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6 毫秒
1.
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政治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通过论证实行村民自治是深化农村改革的产物 ,是我国农民自己的创造 ,是渐进的历史发展过程 ,阐明了村民自治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制度  相似文献   

2.
湖北宜都市高坝洲镇有个村子叫青林寺。它不是寺。却比寺更神秘。因为它是“谜”的村落。在这个1100多人的村子里。几乎人人都善讲谜语,有的农民掌握的谜语达5000则之多。因此,青林寺被公认为“中国民间谜语第一村”。  相似文献   

3.
如今,在罗山县农村,假若不让哪家人参加“新农合”,他们肯定要跟你急。为什么?当地一名村民的回答颇具代表性:“图个实惠和便利呗!”这话虽然直白,但它真切地表达了农民群众参加“新农合”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4.
王海波 《当代广西》2008,(15):40-41
过去,提起村官,不少百姓明言,他们都是上级派来管我们的;如今,谈到村干部,许多群众都说,他们是大家“挑选”出来服务大伙的。从“事不关己”的无奈到肩负起选举带头人的责任,中国农民对村官选举的态度正在悄然发生变化。而中国的村官,也在基层民主改革进程中进行着转身换型。  相似文献   

5.
村民选举中制约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委员会选举是村民自治的前提和基础。10年来,广大农民对如何行使选举的民主权利又有了许多了不起的创造:如吉林省梨树县的“海选”方式;候选人发表“竞选演说”;设立“秘密划票间”;以及“函投”选举等,...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农民、农业、农村和城市化问题,历来都是党和政府关注的头等大事。1979年初,安徽省凤阳县小岗生产队18户农民开会通过了实行大包干、分田到户等三条章程,开了中国农村改革的先河。从此,如火如荼的农村改革席卷神州大地,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脱离了农田耕作劳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向非农产业转移,“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打破了“农村———农业”、“城市———工业”的格局。以农村改革和乡镇企业为动力发展起来的小城镇,又打破了“农村—农民”、“…  相似文献   

7.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前,宜州市(原为宜山县)合寨村(原为大队)农民一个创举,震动了全国、震动了世界。这一创举就是农村“村民自治”。这一创举启动了当代中国广大农村新的历史性变革;这一创举让西方人进一步懂得,中国人是世界上最文明的民族之一。在“村民自治”三十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今年8月18日,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给合寨村挥笔题词:“中国第一个村民委员会”。  相似文献   

8.
刚刚告别的2005年,是中国农村村 民自治的重要一年。 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民主制 度,中国农村的村民自治植根于泥土, 行走在村野,人们亲切地称之为“草根 民主”。在2005年,中国有18个省份的 30多万个村委会举行了换届选举,占全 国村委会的一半之多。也就是说,有半 数的中国农民都经历一次选举。  相似文献   

9.
美玉 《黄埔》2013,(6):86-89
翻开泱泱中国几干年的古籍画卷,有这样一部“奇书”,它透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气势恢宏的思想光华,于变幻之际展现蕴含深远的哲学思想。几千年来,人们对它的追求从未停止,结果却使它愈发的扑朔迷离。它就是《周易》——一部因悠久而厚重的古籍,~座因神秘而美丽的宝藏。  相似文献   

10.
张德笔 《创造》2003,(5):26-27
村民委员会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在农村最广泛的实践形式之一,是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做好这项工作,有利于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民主法制意识;有利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更好的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11.
《创造》2005,(12)
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在历史上,农民问题向来是一个事关国家安危的大问题。因此,几乎所有朝代有见识的思想家、政治家都会把它作为问题首选。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将我们今天面临的“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明确提出后,我们很自然地想起了明清之际的大思想家黄宗羲。他在看待农民问题上所以有名,得之于“黄宗羲定律”。中国历史上每次税费改革后,由于当时社会政治环境的局限性,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趋向了原先改革目的的反面。黄宗羲称之为“积累莫返之害”,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所谓“…  相似文献   

12.
杨跃辉 《创造》2002,(2):40-40
村民自治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广大农民的又一伟大创造,是我国农村社会进步的又一壮举,是顺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对亿万农民伟大创造的进一步肯定。江川县于1999年10月—12月在全县开展撤村建委工作,村民自治进入实施阶段。村民自治在农村推广后产生了强烈反响,有人称是“全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项历史性工程”,有人称是实现了“庄稼人的夙愿”,还有人称是继新中国诞生后农民翻身得解放,从政治上成为国家的主人和土地改革使农民真正成为土地的主人,农民当家做主之后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这条泥腿子踩出来的路,是奔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13.
《人民论坛》2013,(26):6-7
<正>农业孕育了中华文明,农村至今占中国国土面积的90%左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农民仍将占中国总人口的很大比重。农村的发展和改革,关乎中国发展改革的全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了"三农"问题的重要战略意义:"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这是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既管当前,也管长远,是长期指导思想。"30年中国农村改革中,乡村民主化进程,是中国农村制度变迁中浓墨重彩的一笔,也是中国改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是农村经济利益的一次大调整,它通过对现行农业和农村领域的税费制度的改革,重新规范农村的分配制度,理顺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因其涉及面广、影响深远、意义重大而被称为“中国农村的第三次变革”。  相似文献   

15.
在村民间特有的“信用”这一道德网的掌控下,在专业性管理人才的监督下,“村民生产发展互助基金”与“农村资金互助社”这两种农村金融模式,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缓解农民经济压力、鼓励农民自主创业、减少农村剩余劳动力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十几年前,“海选”这一震撼神州大地的创举,产生于吉林省梨树县。它的问世不仅在我国农村产生巨大影响,也引起了国际媒体的关注。1991年,美国《新闻周刊》一记者通过到梨树县“暗访”后称,“海选”是中国民主的曙光!如今,十几年过去了,实践向人们昭示,以“海选”为标志的村民自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农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创建农村和谐社会的伟大创造;它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兴办乡镇企业,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三个伟大创举。  相似文献   

17.
把农民从城乡分割的体制中解放出来,改变城乡二元分割的格局,让农民享有城市居民一样的、真正平等的权利,中国农村的第三次变革已经开始。改革开放27年来,中国农村的巨变主要源于两次历史性变革。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第一次改革,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从僵化的人民公社体制下解放出来;第二次变革,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使农民摆脱了单纯对土地的依赖。在经历了两次历史性的成功变革后,中国农村正在迎来第三次改革。如果说前两次改革主要是以“破”的方式打破传统政策桎梏,解放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基本实现了温饱,那么,新一轮农村改…  相似文献   

18.
一、城市(城镇)化:农村改革的新跨越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始自70年代末的农村改革浪潮兴起,之所以取得了很大成功,其基本经验就是“承认并充分保障农民的自主权,把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作为制定农村政策的首要出发点”,“核心是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曾指出,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它“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引起了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工作方式和精神状态的一系列深刻变化。”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农民政治参与状况而言,中国农民摆脱了公社体制下政治参与的诸多负面特性──参与方式的非理性化、参与行为的运动化、政治情结的扭曲化、政治生活的异常化、政治人格的非独立化等等──日益显现出制度革新后农民参与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真切积极性:拥护改革开放、积极参与农业多种经营、普遍关注国家大事等等。然而,正如改革时代是矛盾丛生的转型时代一样,考察中国农民在改革时期…  相似文献   

20.
范立华 《人大研究》2012,(12):25-27
政治权力社会化就是政治权力在某些领域一定程度上退出社会,收缩政府干预的范围,将一部分职能交由社会承担的过程。它既是社会发展的一个历史趋势也是当代中国改革的一个基本取向。我国村民自治是在人民公社体制废除过程中形成的,它是国家下放权力,在家庭承包制给予农民经济自主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