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我国婚姻法探视权主体范围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瑜 《新东方》2007,(6):34-35
探视权制度起源于英美法系。2001年新修订的《婚姻法》第38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义务。这是我国婚姻法上首次规定了探视权制度,是立法上的一大进步,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2.
陈芳  姜微  何广怀  周梦榕 《人权》2002,(3):8-12
每个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这句话说来很平等,但对个人来说,际遇可能大不相同。伴随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每年1忆多的流动人口大军身后是约300万流动的学龄儿童。他们随着父母成了流动大军中特殊的群体。近一段时间以来,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再度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在今年的“两会”上有关于此的议案和提案不少。那么,目前民工子女教育的现状如何?各地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权利?本刊特刊出这篇记者的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3.
《人权》2010,(4):15-20
受教育权是一项基本人权。《世界人权宣言》第26条规定,“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我国宪法也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下文是回顾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党中央对保障公民受教育权、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关怀和领导。  相似文献   

4.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就业人口流动和农村人口城市化的热潮。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首当其冲地迎接着这一浪潮的冲击,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问题就随之凸显出来。这些外地来京农民工子女目前就学的现状如何?他们在受教育问题上有什么困难和需求?政府和社会应该如何干预?为此我们对北京市石景山区民工子弟学校、海淀区建筑工地的民工就民工子女受教育情况进行了调查。资料和方法一、资料来源:选择位于近郊区条件中等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学,随机整群抽样选择该校六年级两个班7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5名教师(包…  相似文献   

5.
《辽宁人大》2008,(10):10-11
根据我国《宪法》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以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老年人除了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之外,在民事权利(如个人财产所有权、个人财产处分权、公共财产使用权、财产继承权等财产权利;生命健康权、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名誉权、著作权等人身权利)、婚姻家庭(婚姻自主权、受子女赡养权)等方面享有广泛的权利,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有受保护的权利,可以请求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6.
忠仪  万泉 《上海人大月刊》2005,(7):33-33,35
《婚姻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判决。父或母探望子女,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由人民法院依法中止探望的权利;中止的事由消失后,应当恢复探望的权利。”但实践中,探望权却遭遇到了诸如抚养一方不让对方探望、子女不愿被探望以及法院无法强制执行探望等种种“尴尬”。  相似文献   

7.
李成斌 《人权》2002,(2):45-47
受教育权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的重要内容,是公民享有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基础条件之一。在人权体系中一直被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受到保护。因此,无论是《世界人权宣言》还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都对受教育权作了明文规定,我国《宪法》第46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当然,受教育权的最终实现,除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政治环境和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外,也离不开司法的最终保障。2001年8月13  相似文献   

8.
李洁宇 《新东方》2014,(4):15-19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倡导"海洋自由"精神,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践行这一精神。《公约》在尊重差异的基础上赋予不同行为体在不同海域和问题领域不同的权利,保障了公平的实现。《公约》规定尊重不同行为体的权利,确保权利不受侵犯。《公约》规定不同行为体用合作方式行使共同权利,捍卫共同利益,用"非零和博弈"的合作思维代替"零和博弈"的竞争思维。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文选》第一至第三卷于今年8月10日起在全国发行.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中央专门作出了《关于学习(江泽民文选)的决定》,胡锦涛总书记也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段时间我认真学习了中央的《决定》和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以及《江泽民文选》中的部分篇章。通过学习,使我很受教育、很受启发。就此谈谈自己对学习《江泽民文选》的三点初步认识:  相似文献   

10.
如果说刑法是犯罪人的大宪章,那么《监狱法》就应该是服刑人员的大宪章。作为刑事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监狱法》既规定监狱的刑罚执行权和狱政管理权,同时又规定了在押服刑人员的权利。然而《监狱法》实施20年来,由于其规定的过于粗疏、而且未就“服刑人员权利及其救济”专章规定,导致行刑实践中监狱执法者随意性较大,服刑人员的权利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监狱侵犯服刑人员权利的事件时有发生。本文在分析现行《监狱法》在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不足的基础上,试图提出《监狱法》在完善服刑人员权利保障方面的一些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1.
浅析收养成年人的不适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中,收养成年人的事案时有发生。由于《收养法》对成年人能否作为被收养的对象,未作明确规定,因而对这类事案的处理,意见并不一致。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在特殊情况下,成年子女可以被收养。根据《收养法》第4条的规定,通常情况下,被收养人必须是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但是,这一规定不是绝对的,而是允许有例外。根据《收养法》第7条、第14条的规定,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或者继父  相似文献   

12.
他们已不是影片《天下无贼》中挣6万块钱就屁颠屁颠地回家盖房娶媳妇的傻根形象,他们不再扛着大包小包而是拖着崭新的旅行箱回家过年;他们想的是买城里的套房,在城里扎根。目前他们还不能获取与城里人一样的地位与尊严、权利与机会,但他们已看到了希望……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幼年时 ,父母离异 ,母亲改嫁给程某 ,此后我一直随母亲和继父生活 ,在他们的抚养下 ,我考上了大学。我弟弟随生父一起生活 ,生父一直未娶。参加工作时 ,我经常去看望生父。继父去世时 ,我依法继承了他的遗产。最近生父因病去世 ,我要求以女儿的身份与弟弟共同继承生父的遗产 ,但遭到弟弟的拒绝。请问 :我还能否再继承生父的遗产 ?任萍任萍读者 :我国《婚姻法》第18条规定 :“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第21条规定 :“继父或继母和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适用本法对父母子女关系的有关规定。”《继承…  相似文献   

14.
<正> 探望权仅是权利吗?探望权,又称探视权,即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对于另一方抚养的未成年子女,有权探望并与之团聚或相聚在一起的权利。我国新《婚姻法》(即2001年4月28日修正后《婚姻法》)第三十八条所规定的“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母,有探望女子的权利”。但《婚姻法》第三十六条又规定“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母直接抚养.仍  相似文献   

15.
《中国残疾人》2013,(2):7-7
教育部日前在其官方网站发布《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要求,学校不得违背法律原则和国家有关规定,擅自设立有区别的招生条件或规则;要切实保障残疾人的平等受教育权利,不得以非法理由拒绝招收残疾学生。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生活中,小到几颗纽扣、一块手表、一部电话,大到一幢房屋、一片绿地、一座矿山,皆有物权的归属问题。如何确定权利的归属,划定权利人享有哪些权利,这些权利受侵害时如何保护,这就需要一部专门法律来规范、调整和保障。这部专门法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  相似文献   

17.
赵环秀 《前沿》2009,(9):149-151
高考移民实际上是国家、社会和个人三方之间为了受教育权利的平等而进行博弈的结果。受教育权利不能平等实现说明了法律,包括宪法和教育法,在面对社会转型时采取了一种工具主义的姿态。高考移民现象说明作为国家最高教育机关的教育部以及《教育法》和《宪法》都出了问题。受教育权利平等与否取决于某些决定因素和条件,而且必须是在满足了立法条件和配置条件之后达致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方便当事人依法行使申请监督和申诉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等规定,结合检察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19.
《上海机关动态》2009,(10):28-28
近年来,因受户籍制度、上海地方性相关规定、普通话测试不达标、教育资源紧缺以及其它因素的影响,大量西部民族地区来上海经商、务工的少数民族子女上学难、人园难成为一大热点问题。许多来沪少数民族子女由于不能如期入园、上学闲散流落在社会上,成为教育求助的对象,有的甚至被不法分子利用,走上偷窃、贩毒等违法犯罪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2006年12月,第六十一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残疾人权利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这是联合国历史上首部为保护残疾人权利而专门制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国际公约,是国际社会为保护和促进残疾人权利而做出的努力。中国是《公约》最早发起国之一,并于2007年3月首批签署《公约》,2008年6月,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公约》。2010年8月,按照《公约》有关条款规定,中国首次向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委员会递交履约报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