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邻居很少碰见他们遇到丁先生时,他正站在朱波家楼下,抬头望望,又低头看看手机,犹豫不决的样子。丁先生跟朱波是同事兼朋友:别人都感觉他“个”,很奇怪,我没感觉他像别人说的那样难相处。我们什么都聊,天南海北,但他从不说自己的私事。有时聊得晚了,他还跟我一起住在我的值班室。他一般不跟别人来往。不过医术挺好,我亲眼看过他给病人治病。他的爱好是锻炼身体,天天晚上出去跑步,肌肉发达。刚来医院时,他英语不怎么好,他就下决心把英语补上去,想出国。下了很大的功夫,后来英语很棒。为了他学英语,我们还一起做了台“复读机”,还一起骑车去专…  相似文献   

2.
“你好像叫个陈分新,你这个人很会分析。”这是在党的十六大分组讨论中,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听完陈分新汇报后说的话。陈分新现任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棕溪镇王院村党支部书记,他虽然已经获得了多种政治荣誉。但是从不沉湎于此,从不因为自己的事迹红遍三秦大地而陶醉。  相似文献   

3.
我有不少做艺术家的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近年他的画越卖越好,名声越来越响亮,上了大拍卖会。而当年我刚认识他的时候,他混得很不怎样,他的画不怎么被人欣赏。艺术家聚到一起的时候,常常就是喝酒吹牛,说谁谁谁的画一下子卖了100万之类。而他上有老下有小,他从不讳言自己的画不好卖。  相似文献   

4.
案外人老张     
老张高高胖胖,满面红光,一脸的福态。 第一次接待老张 老张第一次到我办公室像是来视察工作的领导,嘘寒问暖:“小伙子,工作很负责嘛,在法院,你这样的年青人很有前途啊。”他还说:“我有个侄子就在某某中级法院工作,没几年就当上庭长了。”说着说着,他很自然地就坐到了本该我坐的椅子上,接着说“‘三个代表’说得好,人民法官就得为人民办案,我有个老乡被人告了,但其实他才是真正的受害者,你们得为他作主,要代表人民利益呀。”  相似文献   

5.
我的小孙子叫艾伦(Allan),美籍华童。出生后15个月,就由奶奶带回上海。很是个小机灵,很有点悟性。正是牙牙学语时,我们就把他送进托儿所,后来又入幼儿园。在沪整整两度寒暑,当我和奶奶带他返回美国时,已经能操一口普通话和上海话。看来正是活脱脱的一个中国孩童了。我们在美国又共处了半年,和他讲故事,教他背唐诗,为的是加深和巩固他的汉语能力。没想到事隔一年多,我和妻子再去美国,却始料不及,使我又喜又忧。喜的是艾伦流畅地说美式英语,并且是一年级的小学生了;忧的是不说中国话了,不是不会说,而是爸爸妈妈不让说,在家里全用英语对话。我…  相似文献   

6.
QQ1:刘律师,你好!我2010年来上海找工作,老乡介绍我去了一家饭店做服务员。这家饭店的老板四十多岁对我很照顾,我工作也很努力。大约过了三个月老板和我越来越熟悉,聊的话题也更加多了,他时常向我抱怨家庭生活不幸福,与老板娘性格不合,他说和我聊天很开心。不久,他就向我表达了爱意,说要和老婆离婚娶我为妻。我经不住他的热情,也希望在上海安个家,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去日本东京出差.地铁上,一个年轻的日本人主动用汉语和我打招呼,确认我是中国人后,他的话多起来.他说他叫武田,前不久去过中国,他发现中国和他想象的很不一样.我对日本人不算很反感,但也没什么好感,因此对他爱理不理的.  相似文献   

8.
一戒犯上 一年来我处处注重对如来、玉帝等上级领导 慧意的揣摩和唐僧主管领导言行的迎合 领导说公鸡会下 蛋,我就说是亲眼见;领导说树上能结蛋,我就说蛋上有个 把儿 对领导的训斥辱骂即使不服气也只是背后哼哼几声, 从不像悟空那样与领导当众较真争辩,弄得领导下不了台  相似文献   

9.
陌生的来信 接到一封信,打乡下发来的,挂号。 看罢全信,我才释然。他说,他的案子是我给复查纠正的,办得最客观,最可信,最公正。他还在信中说,现在他劳动致富了,要跟我交个朋友。字写得不好,但很清楚,字里行间充满着感情,问我还记得他不? 经他这么一说,我才想起了那件案子。但与其说是我拯救了他,还不如说是公正的法律拯救了他。  相似文献   

10.
李广之死     
李广是西汉初期的著名将领。他作战英勇,善于骑射,在抵抗匈奴的战争中屡立战功。李广为官清廉,从不贪财。他爱兵如子,待部下真挚诚恳,每次得到朝廷赏赐,都分给部下,常常和兵士食宿在一起,从不特殊。兵士们因此都很爱戴他,乐为他所用。然而他在仕途上却很不得志,几起几落,屡遭贬谪。公元前129年,李广率部出雁门关  相似文献   

11.
幽默大王     
挖洞 一个罪犯的妻子要求狱吏能给她丈夫一份稍微轻松些的工作。 "他抱怨说他近来一直觉得很劳累。"她解释道。 "但是,他白天什么活也没干啊。"狱吏回答道。 "这我不知道,但他对我说他连续几个晚上都在掘一个墙洞呢。  相似文献   

12.
孔子,名丘,字仲尼,中国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是个有大学问的大圣人,但有时候"需要"了,他也会说谎. 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曾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讲授<易经的奥秘>时,说了一个这样的故事: 有一天,孔子的一个学生在门外扫地,来了一个客人问他:"你是谁呀?"他很自豪地说:"我是孔老先生的弟子!"客人说:"那太好了,我能不能请教你一个问题?"学生很高兴地说:"可以呀!"  相似文献   

13.
缉毒神探④     
第二天上午9点半,苏昆生他们又去审讯苏建国。苏建国说“:哎呀,昨天晚上我回去好好想一想,你们别再为难我了,太难啦这个事情。你们要我出卖我的朋友,我不能做。从道义上也不能做。”于是又和他周旋。昨天他吹他怎么走上贩毒这个犯罪过程,于是再换个话题。苏昆生就问“:苏建国,这些年,你在这条黑道上风里来,雨里走,赚了多少钱,用到哪里去了,又干了哪些好事?”苏建国说,干这一行不赚钱是不可能的。最多时,他手头上也有两三千万。他说他办了两件事:一是兰州有个清真寺翻建他花了七八百万,某天某月汇多少多少钱,他都记得很是清楚,说得头头是道。…  相似文献   

14.
李曼 《政府法制》2014,(27):73-73
一次,我和印度朋友聊天,他表示非常不理解中国人拼命工作加班为了什么.我随口解释,是为了多赚钱吧.但他更不理解了:“人生应该以愉快为先,怎能因为赚钱而牺牲休息?” 这样的印度人。我还接触过好几个。一个在外国领事馆做文秘的印度朋友,高种姓,高学历,40岁了还没结婚,和父母兄弟挤住在城里一套不大的房子里。他不与单位签劳动合同,拿到薪水后也不数一下对错,最让我不解的是,他每个月都会请假几天.从不担心月底扣钱。我问他为什么,他说天天上班自由时间太少,宁愿请假被扣奖金也要散漫几天.  相似文献   

15.
1999年11月,我和34岁的美国人戈尔德新婚不久,就从中国回到他在美国圣地亚哥的家。稍加安顿,我们赶到底特律,接回了戈尔德与他的前妻萨里生的儿子、被祖父母带了一年多的小海曼。"我一定要让他懂得什么叫限制" 带着一种特殊的心情,我和戈尔德见到了他的儿子小海曼。果然,和小海曼刚见面,他就奇怪地问我:"你是谁?"我说:"我是妈妈。"他说:"NO,你没有生我,你不可能是我的妈妈。"我只好说:"我叫邵虹。"他立刻很认真很礼貌地伸手和我握手:  相似文献   

16.
唐宝民 《江淮法治》2013,(10):57-57
对于朱生豪,我很敬仰,因为我喜欢他译的《莎士比亚全集》。《莎士比亚全集》,在国内有两个译本,一个是林语堂的,另一个是朱生豪的。林氏的译本,过于拘泥于原著,所以读起来很诲涩;而朱生豪的译本,却是那样的晓畅通俗,富于情感。翻译界有种说法,一部作品翻译得成功与否,有三个标准,即"信、达、雅",信是指要准确,达是指要通俗,而雅则是指要有文采。从这个意义上说,林氏的译本只做到了前两点,而朱生豪的译本则三点兼具。可以说,如果莎士比亚用中文写作,他也只能写到朱生豪所译的那个程  相似文献   

17.
占座位     
老甘子在机关占据了个好位置,一 占就是二十几年,风吹不倒,雷打不动, 很是自在。 其实,他也就是在领导面前混混,说 雅一点,是个跟班,铁打的衙门流水的 官,领导们非常忙,忙着进步,忙着幸福, 也没谁在意老甘子。当然,领导们也关心 过老甘子,问他愿不愿意下去担个职务? 老甘子脸一红说,我哪儿都不去,我就在 领导身边服务! 领导们就很喜欢老甘子,喜欢他那 副低眉顺眼的样儿。 老甘子经常给办公室那些男女小厮 们开会,领导他们如何为领导服务。老甘  相似文献   

18.
底线     
正一位在江南开锁厂的老板说他的买卖很兴旺,日进斗金,很快要上市了。我问他何以如此发达?他答曰:"现在的人富了,有钱有物,自然要加锁买锁;再有,我的锁科技含量高,一般技术很难打开,而且技术不断更新,所以市场总在我手里。"我笑道:"我的一位好朋友说世界上他最不喜欢的东西就是锁,因为锁是对人不信任,是用来防人的。"锁厂老板眉毛一挑说:"不防人防谁?我赚的就是防人的钱。你以为这  相似文献   

19.
他刚把妻子痛打了一顿,喘着气对前来的邻居诉说:“外面都说我是个好人:不抽烟,不喝酒,也从不追逐别的女人。但是,就是说我经常抽打妻子,甚至使她昏迷过去。”象他这样常打妻子的人,在美国是司空见惯的,估计每隔18秒,就有一个女人挨了丈夫或男友的打。纽约市妇女教育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说,“男人打妻子简直随心所欲”。许多男人认为自己有权有责管住自己的妻子,可以随时欢喜,也可以随时打骂。他们不许妻子和别的男人交往,丈夫一出门就把门铃摘掉  相似文献   

20.
士臣 《法律与生活》2014,(16):40-40
正2013年春,在一次我们队的接见日回来的路上,李队长看我眼睛红红的,便问我今天是谁来看我了。我回答说是老伴儿来看我了,会见时老伴儿给我讲了我一个狱友小孙释放后立即去看她的事,让我很感激。提起小孙,我悲喜交加。他是在2013年大年初二被释放的,初三他就去我家看我老伴儿了。说起来,我和小孙很有交情。2012年1月,我们同时入狱,分在一个班上,他住上铺,我住下铺,开始了共同的改造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