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命题。"文化自觉",主要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和觉醒,是民族自信心增强的一种反映,是在全球化进程中对中国文化发展趋势的一种重新定位。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命题时,就是针  相似文献   

2.
刘立华 《前沿》2013,(14):128-129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包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话与交流、认同与选择、危机与问题及创新与发展。在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后,国内学者对文化自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主集中在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文化自觉与全球化、文化自觉的理性特征、文化自觉与价值观、文化自觉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等六大方面。  相似文献   

3.
费孝通先生的文化自觉包含文化的反思与批判、对话与交流、认同与选择、危机与问题及创新与发展。在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概念后,国内学者对文化自觉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探索和研究,主要集中在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人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文化自觉与全球化、文化自觉的理性特征、文化自觉与价值观、文化自觉与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经典作家的文化自觉、文化自觉与文化发展等七大方面。  相似文献   

4.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引导全国人民对中华文化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开展文化创新的实践,是我们党先进文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任务和光荣的使命。 文化自觉,是近年来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在多篇文章和多次讲话中提出的一个理念。费孝通先生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本身已进入一个世界性的文化转型期。这就决定了人文世界也正在进入一个史无前例的大接触、大交融的时代。费孝通先生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提出了文化自觉和文化创新这一建设和发展中华先进文化的重大任务和课题。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  相似文献   

5.
文化自觉是费孝通先生首先提出的命题和概念。他指出:文化自觉是当今时代的要求,它指的是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  相似文献   

6.
与费孝通先生不同,笔者提出的"文化自觉"意谓清醒地意识到文化概念本身的局限性,拒绝滥用广义的文化概念,主张牢牢地守住与政治、经济有别的狭义的文化概念。我们应该自觉地使文化概念退回到它实际适用的范围内去,并清醒地意识到:让文化包揽一切,包打天下,非但不可能创造任何奇迹,反而有可能把我们已经创造的奇迹毁掉。  相似文献   

7.
在北京大学举办的第二届社会学人类学高级研讨会上,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的问题。他指出,“文化自觉”这4个字“正表达了思想界对经济全球化的反应,是世界各地多种文化接触中引起人类心态的迫切要求。人类发展到现在已开始要知道我们各民族的文化是哪里来的?怎么形成的?它的实质是甚么?它将把人类带到哪里去?”根据费孝通先生的提议,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在香港举办了“二十一世纪中华文化世界论坛”,会后由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出版了《文化自觉与社会发展》一书,收录了近百篇论…  相似文献   

8.
1997年费孝通先生提出"文化自觉"理念,转眼之间20年过去了,中国已经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弱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面小康的大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2012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文化自信"。这是国家强大的体现。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不仅是人们认识和行动不断深化的过程,而且是中国文化思想的历史性转折。现如今,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光有"文化自觉"是不够的,我们应该既要有"文化自觉",更要有"文化自信";"文化自觉"是"文化自信"的基础,"文化自信"是"文化自觉"的更高要求,拥有"文化自信"才能讲好中国文化"从哪里来"、才能讲好中国文化"去向何方"。在多元文化并存的当今世界,只有做到"文化自信",才能在世界不同文化的对比和互动中获得增强中国文化转型的动力和文化创新的能力,最终实现我们共同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9.
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概念,是对文化相对主义所误导的“文化对立”姿态的一种超越。但“文化自觉”概念并无法消解依旧存在的“文化冲突”;且容易衍生为以“文化复旧”为表现形式的“民族的自我中心主义”。位于文化对立与文化自觉之间,或许是当前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0.
为缅怀与纪念费孝通先生为上海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以及他为上海社会学的成长壮大所给予的鼎力支持,也为更好地继承与发展他的学术思想与理论贡献,上海社会学会于2005年5月11日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举办了上海社会学界追思费孝通先生学术理论研讨会。来自上海大学、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以及上海社会科学院等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老、中、青社会学界同仁参加了会议。会议以费孝通先生的学术生平为主线,集中对其“志在富民”与“文化自觉”两大命题展开了讨论。“志在富民”:“乡土中国”的“行行重行行”上海大学副…  相似文献   

11.
每月要事     
纪念费孝通民族研究70年座谈会举行10月10日,纪念费孝通先生民族研究70年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为座谈会作了书面讲话。他说,费孝通先生不仅是重大事件的见证人,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参与者。在这一过程中,费孝通先生为我们贡献出了社会经济和民族文化两方面的杰出智慧和研究成果。全国人大、全国政协、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12.
正费孝通先生在晚年反复地谈论"文化自觉"问题。他说:"每个文明中的人对自己的文明进行反省,做到有‘自知之明’。这样,人们就会更理智一些,从而摆脱各种无意义的冲动和盲目的举动。"费先生认为,通过理解和比较当下的自己(社会)和过去的自己(社会),了解他人的文明和自己的文明,以明确自己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这就是文化自觉的要义。在人类历史长河的大部分时间里,生态问题并不突出,所以对生态的理论提炼、总结并不多。人类  相似文献   

13.
“文化自觉”由己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就会丧失自己的精神存在。如何做到既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能够认识其他的文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践行文化自觉?本刊专此发表4位学者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讨论。——主持人任建英  相似文献   

14.
“文化自觉”由己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就会丧失自己的精神存在。如何做到既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能够认识其他的文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践行文化自觉?本刊专此发表4位学者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讨论。——主持人任建英  相似文献   

15.
“文化自觉”由己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就会丧失自己的精神存在。如何做到既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能够认识其他的文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践行文化自觉?本刊专此发表4位学者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讨论。——主持人任建英  相似文献   

16.
任洁 《探索与争鸣》2007,1(3):22-24
“文化自觉”由己故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长期以来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的理论热点。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如果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文化,那么就会丧失自己的精神存在。如何做到既认识自己的文化,也能够认识其他的文化?尤其是在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碰撞的情况下,如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践行文化自觉?本刊专此发表4位学者的文章,并欢迎广大读者踊跃参与讨论。——主持人任建英  相似文献   

17.
正15年前的4月24日,费孝通先生逝世。费孝通先生28岁那年(1938年),抵达抗战大后方的昆明,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此后除短暂离开外,他一直生活在云南,直至1946年。云南不仅仅是费孝通先生的"第二故乡",也是他作为学者和民族工作者,积累学术思想的地方。这期我们对话云大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李伟华老师,请他介绍费先生与云南和云大那些铭刻在学术史上的往事,以此作为对费先生的纪念。  相似文献   

18.
在近70年的学术研究中,费孝通先生始终把社会学和人类学密切联系在一起,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的变化,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所遇到的或将面临的现实问题.费孝通先生认为,都市人类学的研究,要强调中国多元文化的主体在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上发生的变化.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应关注两大问题,一是发展,即西部大开发.作为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在都市研究中赋予了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内涵,现代化过程必然包括少数民族的现代化.二是和平共处.多民族在城市中共同的政治、经济组织的框架之内要和平共处,才能继续发展."中和位育"几个字代表了儒家文化的精髓,成为中国人的基本价值取向;"和而不同"已成为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  相似文献   

19.
1983年,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第一任所长费孝通先生开始小城镇的研究,课题组张雨林教授在1984年写文章时,首次提出"农民工"这个概念。之后多年,社会所理解的"农民工"大致上是指那些户口仍在农村但已脱离或基本脱离传统农  相似文献   

20.
正树立文化自信之路在文化问题上,我们强调文化自信,也强调文化自觉。当年费孝通曾说过,"文化自觉是指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即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趋势,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复归文化,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坚守传统’。自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