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正杨得志与朱德,一个是湖南人,开国上将,曾任国防部副部长;一个是四川人,开国元帅,人民军队的总司令、中央军委副主席。1928年初,杨得志参加朱德等人领导的湘南起义后,便在朱德的率领下上了井冈山。从此,他在朱德麾下南征北战,为中国革命和人民军队的建设立下了不朽功绩。在近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无论是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还是在人民军队的建设中,杨得志和朱德一直保持着浓浓的将帅情谊,留下了一段段动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2.
正"时人未识将军面,朴素浑如农家翁",是许多人对朱德的评价,本应威严赫赫的一代军神,却仿若四川乡间的年长农夫,一副慈眉善目。甚至朱德的反对者,也拿他的与世无争说事。林彪曾批朱德:"作为总司令,一次胜仗没打过。"林彪的话虽是别有用心的污蔑,但无意间却给人一种印象,朱德人缘好、资历老,军事才能却一般。在猛将如云的中共军队中,朱德的确很少亲临一线指挥战斗,不像彭德怀的横刀立马,刘伯  相似文献   

3.
关于朱德去苏联学习的背景资料杨奎松根据目前已见的有关朱德的传记资料,人们几乎无法了解朱德早年在莫斯科学习的情况。史沫特莱根据朱德回忆撰写的《伟大的道路》一书中,一个字也没有提及他在苏联学习的情况;《朱德年谱》中,关于朱德去苏联学习的问题也只有寥寥几句...  相似文献   

4.
朱德是抗日战争的军事统帅,在指挥军民对日作战中功勋卓著,在统一战线、经济方面也作出了显著贡献。本文拟对朱德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作一梳理,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5.
《朱德年谱》新编本是在1986年出版的《朱德年谱》基础上编写的,汲取并体现了朱德研究的新成果,比原年谱增加了110多万字。新编本有六个特点:一、对朱德早期革命活动作了较详细的纪录;二、更全面地记录丁朱德参加领导武装斗争、革命战争以及人民军队在战斗中成长壮大的历程;三、注意把朱德在历史关头的活动作为主线,突出重点;四、注意记录朱德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活动中带思想性的内容;五、根据档案资料和新的研究成果,增加了许多重要内容;六、订正了原年谱的一些疏漏和不当之处。  相似文献   

6.
默然 《先锋队》2014,(2):54-54
朱德晚年喜欢养兰花,而其本人的品德亦如兰花,平易近人,洁身自好。朱德同志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十大元帅之首。从职位上来看,可谓是权倾一时。然而,朱德同志却一贯严于律己,从不居功自傲。毛泽东称赞朱德是"人民的光荣"。朱德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为广大人民群众,也为后人做出了光辉的表率。建国初,朱德有一笔巨款存放在德国。那是史沫特莱写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一书的稿费。  相似文献   

7.
十大元帅中,朱德年龄最大,肚量宽宏,忠厚持重,林彪年龄最小,但心胸狭小,工于心计,历史上,林彪曾四次对朱德进行恶毒攻击。 第一次是在井冈山会师一年以后,当时红四军内部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红四军领导人毛泽东、朱德之间在一些重大问题上也产生了严重分歧。本来林彪对朱德平时的宽  相似文献   

8.
朱德文艺思想的主脉是文艺为革命服务,它贯穿于朱德的言论和诗词创作中。朱德文艺思想是系统、充实的。在内容方面,朱德认为文艺要表现群众和士兵的战斗生活及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重大成果,尤其要弘扬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形式方面,朱德认为要采用通俗化和大众化的民族形式、民间形式。朱德以革命的一生为题材创作的诗词,是其文艺思想的践行和印证。  相似文献   

9.
郭沫若与朱德的初次会面是在北伐战争期间.1926年,郭沫若在北伐军政治部任职.当郭沫若随北伐军进驻武汉时,刚从德国回来的朱德也来到这里.一天,朱德专程到设在汉口的政治部拜访郭沫若.朱德是一位很朴实的人,尽管在海外求学数年,却仍然穿着一件毛蓝布大褂.在郭沫若看来"他就像一位乡下的村长".  相似文献   

10.
近日,参观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在西三楼展厅看到了一张朱德2万余元的存款单,这是他老人家参加革命五十余年的全部积蓄。朱德逝世后,康克清按照他的生前遗嘱,将这笔存款作为他最后一次党费全部交给了组织。这件事情令我对朱德肃然起敬,心中倍感钦佩之余,不禁追问了三个问题:为什么只有2万余元?1937年,朱德在写给老家的一封信中提到:至于那些望升官发财之人,决不宜来我处……我为了保持革命军队的良规,  相似文献   

11.
朱德是抗日战争的军事统帅,在指挥军民对日作战中功勋卓著,在统一战线、经济方面也作出了显著贡献.本文拟对朱德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贡献作一梳理,并略加评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总司令朱德元帅,自己只有一儿一女.各有工作岗位,不在家里居住.但是朱德总司令身边却抚养了10个孩子.除去一个外孙刘建,其余都是侄子、侄女、侄孙.这些孩子都是朱德四川省仪陇县老家的同胞兄弟姐妹们的孩子,他们住在朱德副主席家里,一切费用均由朱德总司令负担.  相似文献   

13.
朱德是一位中国现代史造就的世纪伟人,也是一位世界性的历史巨人。他的一生,温热了一段历史,也温暖了无数国人的情怀。在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86周年之际,笔者试记述朱德巧妙借助自己与滇军的关系,力擎南昌起义大旗的历史片断,以表达对他的感佩和缅怀之情。要阐述和理清南昌起义中朱德与滇军的关系,我们首先要了解中共为什么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对此,党史界给出的权威答案是:  相似文献   

14.
正1946年,党中央在朱德六十寿辰祝词中高度评价他具有"联系群众、信任群众、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群众观点"。这一评价精确得当,恰如其分。朱德这一美德与风范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功,早在青年时期的戎马生涯中,他就堪称爱民典范。在云南建水县,至今仍流传着这样一件朱德"视民如伤、爱民如子"的往事。  相似文献   

15.
孙明沁 《党的建设》2007,(12):40-41
早在战争年代,朱德同志和战士们以"兄弟"相称。在一次庆功会上,战士们等待坐官轿、骑大马的朱德到来,谁知他却步行来到会场,自我介绍:"兄弟便是朱德。"此事在  相似文献   

16.
胡桂林  曾勋 《廉政瞭望》2023,(17):34-37
<正>阿坝县:查理乡神座村朱德旧居神座朱德旧居占地面积100平方米,房屋由黄土夯土而成,为3层藏式平顶建筑。一层是朱德生平的介绍,二层是红军北上历史的展示,三层是朱德卧室和办公室所场地。朱德先后两次在此居住数日,为了加强朱德的安全保护工作,警卫员搬运大量的泥土到楼顶,构筑起多个防御工事。朱德在此处发布了《关于赤化川陕甘与通过草地时的地方党的工作指示》等命令指示,阐明了红军北上建立川陕甘苏区的意义和可能性,指示红军过草地时必须进行赤化草地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1947年10月下旬石家庄战役前,年过花甲的朱德,风尘仆仆从西柏坡到达晋察冀野战军司令部,同野战军领导人一起,进行紧张的战前动员和攻坚准备。 随后,他来到了冀中军区的所在地河间。那时,孙毅在冀中军区担任司令员。 孙毅安排朱德在军区党委机关住了下来。这是个有二三百户人家的大庄子,名字叫黑马张庄,位于河间县城西南方向约八里路的地方。 平时,朱德忙于调查研究,日程排得满满的。每逢礼拜日,由孙毅向朱德汇报冀中部队作战情况和敌人的进攻情况。毛泽东和军委的来电,孙毅及时拿给朱德看。朱德有个饭后散步的习惯。晚饭后,他总是邀孙毅陪他到村外转一转,边走边谈,和蔼可亲。在交谈过程中,朱德先后对孙毅三次“将军”,被后人传为趣  相似文献   

18.
正2015年底,我们在朱德孙女朱新华家协助清理朱德遗物时,发现一本1941年出版的《整风文献》。该书刊载了28篇文章。朱德在21篇文章170多页上做了圈点,其中在70多页上写了眉批。这里选取朱德对《关于增强党性的决定》所做的批注。朱德学习《决定》时,在第1页上,眉批"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统一纪律"。他认为这是全体党员和各级党组织增强党性的基本  相似文献   

19.
为纪念朱德诞辰120周年,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中共四川省委,拟于2006年11月下旬,在北京联合召开“朱德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一、研讨会主题:朱德的军事思想和实践;朱德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朱德的求是精神和品格风范。二、  相似文献   

20.
在共和国元帅的排名之中,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排在第一和第二位。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彭德怀就是“朱毛”的得力助手,是他们意志的坚定贯彻者。在抗日战争时期,朱德和彭德怀作为八路军(第十八集团军)的正副总司令,密切配合,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在个人关系上,朱德和彭德怀私交甚笃,可以说是莫逆之交。出门只要彭德怀同去,朱德就会带上小板凳和象棋朱德和彭德怀都爱下棋,他们在太行山的战斗岁月中,戎马之余,少不了厮杀一番。朱德和彭德怀的性格不一样,他们下棋的风格也不一样。朱德吃对方棋子时,是先用自己的棋子将对方的棋子扫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