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零赋税”,必将催生乡镇新体制。科学的体制建立了,乡镇干部的职能与农民的愿望相适应并充分发挥好了,乡镇干部与农民之间还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呢?  相似文献   

2.
乡镇干部是村干部的保护者,但由于村干部本身具有双重角色,有一定的自由政治空间,不仅可以分担乡镇干部面临的体制压力,又可以协助乡镇干部对村民进行控制和管理,因而村干部又可以对乡镇干部进行"逆保护",最终形成乡镇干部对村干部的保护与村干部对乡镇干部的"逆保护"这样一种长期共存的局面。保护主义体现的是一种特定的社会交换关系,而不是一种合法的关系,随着民主法制的发展,其消极作用就会凸显。  相似文献   

3.
在"联心"中实现乡镇干部作风新转变 记者:丽水正在深入实施的乡镇干部"住村联心"工作制度是一项很有特色的工作.请问楼书记,你们提出并推广这项工作,其起因和背景是什么?  相似文献   

4.
正在基层采访,问浙江的乡镇干部2013年最难的工作是什么?很多人会回答:"三改一拆"。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和拆除违法建筑,这是2013年省委、省政府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3年内全省要完成"三改"1.4亿平方米、"一拆"1亿平方米,涉及60多万户家庭和3200多个厂区。  相似文献   

5.
一、注意准确评价乡镇干部。对乡镇班子考核,评价乡镇班子和干部的政绩,不仅要多征求党员干部的意见,而且要多走访一些群众,广泛征求村民的意见,看"为官一任"说了什么,做了什么,做成了什么,全面准确地评价、推荐和使用干部。二、注意切实做好思想工作。教育乡镇干部"做官只是一时一地,做人才是一生一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引导他们正确对待个人的升降、去留问题,不能因换届而停止正常工作。对那些"跑官要官"、搞非组织活动的人要严肃批评,坚决处理。三、注意不要搞迁就照顾。要把那些只有说功没有做功,空淡浮夸,无所作为,任职一届、政绩平平,品质较差,作风较劣的乡镇干部坚决调整下来,力求换届换出新面貌,能较好促进当地两个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6.
如何转变乡镇干部作风,构建服务型乡镇,让广大身在基层的乡镇干部工作重心和工作力量下移,实实在在为农民群众服务?  相似文献   

7.
癸巳岁首,全省各地抓乡镇、强基层,高招迭出。近日看报道,浦江县提出把乡镇干部培养成"全科干部",对百姓各种需求,要求乡镇干部说得出理、想得出法、办得好事,为群众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很受群众欢迎。目前,金华市对乡镇干部展开全科业务培训,帮助乡镇干部熟练掌握规划建设、法律法规、社会管理、产业发展等乡镇(街道)工作实用技能。以"全科干部"定位乡镇干部,令人耳目一新,实在形象贴切。提起"全科干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全科医生"。细细品味,乡镇干部还真与"全科医生"有几分相似之处。全科医生主  相似文献   

8.
在全省加强乡镇(街道)干部队伍建设视频会上,省委书记夏宝龙形象地提出,乡镇干部不是"大首长"而是"大脚掌",要用脚步丈量民情,进一步密切与群众的联系,把工作做到第一线,做到群众的心坎上。这一论述,是在准确研判乡镇干部定位的基础上,对乡镇干部应有的素质、作风、态度提出的核心要求。金华市以"全科干部、全心服务"主题实践活动为载体,着力打造踏实、全息、健康的"大脚掌",切实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9.
宋军 《当代广西》2014,(18):42-42
正乡镇基层条件艰苦、工作复杂,这是当前客观存在的问题,乡镇干部来源不足、队伍不稳、能力不强也是一种普遍现象。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夯实基层基础,必须弹奏好"选、育、管、激"四部曲,才能不断激发乡镇干部在基层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让乡镇干部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拓宽渠道"选"。"唯才是举,选人唯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5,(13)
<正>我们见过很多乡镇干部,大多听的都是这样的:不管从事什么工作,似乎都是有苦有乐。乡镇干部的工作全都是苦,何乐之有?是啊,乡镇干部身处最基层,工作确实是辛苦。"上面千条线,下面一针穿。平时无闲日,责任重泰山。尝尽千般味,苦乐酸甜咸。扎根在基层,几人能理解。"工作上,他们要组织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并及时反馈信息,同时要接待多级别、多层次、多部门的工作安排、督导检  相似文献   

11.
孟晓 《政策》2013,(5):92-92
乡镇领导干部是贯彻落实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担负着领导、管理、组织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任。乡镇干部的精神状态如何、工作作风如何,将直接决定基层事业的成败。笔者以为,在当前形势下,乡镇干部在实际工作中要做到"六善"。  相似文献   

12.
李科 《人民公安》2014,(4):44-45
<正>我们好奇,到底有多少符合政策条件的人会考虑要二孩?男人女人谁有更强的意愿?在现有社会发展水平和生活条件下,人们在考虑二孩问题时,最在乎的是什么?本刊于2月7日至2月14日期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与单纯随机抽样结合的方式,通过QQ、官方微博、"问卷星"调查网站、政府机关、央企和民营企业(管理层组织员工参与调查)等渠道,就"要不要生二孩,对你来说最关键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如果政策允许,你们打算要二孩吗?"两个问  相似文献   

13.
前不久,一位领导同志下基层调研,向某乡镇干部了解当地的情况,未料想当地干部竟"一问三不知"。这一现象绝非个别。譬如,有的干部对自己职责范围的情况,马马虎虎,只知道个大概;有的干部对群众想些啥、盼些啥不甚了了;还有的对当地发展什么、怎么发展不得要领。  相似文献   

14.
大力推行乡镇干部与农户"产业合作收益风险共担"模式,这样就把乡镇干部"一人学一技"成效与乡镇产业发展,与农民群众利益捆绑起来,大大调动了乡镇干部围绕当地主导产业学技能,帮民致富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5.
公立医院改革,究竟与我们普通百姓相距多远?要改的到底是什么?如果是为了消除人们对"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累"的抱怨,为何今天各大医院依然人满为患、看一个小感冒动辄耗费大几十元?且听来自厦门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上的声音……  相似文献   

1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强调"不忘初心",才能保持本色,才能更好远航前行。那么,人民政协的"初心"是什么?究竟怎么样看待人民政协作为统战组织的作用?为什么要强调人民政协作为统战组织的作用?统战工作究竟是不是人民政协"该耕的地"、"该种的田"、"该干的活"?这一系列问题实际涉及人民政协的一个源头性问题:即"人民政协到底是什么"、人  相似文献   

17.
正2016年伊始,一部由著名作家、编剧海岩的儿子执导的网剧《太子妃升职记》成了坊间茶余饭后热议的谈资。这部火爆网络的电视剧,让大家认识了导演侣皓吉吉,也因他"著名作家儿子"的身份,让更多人开始好奇:那些有着作家老爸或老妈的"文二代"们,如今都在做什么呢?是继承父母衣钵继续走文学之路,还是另有其他安排?两岸的"文二代"们,又有何相似与不同之处呢?  相似文献   

18.
正"人是人的最大乐趣",这句话来自一首留传千年的古冰岛诗。当初,笔者并不理解这句话,直到后来开始研究城市形象,观察在城市中人们的活动规律和注意力规律。什么是城市?有一种解释是,城市就是很多的人相聚的地方。想想也是。乡村田园是什么?是小桥流水人家,是田野森林庄稼,很难想像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而城市,则是"百千家似围棋局"、"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相似文献   

19.
"审议"与"审查"是人大工作中用得较多的两个词语。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适用范围有什么不同?把握好这个问题,有利于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准确、规范地开展工作、行使职权。  相似文献   

20.
<正>网友"宜节校尉"的家在春江街道,虽说是地道的富阳人,可与别人相比之下,他总觉得缺少了些什么。门口的富春江静静流淌了几个世纪,小时候在江边玩耍的他常常在想:江那边是什么样子的呢?而今,"江那边"作为富阳的主城区,一座现代化新城正在悄悄崛起。现在的他,也在城区里找到了工作,可每天,不得不辗转好几次才能回到位于春江街道的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