机构也需要应现实情况与形势发展,进一步提高专利事务处理程序质量和在允许范围内对专利制度做出必要的动态调整,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专利制度体系,以使专利制度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经济发展、服务于国家利益.  相似文献   

4.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数量多年来保持持续稳定增长,但是其专利质量并没有随之提高。国内外业界人士对我国实用新型专利质量存在广泛质疑,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实用新型专利质量,无论是对创新主体,还是对实用新型专利制度自身必将带来严重的伤害。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实用新型专利质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实用新型专利立法的不完善、实用新型审查制度的缺陷和专利资助政策的错误导向,进而从实用新型专利制度的顶层设计、专利审查制度的完善、专利激励政策的正确制定和专利申请主体的法律规制四方面提出相应提高我国实用新型专利质量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面对21世纪的专利战争,我国企业应当根据专利的特点,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先进经验,灵活采取一些专利策略组合来保障企业的最大利益,包括专利申请策略、专利网策略、专利情报分析以及专利地图等方面。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专利制度始于1985年4月1目的专利法实施:在专利制度实施的初期,专利申请数量很少,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美关于知识产权的谈判及我国入世由希望变为现实,企业的专利意识较之以前有昕提高,我国的专利申请量也有昕增加?但是,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仍不理想,  相似文献   

7.
美国、欧盟、亚洲各国专利代理制度现状及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制度是激励社会创新、鼓励社会成员发明创造的最有效制度之一。随着国家和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的发展完善,提供知识产权中介服务的专利律师和专利代理人的数量将会增加。本文着眼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行专利中介服务体系,通过比较研究,找准差距,看清问题,在充分借鉴外国经验的基础上,立足本国现实,提出可行的改进措施,提高我国专利中介服务的水平和能力,建立我国高效、协调的专利中介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8.
修订后的专利法自1993年施行以来,总的进展是顺利的,专利工作取得了新的成绩。1996年1—11月专利申请量已达92441件,年申请量将突破十万件。这是历年来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多的一年。在职务发明创造中,企业的专利申请量增长最快,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率达到了88%。现在,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与企业的专利申请量之比约为1:2:15,说明专利意识开始在企业中得到普及,企业正在逐渐成为专利的主要用户。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专利制度的现状可以说是法律体系基本完备,执法机制正在完善,专利技术实施有所进步。  相似文献   

9.
我国专利制度已建立3年,事实证明专利制度的建立对我国科学技术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但这并不意味我国专利制度已臻完善。其中,我国专利编号体系就不尽合理。一、现行专利编号体系的不合理性我国现行专利编号为一号多用,即:一件专利从申请时获得一个专利申请号后;在以后的各法律阶段——公开(实用新型专利为公告)、审定、批准均使用同一个号,如下表所示:这种专利编号体系有如下缺点:1、给专利文献管理工作带来困难专利编号一号多用造成了在不同法律阶段公布的专利申请或专利不能按顺序号出版,而且还有大量空号。从而使全国各收藏单位不能按传统的流水  相似文献   

10.
刘天语 《知识产权》1996,6(1):33-36
我国实行专利制度以来,企业专利工作发展不平衡,特别是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总量较少,专利意识比较薄弱,专利制度调动科研人员发明创造积极性和保护企业权益的作用还远没有发挥出来,国有大、中型企业专利工作的现状与其在国民经济和科研队伍中的地位极不相称。本文以某国有大型企业为例,从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和产权制度入手,分析影响专利工作的内在原因,力图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环节。 一、问题与表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颁布已有十年,其间,我国专利体系的建设令人瞩目,专利制度有效地保护了专  相似文献   

11.
从发生原因上讲,专利默示许可包括基于产品销售、合同关系和其他交往关系产生的默示许可三种基本形式。专利默示许可的理论基础,在英美法上主要基于其禁止反言理论,在大陆法上则是基于诚实信用原则。专利默示许可,究其本质是专利权人和专利技术使用人之间的一种合同关系,而非侵权关系。专利默示许可是合同法上事实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其成就应当具备事实合同成立的一般条件。我国司法机关有关专利默示许可的实践探索,既有成功的一面,也有有待完善的不足之处。从制度构建上讲,专利默示许可应当建筑在专利法的诚实信用原则之上,同时在具体规则上保持其案例法的本色。  相似文献   

12.
梁志文 《法律科学》2012,(1):130-138
问题专利产生了严重的社会后果,提高专利授权质量具有迫切性。高质量的现有技术检索是提高专利授权质量的前提,这在专利申请数量巨大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专利申请人及其代理人在专利审查过程中,应向专利审查部门依诚信原则披露其所知悉的、对申请案之可专利性具有关键性价值的参考资料。建立具有法律效力的现有技术披露义务符合专利制度的立法目的和利益平衡原则,节约现有技术检索的社会成本,从而保障专利审查中现有技术检索的质量。我国《专利法》第36条规定了该义务,但没有规定相应的法律后果。我国应通过立法和司法两方面来完善申请人的现有技术披露义务。  相似文献   

13.
对假冒专利罪的澄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平 《河北法学》2004,22(11):58-61
《专利法》对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侵犯专利实施权的行为作了严格区分 ,然而有关假冒专利罪的刑法学通说割裂了《刑法》与《专利法》之间的联系 ,混淆了假冒他人专利行为与侵犯专利实施权的行为的界线 ,从而得出了错误的结论。对假冒专利罪应当采用系统解释方法 ,根据假冒他人专利行为在《专利法》中的固有含义予以解释。  相似文献   

14.
论专利危机及其解决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专利制度作为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财产权制度,却面临专利失灵或专利危机的指责。梳理现有文献所揭示的、专利法中可能存在阻碍创新的制度因素,实为完善专利理论及制度所必要。专利危机主要表现为:专利商业化程度低、专利权利滥用、累积创新领域的创新受阻、专利丛林、专利竞赛导致的资源浪费、专利授权质量太差、专利制度的人权困境和发展鸿沟,等等。其相应的专利改革方案包括:一方面,国内法上主要体现为改善专利授权质量问题、提升专利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对于国际因素所导致的专利问题,主要的观点是应该发挥国家在专利政策制定上的适度自主性。  相似文献   

15.
在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放缓而高科技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有关专利权滥用认定尺度的争议凸显迷离和重要.但是,作为研究根基的专利请求权和保护期滥用行为认定范围问题,理论尚没有统一,不同国家的操作原则莫衷一是.调查发现,滥用专利权行为不仅发生于垄断性专利中,更多地隐现在专利授予和执行的过程里.而且,专利战现象不仅仅限于中国,是全球性技术竞争的衍生品.无法回避的是,我国对于专利请求权和保护期滥用争议的认定范围,应当采取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广义外延,将专利滥用的认定和规制贯穿在专利保护战略的整个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刘平 《行政与法》2006,(9):58-59
现行的《专利审查指南》赋予同一申请人就相同的发明创造享有实用新型专利和发明专利的“衔接式”保护。这种“衔接式”保护不仅违反了禁止重复授权原则,而且造成了专利申请量的虚高和专利审查程序的复杂化,加重了专利局的审查工作负担,延长了同一发明创造的保护期。因此,必须废除《专利审查指南》所创设的“衔接式”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7.
专利联营之反垄断规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平 《现代法学》2007,29(3):97-104
由于“专利灌丛”问题,产业发展越来越受控于很多分散的、独立的专利权。专利联营解决了这一问题,它整合了互补技术,降低了交易成本,排除了专利间实施的交互限制,避免了昂贵的法律诉讼。但由于专利联营固有的“联合”特点,使其必然对联合体之外的市场主体构成限制竞争,具有“垄断”的先天嫌疑,而由于专利联营政策越来越被拥有较多专利权的跨国企业控制,特别是信息领域技术标准制定中诞生的专利联营,已经凸现出滥用市场支配力、防碍技术创新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制定专利联营的反垄断规则。  相似文献   

18.
何冬明 《河北法学》2012,(5):105-111
专利壁垒有两点区别于传统的非关税贸易壁垒:一是它不仅出现在跨国贸易的流通领域,而且存在于一国的产业领域;二是专利壁垒表面上是为阻止竞争产品进入专利保护地域,而实质上是为保护专利产品市场,拉动专利产品生产规模,使专利权尽可能实现价值增量,从而获得超额剩余价值,因此,专利壁垒具有剥削性。通过创新型劳动的价值计算、创新型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形成、专利壁垒与剩余价值的实现等方面对专利壁垒的剥削性加以剖析,提出专利壁垒的应对方略不仅要从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着手,更应当从构建和谐共赢的国际知识产权法律制度和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大视角着眼。  相似文献   

19.
专利行政部门在开放许可制度中应有的职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莉 《法学评论》2019,(2):61-71
专利开放许可制度在国外已实施百年,专利行政部门的服务职能有逐步强化的趋势。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情况看,我国应坚持专利许可制度的自愿性,专利行政部门的职能宜以服务为主,并可在适当范围内就争议进行裁决。专利法修改方案中应规定开放许可合同必须备案,强化专利行政部门的登记职能;限定专利行政部门的裁决内容并明确其裁决程序;要求专利行政部门发布《专利开放许可指南》,丰富和细化其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20.
专利权担保融资是知识产权价值的一种表现形式.专利权的交换价值是其担保功能的法理基础.专利权担保的性质在法律上被界定为质押,专利权担保的效力以登记为要件.目前理论认为,专利权担保为介于抵押与质押的中间形态或接近抵押,其效力以担保合同生效为要件.由于专利权担保融资属于间接、非证券无形资产融资,因此受到三个方面的基本规则约束,即专利规则、担保规则和贷款规则.在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专利权人与贷款人之间可以根据设定担保的实际需要依据合同自由原则补充法律规定之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